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蒋介石登上了中国政治的最高舞台,成为了反革命政权的核心人物。
这一年,是他与原配毛福梅结婚的第27年,此时,他们唯一的儿子蒋经国年17岁。同是在这一年,大权在握开始做多方准备的蒋介石开始了追求宋家三小姐宋美龄,他迫切想与这位家底丰厚且才貌双全的女子结合,因为这将意味着他的政治前途将无可限量。
为了尽快与宋美龄结婚,蒋介石一面筹划将当时已同居七年的陈洁如打发到美国,一面又开始设法与原配毛福梅彻底离婚。
实际上,在与宋美龄结合前,蒋介石就曾为了迎娶陈洁如与毛福梅提出过离婚。但因为毛福梅的不肯妥协,这次离婚最终不了了之。但此后,蒋介石确如他承诺陈洁如的那般:与原配再无任何瓜葛。
宋美龄不像陈洁如那般好打发,这除了因为她家世强大等因素外,还因为她笃信基督教,基督教奉行一夫一妻制,所以,婚前,宋美龄提出:蒋介石必须与前面迎娶的所有女子断绝一切关系,她才会嫁给她。
蒋介石知道,宋氏家族从来说一不二。所以,他开始想法通过各种方式设法与毛福梅离婚。
最初,蒋介石想通过毛福梅娘家找到突破口,为了离婚,他对毛家人说:“我们非得离婚不可,因为我一看到她就头痛,她看到我也会情绪失控。”
很显然,这样的理由无法说服毛家人同意两人离婚。任何时候,一句“我们过不下去了”就想打发一个陪伴自己几十年且为之生下儿子的原配,都绝说不过去。
此招不行,再来一招,打定心思一定要离婚的蒋介石于是致函奉化县当地的县长,申请与夫人离婚。完了之后,蒋介石还亲自“杀回”了奉化县老家,搬出了他们结婚二十多年的种种不般配理由,试图逼迫毛福梅与自己离婚。
可毛福梅从来是个立场坚定的女人,所以,即便蒋介石告诉她“我与宋家三小姐结婚有助于我的事业,请你顾全大局,让让路”,毛福梅也一口回绝了,完了之后她还撂下一句话说:“我誓死也不出蒋家老宅!”
见原配如此坚决,蒋介石一时也没了主意。毕竟,若毛福梅不同意离婚,那么他之前费尽心思打的一切算盘都将作废。
就在蒋介石心急如焚之际,他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重要人物,这个长辈德高望重,在他们家族和毛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此人正是他的远房亲戚孙琴风。
想到此人时,蒋介石双手交握着站起身自言自语道:“对,他可以说服她,他可以!”
于是,不久后的一天,孙琴风就来到了毛福梅居住了近三十年的丰镐房。那天,毛福梅穿着一件深色的老式长衫,因为年已46岁,她的体态微微有些发福,她的本就有些宽的额头因为脱发而更加突出。
见到孙琴风后,毛福梅便已对他此行目的猜到了八九分。在简单的寒暄后,两人就切入了正题。孙琴风做事向来是以理为先,所以刚见面时他便言明自己站在毛福梅这边。
孙琴风的态度让毛福梅瞬间把戒备卸下了八九分,听完他的话后,本不想多说的毛福梅竟破天荒地说了很多。孙琴风只静静听着一直未打断她,这让她觉得很是感激。
孙琴风在听完毛福梅的叙述后,基本也已将一切捋清楚了:她不肯离婚并非是要蒋介石履行什么义务,她已明白他对她没有感情,但她不想改变现有的生活。另一方面,孙琴风意识到:封建传统的毛福梅嫡庶观念深厚,她担心自己离婚后儿子蒋经国就不再是正宗嫡嗣。
于是,在思量再三后,孙琴风最终两头担保让蒋、毛二人达成了“离婚不离家”的协议。这一协议规定:蒋介石可以宣布离婚事宜,但毛福梅依旧是丰镐房的女主人,蒋经国依旧是蒋家正宗嫡嗣,记在毛氏名下。
这场离婚风波,最终以和平方式收场。但毛福梅在这第二次离婚风波里所受的伤害,却将永远无法抹平。
就在送走孙琴风的那天晚上,毛福梅一个人在自己那张老式木床上呆坐了很久,许久后,她竟又一次隐隐觉得小腹有些刺痛。自从多年前蒋介石因为一次争执踢了她肚子导致她流产后,她便经常肚子痛。
有时候,她自己竟也分不清那痛到底是生理的痛还是自己心理作用的结果。
这几年,因为一心礼佛的缘故,她已经很少腹痛了。可今天,她又一次感觉到了那种难忍的疼痛。
也许是的当天和孙琴风说得太多的缘故,此刻她的脑子怎么也静不下来,她感觉到各种思绪在如潮水般涌来。
毛福梅再次不可避免地回忆起了他们结婚当天的情景。
那是26年前的1901年,那年,她19岁,他则年仅14岁。那天,坐在花轿里的她左等右等没等来新郎,却等来了一个让她瞠目结舌的消息:她的小新郎之所以没来接她,是因为他这会正忙着捡花炮呢!
