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有一个正在消失的古镇,至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破败不堪无人问津……
甘露是千年古镇,古名月溪,因境内月溪得名,隶属无锡县。
走进甘露镇
说甘露镇为古镇那可真正是名副其实的,据《锡金考乘》载:泰伯携弟仲雍避居荆蛮,一夕忽有甘露降其地,甘露下降,以示祥瑞,故取地名为“甘露”并置市,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相对于那些冠以千年古镇的其它江南古镇,那可是没得说的了,全国各地有好几座甘露寺,但以甘露为地名者仅此一地,且历史悠久,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上河塘和下河塘还是保留着成排的清末民居建筑,少说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路面是薄薄的青砖铺成“人”字型,长着生机盎然的青苔与野草。粉墙黛瓦,低低的落水檐,就像低眉顺目的小家碧玉。
现在的甘露环卫所也就是甘露寺的原址,尽管甘露寺移地重建,但是还有不少乡民到环卫所门口烧香念佛。
甘露寺的原型始建于南唐保大年间(943-957),后由建于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的甘露禅院和建于宋宜和三年(公元1121年)的烈帝庙的联称甘露寺。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55年)僧宗晟重建,易名甘露寺,隆庆六年(1561年)大学士华察(字鸿山,俗称华太师)重修,万历丁酉年(公元1597年)僧真觉重建山门大殿。后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代,寺庙屡建屡毁,屡圯屡修,寺院内厅堂楼阁、鳞次栉比,众多名人留诗题词,书匾碑石林立其间。1992年移地重建,并由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名。
沿寺弄窄窄的小巷朝北走到尽头就是一座破旧的老桥北市桥,昔日繁华的老桥如今已沦为人们晒被子的地方。
甘露周边水网密布,船运发达,又在与邻县交界处,经济发展盛极一时。素有“金甘露,银荡口”之称。清末明初已是苏南粮油茧丝、工商市肆名镇之一。解放前,甘露镇上大小饭店、小吃店30多家,米行二三十家,茶馆36家,小百货店、香烛店、南北山货店、药材店、酱油店、布店等等均有。还有戏馆、竹行、油车行。
沿河还留有一排排的廊棚,以前各家屋前的廊棚都是绵延相接的,在多雨的季节里,乡人根本不用担心会淋雨。这大概是“予人方便,就是予己方便”的传统道德在建筑上的体现吧。
小镇很静谧,只有高大的马头墙和一望进去,深深有几进的庭院让现在的人隐约揣摩出小镇昔日的繁华与富庶。在假山里弄茂密的茅草中,还有一幢三开间的二层楼,黑瓦棕色木窗格,衬着灰墙白窗纸,格外醒目。
甘露古镇依水而建,镇内河塘交错,水网稠密,水质优良,物产丰富,甘露青鱼、甘露冰油等特产驰名中外,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甘露虽非军事重地,却是战略要地、历史重镇。
甘露华氏堆栈旧址,建于清末民初,整组建筑体量宏大,体现了当年巨大的货物吞吐量,是当时甘露月湖两岸工商业兴旺的佐证。
甘露薛家商号旧址,建于清末民初,是一处大型商号建议群,体现了当时甘露地区工商业的繁华景象。
这里以前是一个圆桶作坊。箍桶匠的专业名称应为圆作或圆作木匠,因其制作的木盆桶都是圆构件,当然也有椭圆形,如腰子盆或睏桶(婴儿睡觉用的)。在这里专门制作各种盆桶出售,同时承接着订制加工,当然也帮人修修补补。过去 无锡 人家嫁女儿,嫁妆中的各种木桶木盆,全都请箍桶匠定做,大大小小要准备十几件。
在告别了“水运经济时代”后,陆路交通的通畅决定了地区的开发前景。由于甘露镇处在无锡市的尽头,相对以往来讲,原先的交通优势消失殆尽,经济发展速度也没有其他城镇快。
不过,祸福相依,这种相对隔断也成全了甘露,不仅在城镇面貌、民间建筑上都较好地保留了原汁原味,在语言、文化的完整传承也成为了值得挖掘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