鲍德·格里克(Bud Glick)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怀特菲什湾。他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之后,又于1983年在布鲁克林学院获得了摄影硕士学位。在攻读硕士期间,他曾在1981到1984年间,多次来到了纽约曼哈顿下城区的唐人街,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那个年代,那里的中国人的真实生活状况,以此来记录唐人街的发展史。
【图1】1984年春节,纽约唐人街的街头,一名华人正在敲着一面锣,庆祝中国的农历新年。
【图2】1982年,一家制衣厂的车间里灯火通明,一群华人正在脚踏着各自的缝纫机在缝制衣服,缝纫机边上堆满了他们的“工作成果”。这家工厂的老板是一对华人夫妇。1987年,工厂的男主人不幸去世,女主人又独自开办了四年,最终选择了将其关闭。这个制衣厂总计经营了25年。
【图3】1982年,一群中国孩子正在街头玩耍。照片中的这些孩子当时和鲍德·格里克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如今他们全都已经40多岁了,彼此间依然保持着联系。
【图4】1983年9月19日是意大利的传统节日——圣真那罗节 Festival of San Gennaro,旨在纪念那不勒斯市的城市守护神。在唐人街的街头,两个华人小伙儿也借着这个机会在自己的饮品摊位前做起了促销。他们身上所穿的T恤衫,正是这个节日的纪念T恤。他们的头型,是不是那个时代的鲜明特色?
【图5】1983年,纽约唐人街上的一对爷孙俩。孙子躺在爷爷的怀里睡着了,爷爷戴着老花镜,抱着他依然聚精会神地坐在台阶上看报纸,貌似一点儿也不嫌累。报纸的名字叫《纽约日报》,上面的文字是竖版行文,从右向左读。
【图6】1982年,在纽约唐人街的一个单身公寓里,一家三口,三个男人正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两个中年男子貌似是兄弟俩,而那个老者应该是他们的父亲。虽然身在异国他乡,最喜爱的,依然是家乡的饭菜。改不了的,依然是使筷子的习惯。
【图7】1982年,在唐人街上的一家洗衣店里,女主人正在点着灯熨烫衣服。墙上的钟表指向下午2点55分。她的丈夫于不久前遭遇了一次抢劫,不幸被刺身亡。他们夫妻俩曾经在中国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但是战乱让他们一无所有。二战之后,他们来到了美国,初期的生活非常艰苦,住所狭小,整日劳累。她的床就在这个熨衣板的下面。
【图8】1982年,在唐人街的一处街头,地上摆满了箱子,里面装着鲜鱼海货。几名华人正在忙着搬运。可以说,不管走到哪里,中国人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勤劳的一个群体。
【图9】1981年,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几个华人朋友聚集在一起打起了麻将。我们的文化,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
【图10】1982年,在纽约的地铁F Train线上,一名华人女孩儿坐在座位上,双手向后伸展握着一根支撑杆,双眼望着前方若有所思。她是否在思考自己的梦想呢?(文/世界历史那点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