原来,婚礼当天,蒋介石因为贪玩竟在看到天井放爆竹时也跟着一窝蜂地去捡拾蒂头去了。一个新郎官冲到小孩堆里抢爆竹蒂头,这自然引来了哄堂大笑。
在这些笑声里,一些年长者纷纷摇头叹到:“这是凶兆,凶兆啊!”
听到新郎婚礼当天捡蒂头的消息后,还顶着红盖头的毛福梅当即就红了眼,她一下子就想到了那句“新郎拾蒂头,婚姻不到头”的古语,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袭击了她。
当天晚上,这种不祥预感便被应验了部分:她的新郎竟和母亲睡到了一起,让她守了一夜的空房。若非后来蒋介石母亲的催促,他们能不能顺利圆房都难说。
直到此时,毛福梅才知道:蒋介石是为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迎娶她的,在她之前,他早有意中人,此人正是他的堂表妹毛阿春。
蒋介石对她一开始便不满意甚至瞧不上,因为:她虽然出身大户,可却因父母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之故未曾念过书。于是乎,“没读过书”便成了蒋介石嫌弃她的最主要原因。
“这就是命啊,就是命!”想到这儿,刚刚签下离婚协议的毛福梅喃喃地道。这些年,因为在婆婆带领下礼佛的缘故,她越来越信命了。
是啊,谁说不是命呢,她后来能在流产后顺利生下儿子蒋经国。不也是命吗?毛福梅一直记得,结婚多年后,她曾已经放弃了生儿育女的愿望。让她重燃起希望的,还是命。
当时,有一位常来她家念经做法的尼姑王大人对她说:“大奶奶真是个有福之人!”毛福梅听到这话想到自己刚刚被蒋介石踢了一脚流产的事不禁凄凉道:“只怕我是与福无缘了吧……”
王大人却拉起毛福梅的手仔细端详后道:“大奶奶,侬勿要着急,从手相来看侬是大富大贵之人,以后还会生儿子的!”
