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冬天,林少华穿着半旧的蓝色毛衣,趴坐在桌前,一边搓着快冻僵的手指,一边对着一本日文书爬格子。
这就是《挪威的森林》最初进入中国的情景,林少华从此开始了和村上春树长达三十年的缘分。
这是怎样的一种缘分呢?从《挪威的森林》到《刺杀骑士团长》,林少华共翻译了村上41部作品,他的翻译,文风清新,语言优美,形成了独特的“林家铺子”风格,读者戏称林少华是“村上春树背后的男人”。
林少华说他和村上的文字,有一种“生命的契合”。学者王向远评价:“可以说,村上春树在我国的影响,很大程度依赖于林少华译文的精彩。”
“林译”版本深受读者喜爱,《挪威的森林》获2002年上海优秀图书奖二等奖,《海边的卡夫卡》获2003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18年,因为杰出的翻译业绩和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林少华荣获日本“外务大臣奖”。
《林少华看村上:从<挪威的森林 >到<刺杀骑士团长 >》一书,属于评论文集(以下简称《林少华看村上:》),大部分是林少华在翻译村上春树作品时的译序或者书评,按长篇、短篇、随笔进行分类,依时间顺序一书一评,不仅品评每本书所蕴含的艺术特征、精神趋向,也提取了作家较为典型的生活细节和创作背景。
一部作品,一字一句地读一遍和逐字逐句地翻译一遍,其间有着巨大的差别。我相信,在中国读者中,林少华先生可能不是最懂村上春树的人,但至少,他是最了解村上的人。所以,他如一位桥梁工程师,不仅架起了中、日文的语言沟通之桥,也用他的解读,修筑了一座通向村上春树作品的灵魂之桥。我们通过熟悉的文字,得以窥见村上营造的文学秘境,从而达到深度认知,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01.《挪威的森林》:残酷的青春物语
“最最喜欢你,绿子。”
“什么程度?”
“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
这是《挪威的森林》中,大学二年级的渡边和绿子的对话,像是在校园草地上的春日呓语,带着一种独属于青春的纯粹的张扬和喜欢。
《挪威的森林》,用两年时间刻画了一个20岁男孩的内心世界,里面有青春、爱情、流行文化,也囊括了社会与政治意识上的骚动。
1989年,林少华翻译的《挪威的森林》上市,到2004年,累计销售100万册。
我们不知疲倦地讨论直子和绿子哪个更好,更值得爱,沉浸在对女主人公的两相比较中,津津乐道于渡边到底更爱谁……
随着作品的流行,对作品的误读也越来越多:意识流,青春小说,自传体小说、宣泄个人情绪和情感的“私小说”……
村上只好写了一篇文章澄清自己对此作品的定位:“一言以蔽之,这不是一部激进小说、高雅小说、理性小说、后现代主义小说,也不是实验小说。这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小说。”甚至在再版时加上了个腰封,印上“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
但林少华说,村上后来在一篇访谈文章中强调,他并不认为描写爱与被爱、抛弃与被抛弃就是恋爱小说,腰封上原本是想写“百分百的现实小说”,担心那样会影响销路,所以才写了“恋爱小说”这个莫名其妙的词汇,甚至说 “恋爱小说的内涵,至今我也不清楚”。
林少华在“《挪威的森林》:永远的风景线”一文中,详细分析了《挪威的森林》的诞生过程,写作方法,也对人们的误读进行了探讨,引用诸多权威的村上研究者,村上自述、他人解读等资料,结合村上的文本,逐一进行解读,最后自然得出结论:《挪威的森林》从风格和文体上来看,是“现实主义”的,而内容,则是“青春小说”、“恋爱小说”。
爱情和成长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人的成长,很难清楚地分离哪些是“爱情”,哪些是“成长”,倒是大部分“爱情”,尤其是“失败的爱情”,会促使青年的快速成长。
《挪威的森林》卷首语“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这是唱给逝者的安魂曲,又是青春的墓志铭。村上说“所谓成长恰恰是那么回事,就是人们同孤独抗争、受伤、失落、失去却又要活下去。”
02.《海边的卡夫卡》:“异界”穿越与精神成长
《挪威的森林》是青春的挽歌,此后村上春树又回溯到了少年,《海边的卡夫卡》写的是一个15岁少年精神成长史的剖面,依旧是一部“成长小说”。
