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单恒星系统,地球、月球以及太阳系内的所有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下乖乖地围绕着太阳运行,所以我们通常都会想当然地认为,宇宙中的恒星系统都应该是像太阳系这种样子,然而实际情况上却不是这样。
在过去的天文观测工作中,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在银河系之中,像我们太阳系这样的单恒星系统其实并不多见,而更多的恒星系统则是以双星甚至是多星系统的形式存在,比如说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系统——半人马座α星就是一个三合星系统,它由A、B、C三颗恒星组成(注:半人马座α星C就是我们熟悉的比邻星)。
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在遥远的过去,是不是太阳还有个“孪生姐妹”?事实上,科学家们也提过不少像这样的假设,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复仇女神假说”了。
该假说认为,太阳拥有一颗被称为“复仇女神”的伴星,传说这颗恒星大约每2700万年回归一次,当它离太阳较近的时候,其引力就会让太阳系中的众多小天体(如小行星、彗星等)偏离正常运行轨道,导致地球遭受小天体撞击的概率大幅提高,从而造成地球上出现周期性的物种大灭绝事件。
有意思的是,近日一个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表明,由于太阳系的边缘令人困惑,科学家怀疑远古太阳系与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在那个时候,太阳系里可能存在着两颗恒星,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在太阳系的边缘,有一个主要由冰质彗星构成的空心球体云团,这被称为奥尔特云,这个结构包围着整个太阳系,根据现有的观测数据估算,奥尔特云半径大约为1光年,至少包含了1000亿颗彗星,其总质量大约为地球的100倍。该团队的天体物理学家阿维.洛布(Avi Loeb)指出,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质量范围,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需要先来看看太阳系是怎么形成的。
根据科学界的主流观点,太阳系形成于一片跨度为好几光年的原始星云,在大约46亿年前的某一天,这片星云因为受到了某种外力的扰动而发生了坍塌,并在随后的物质吸积和凝聚过程首先演化出了太阳,而余下的物质则逐渐演化成了现在太阳系中的各种天体。
由此可见,形成奥尔特云的物质来源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来自于在太阳的形成过程中抛洒出去的,另一种则是来自于由太阳引力捕获到的星际物质。
现在的问题是,该团队的研究人员在利用计算机程序对奥尔特云形成过程进行了全面模拟之后,发现如果远古太阳系只诞生了太阳这一颗恒星,那么奥尔特云的天体数量理论值就应该要小得多,大概只能是现在的50分之1的样子。简单地讲就是,以太阳的实力,根本就无法形成规模如此庞大的奥尔特云。
对于这个令人困惑的现象,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即在远古太阳系中,太阳曾经拥有一颗与自己非常相似的伴星。计算机模拟程序显示,如果太阳的这个“孪生姐妹”位于距离太阳1000个天文单位的位置上,那么这两颗恒星的集体引力就能够捕获到大量的星际物质,足以形成比现在还大得多的奥尔特云。
科学家推测,在太阳系形成之后不久,太阳与自己的“孪生姐妹”就在某种外力的干扰下分道扬镳了(这个“外力”有可能是一个质量巨大的天体),而就在它们分开的时候,这颗伴星还带走了远古太阳系的一部分天体,其中也包括一部分奥尔特云中的天体,而其余的部分,则演化成了现在的太阳系。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太阳真的还有个“孪生姐妹”,那么这颗恒星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复仇女神”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根据“复仇女神假说”,这颗伴星应该一颗比太阳小得多的恒星,而该团队所假设的恒星却与太阳的大小差不多。
其二是在过去的日子里,天文学家曾经进行了一次名为“2微米全天巡天”的计划,该调查对四年中三个红外波长的天空进行了研究,发现了173颗在太阳系附近“游荡”的褐矮星,但并没有一个“复仇女神”的特征,这就意味着,传说中的“复仇女神”很可能是不存在的。
因此可以说,如果太阳的这个“孪生姐妹”真的存在的话,那么在经过了几十亿年的变迁以后,这颗恒星现在早已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