毛福梅听到这话后便从此在心底燃起了希望,她想:既然是命里有的,老天迟早是要给我的。
她没想到,就在这不久之后,她真的就等来了那天了。
1909年,在日本留学的蒋介石借暑假之际回国并因事停留在了上海。毛福梅的婆婆王采玉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看了一眼儿媳道:“我们去上海找他!”一直想给蒋介石生个孩子的毛福梅想都没想便应允了。
随即,打定心思的两婆媳便迅速收拾行李到了上海寻到了蒋介石的住处。
临行前,王采玉就对着儿媳一阵嘱托,毛福梅边点头边用心记着。这些年,若非婆婆一直倾尽全力地帮扶自己,她的日子真不知会怎么个凄惨法。若非婆婆的支持,她也不可能在21岁这年有幸进入当地的萌新班学习读书写字。
因为感激婆婆对她的好,所以她一直非常孝顺婆婆,只要是她说的她都铭记于心。
这次,婆婆给她的指示是:“好好和蒋介石处好感情,最好能尽快生个一儿半女。”
蒋介石与母亲
这样的指示,本就是毛福梅一心想的,所以她自然欢喜听。可此行,她也有顾虑,毕竟,虽然此前她曾与丈夫去宁波生活过,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她还是第一次来,她不确定自己是否能适应这里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大上海太让人眼花缭乱了。
踏进上海这片土地的那一刻,毛福梅就感觉到了一丝恐惧:她觉得这个世界对她而言太陌生了。这种陌生让她意识到她和丈夫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了。
到上海后的生活很快证明:毛福梅的预感是对的,她和丈夫的差距已经越来越远了。
首先,她听不懂丈夫和那些陌生男男女女的对话,其次,她发觉久居农村且没读过多少书的自己完全无法大方得体地应酬任何。即便是站出来和丈夫的朋友简单打声招呼,她也会窘迫得脸红脖子粗。
这样的毛福梅自然会让蒋介石脸上无光了,看着连唱片都不会放的妻子毛福梅,蒋介石经常气不打一处来。若非碍于母亲的面子,他估计早已将她扫地出门了。
在上海期间,已有别的女人的蒋介石对大自己五岁的毛福梅怎么也提不起兴趣来,所以,即便她日日在自己眼前晃,他也极少看她一眼。他当时对毛福梅的态度,很有些冷暴力。
一旁的王采玉看了自然着急,最后实在看不下去的她便拿出自己做母亲的威严教训儿子“忘本、不守孝道”,蒋介石拗不过,只好在暑假剩下的日子“恪守了丈夫的本分”。
就是在这之后不久,毛福梅发现自己有了身孕。消息被公布的当天,王采玉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媳,她赶忙收拾行囊带着儿媳回到老家奉化帮儿媳养胎去了。
1910年农历三月十八,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男婴那声响亮的哭声瞬间打破了丰镐房的冷清,新生命的到来直接将王采玉和毛福梅整个地点亮了。
这个男婴,正是后来蒋介石一生唯一的亲生孩子蒋经国。
蒋经国出生后,毛福梅总算心里安定了许多。她终于不再日日思念期盼丈夫了,毕竟此后的她有了一个至亲的骨肉,她还知道:他将和丈夫完全不一样,不管未来怎样,他和她的骨肉亲情也永远不会被割断。
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那个远在日本留学的丈夫蒋介石在毛福梅这里,也仅仅变成了午夜梦回时的偶尔带着痛的牵挂。
1911年秋天,蒋经国出生15个月后,蒋介石终于回来看望儿子了。看到这个白白胖胖的大小子后,蒋介石也格外柔情,毛福梅幸福极了,她甚至多少觉得这一切都美好得有点不像真的。可惜,短短三天后,志在远方的蒋介石便动身去上海参加起义去了。
也是这一去后,毛福梅与丈夫便再也未曾以夫妻的名义再在一起过。
这一别后,蒋介石再回家时带了一个叫姚冶诚的女人,他带回她时甚至没有提前知会妻子毛福梅。但即便如此,大户人家出身的她也未说什么,相反,她还尽可能地去对丈夫这个妾室好。
毛福梅的宽容却并没有赢得蒋介石的好感,他反而因此更加轻贱她了。
1921年6月,婆婆王采玉过世后,毛福梅成了丰镐房唯一的女主人。王采玉十分了解自己的儿子,所以临终前,为了护儿媳,她专程嘱咐儿子要和儿媳好好过日子。
人死如灯灭,王采玉过世仅仅几月后,她的丧葬刚刚结束,蒋介石就向她毛福梅提出离婚了。最初听到“离婚”这两个字眼时,毛福梅还有些诧异,这样的字眼,可是她此前从未接触过的。
当她知道这就意味着休妻时,她的第一反应是誓死反抗,理由很简单:她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任何对不起蒋介石的事情。古代休妻尚且得有依据,蒋介石休掉她毛福梅难道就可以完全无理由吗?