不同于以往未婚或单身的主人公,少年卡夫卡是有家庭的,并且这个家庭给了他最大的预言和恶毒的诅咒:你将杀父,你将与母交合。
这一切,充满了超现实的虚幻,有些科幻小说的外型,故事内核又老套的脱胎于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的情节。
村上为什么写这样一部小说?林少华认为,经典的希腊悲剧主题是命运的不可战胜,而《海边的卡夫卡》则是强调命运可以克服,人生还有转机。少年卡夫卡在自我反省和精神导师大岛的引导下,完成了精神救赎,没有卡夫卡在阅读过程中和生活中的“异界”游历,他就不可能从命运中挣脱出来,思考和批判,是获得救赎必不可少的“入口”。
林少华在“译序”中说:
放弃对外部客观依据的追索,彻底沉入自己的内心以至潜意识王国,甚至需要懂一点所谓心灵魔术,才能跟随作者,在这座卡夫卡式迷宫里完成想象力的各种大跨度跳跃。
显而易见,这部《海边的卡夫卡》是有阅读门槛的,不仅表现在其形式的创新:全书奇数章讲少年田村卡夫卡的历险,偶数章主角则是丧失记忆的老人中田,用双线叙事法交织进行,两个素不相识的人,最终在精神世界互相推进,完成了对方的使命。
《海边的卡夫卡》更多的体现为人物在现实和非现实、现世与异界之间的自由穿梭,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说它是一部伟大的物语小说,是一部综合性的现代寓言,少年卡夫卡在异界穿越最终回到现实,并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少年,是“日本民众整体性的成人仪式”。
这部《海边的卡夫卡》,使村上奠定了文坛常青树的地位,成为继《挪威的森林》之后又一部畅销世界的小说,暗示着村上春树从青春小说作家转变为国民作家。
03.《刺杀骑士团长》:现实抗争与自我救赎
成为“国民作家”的村上春树,七年后又写了一部《刺杀骑士团长》。
上海译文出版社花千万天价购得版权,这样,林少华在暌违十五年之后,又一次主笔村上作品。
《巴黎评论》记者曾概括村上小说的主题:一个男子失去了他所追求的目标,或者被抛弃,对她的念念不忘使主人公来到一个与真实世界平行的异境,这在他所熟悉的那个世界里是不可能达到的。
这个主题,几乎可以作为村上作品中同一主题的不同变异来解读,在《刺杀骑士团长》中依然适用。
村上笔下的主人公一次次地往复于失去、寻找、发现、失望、再失去,去获得对世界的一种新的认知,最终都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结局。
林少华认为,解读村上作品中有几个理解意旨最关键的意象,是接近故事核心的钥匙。在《刺杀骑士团长》中,那个平行世界入口的杂木树林中的洞,就起到一把“钥匙”的作用。
林少华在2003年曾面见过一次村上,村上说:
人人都是孤独的,但不能因为孤独而切断与众人的联系,而应该深深挖洞。只要一个劲儿向下深挖,就会在某处同别人连在一起。
所以,村上春树的书中有一个永恒的关于人和人类情感的迷失与黑洞,在《刺杀骑士团长》中,村上以夫妻化恨为爱言归于好,为东亚关系、世界性悲剧的不可重复提供了一种启示,一个走向再生的理念、隐喻和祈愿。
有人说村上的作品难以理解,村上专门发表了读者信:
我的小说想要述说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简单概括一下:任何人一生当中都在寻找一个宝贵的东西,但能够找到的人并不多。即使幸运地找到了,实际上找到的东西在很多时候也已受到致命的损毁。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继续寻找不止。因为若不这样做,生之意义本身便不复存在。
这个“宝贵的东西”构成了我们的“生之意义”,于村上春树,就是写作,是作品进入读者眼中,带来不同的感受和触动。
林少华曾说,世界上最值得做的事至少有两件:一是栽树;二是教书。这两件事是对于他的“生之意义”,他都做了,并且喜欢。
林先生的翻译生涯,就在授课、教书之暇展开,利用寒暑假,笔耕不辍,乐此不疲。
三十年来,他不仅成为中国翻译村上作品最多的译者,还翻译了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太宰治等日本名家的作品共八十多部,是名副其实的“日本文学翻译家”。
他说:“遇到文字,遇到村上春树,翻译村上春树的作品三十年并为许多人喜欢,是幸,是幸运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