但即便有全族的人帮忙护着,毛福梅也终究没有逃过被抛弃的命运。
蒋介石为迎娶陈洁如而向毛福梅提出离婚遭拒后,他便愤而离家与陈洁如结成了姻缘。此时起,毛福梅在蒋介石心里便彻底成了他的下堂糟糠妻。
那次风波后,毛福梅的日子似乎没什么区别,她心里多少带着幸运:原来他也只是要去给那个女人一个交代罢了,而并非真的要离婚。
毛福梅以为,那将是蒋介石最后一次和自己提离婚,她更以为明白自己决心后的他断然不会再来为自己这最后的一丝尊严而为难她。
可七年后,蒋介石再次向他提出了离婚,而这一次,他的坚决比前一次明显更甚。
毛福梅虽然并不懂蒋介石和他的事业,但当他站在自己眼前时,她也从他那急切的眼神里感觉到了他此次欲离婚的态度之决绝。
当婚终于离掉,当时婚礼上那个凶兆终于被应验时,毛福梅心里虽空了一块,却也突然地踏实下来了,毕竟,这意味着自己往后再也不用真的费心去担心什么了。
与毛福梅正式协议离婚后的1927年9月28、29、30日,蒋介石在上海《民国日报》等知名报刊上连登了三天《蒋中正家事启事》,原文如下:
“各同志对于中正家事,多有来函质疑者,因未及遍复,特此奉告如下:民国十年,元配毛氏与中正正式离婚。其他两氏,本无婚约,现已与中正脱离关系。现除家有二子外,并无妻女。唯传闻失实,易滋淆惑,特此奉复。”
这则启事后不久,蒋介石与宋美龄举行了盛大的世纪婚礼。
蒋介石与宋美龄婚纱照
蒋宋大婚时,作为原配妻子的毛福梅被迫暂时搬离出了丰镐房住到了萧王庙。那般腾挪时,她是委屈的,虽然这只是一个过场,虽然完了之后她还会住回来。
与蒋介石后来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后的毛福梅更加刻意地将自己与尘世隔绝开。蒋宋婚礼结束后,她依旧居住在丰镐房,依旧是蒋家老宅的女主人。在家族,她依旧是人们敬重的大奶奶。
蒋介石登报离婚后,毛福梅在当地依旧能在蒋家拥有如此地位且得到尊重,这自然和她平时的宽厚为人处世有关。
在蒋介石一心往上爬时,信佛的毛福梅一直在努力做善事,当地的人都知道:凡是修路筑桥、捐米赈灾的事情,她都乐善好施从不吝啬。在教育儿子蒋经国时,她也总是一心引导他向善。
真正让你在这个世界赢得尊重等一切的,从来不是地位财富等,而是行得正坐得端!没有蒋介石的日子里,毛福梅一边潜心礼佛,一边关心儿子和乡里,她的日子平静而充实。
新婚第二年,蒋介石带着宋美龄来丰镐房省亲。他原本以为毛福梅会发难,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面对这个让她彻底失去婚姻的女人,她的第一句话竟是:“欢迎回家!”
完了之后,她竟以一个独立女主人的身份招待了蒋介石夫妻,她不仅给他们准备了精致的家乡菜,还在他们临走时捡了上好的芋艿送给宋美龄作为路彩。
毛福梅的大度超乎世人能理解的程度,但世人若从她的品性和她笃信佛教的种种综合看,她的这些行为便一点也不奇怪了。
相比一辈子因为被抛弃被伤害而愤恨一生的人,毛福梅是幸运的,她的幸运在于她懂得自己放过自己,自己既放过了自己,那么放过别人便也轻而易举了。
离婚后,毛福梅每次都在蒋宋登场时表现得极其得体妥当,她的这种种行为甚至多少让蒋宋都生出了几分歉疚。
毛福梅终究幸运,她虽未能有完美的婚姻,却也收获了天伦之乐。
她的儿子蒋经国后来娶了苏联蒋方良,1937年,他还带着妻子孩子回到了母亲身边。陪伴母亲的日子里,为了哄母亲开心,他还特意再次与妻子用中式礼仪举行了一次婚礼。
那天,当蒋经国和凤冠霞帔的妻子跪下给自己敬茶喊自己“娘”时,她脸上的笑像大朵的牡丹。
那段时日里,毛福梅每日变着法子地给儿子儿媳做好吃的,一得空她就一遍遍地嘱咐儿子:“今生一定不可辜负儿媳”。母亲嘱咐的这一切,后来的蒋经国全做到了。
毛福梅与蒋经国和蒋方良夫妇
可惜,后来的一切,毛福梅终究是无福看到了。
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老家溪口危急,此时正在江西部署工作的蒋经国几次三番催促母亲赶紧同他一起住。可因为舍不得丰镐房,毛福梅说什么也不肯离开。
后来,溪口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影响,粮食匮乏引起米价暴涨,老百姓叫苦连天。关键时刻,大夫人毛福梅和溪口镇镇长商量后派出账房前往江西蒋经国处,办了两千五百石大米,暂解了家乡之危机。
这次危机让不在母亲身边的蒋经国越发担心起母亲的安危来,眼看着日本侵略军步步逼近溪口,蒋经国心急如焚地电催老母火速来江西避难,他甚至还派出表兄前去迎接母亲。
可就在此时,日军的轰炸机已经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溪口的上空,而他们的目标则正是蒋家故居丰镐房和蒋介石与宋美龄曾居住过的乐亭别墅。
短短几分钟后,丰镐房及其周边地区便变成了一片废墟。
轰炸机离开后,人们从各自逃难点跑出,侥幸活着的人抱头痛哭,死去的人则被一身尘土地并排放在一起等待安葬。
清点人员时,人们发现:蒋介石原配、蒋经国生母毛福梅不见了。
乡亲们找了几天不见毛福梅踪影后才觉大事不好,溪口镇镇长迅速将这一消息报告给了奉化县政府。经县里来人的观察分析,他们认为丰镐房倒塌的后墙有问题。
于是,他们便雇了十几个壮劳力动手挖掘瓦砾,几小时后,一个董姓教师血肉模糊的遗体首先被找到,接着挖掘没多久,一只戴着金镯子的手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就是大夫人!”人群里围观的乡邻大喊:“这就是她的镯子!”
毛福梅的遗体被挖出后,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中也没人敢担负起向蒋家汇报相关的“重任”。因为:毛福梅死得太惨了。她的肠子外流,大腿断裂,身上也中了弹……
毛福梅与自己的混血孙子
当蒋经国得到母亲失踪消息并着急忙慌往家乡赶时,他的心跳到了嗓子眼。12月14日,蒋经国回到家乡时再见到的只是被整理好的母亲的遗体。
那一刻,他扑在母亲身上痛哭,几次昏厥再醒来后,他含着眼泪写下了“以血还血”四个大字并命人刻在了石碑上。
1947年11月,抗战胜利后,在毛福梅的遗体被停放整整八年后,她的儿子蒋经国回到奉化亲自操办了母亲的丧事。
毛福梅入土那天,蒋经国和蒋纬国一家为她披麻戴孝,自此,她才终于风光入土。
毛福梅葬礼时,她为之守候了一生的丈夫蒋介石并未到场,但那天,为她送行的人排成了长龙。她的一生,看似是因蒋介石而悲凄的一生,但在那样的人生境遇下,她也尽可能地活出了坚强、活出了尊严、活出了力量。
毛福梅和蒋介石后人
这样的女子,可敬可叹!
本文相关参考资料: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作者:苏舞等 吉林文史出版社
《我和蒋介石的七年之痒》 作者:陈洁如
《宋氏三姐妹之间的恩怨情仇》 作者:杨雪 中国文史出版社
《蒋家门外的孩子》 作者:蒋孝严 九州出版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