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悬挂于门屏上作为装饰,可以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同时表达人们的义理和情感。一般而言,匾额位于屋外房檐及室内的正中位置,这是“尚中”文化在匾额中的艺术体现。匾额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被称为“古建筑的灵魂”。
匾额的来源
匾额简称为匾,古代“匾”写作“扁”。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门也。”
匾额习俗的形成源于古人对门的重视。在古代,门被称为“衡门”,是一种领地的标识,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着在衡门上放置猎物作为其领地的习俗。当部落发展成为国家,衡门上的标识也简化成为文字,成了国号。商王朝国号为商,“商”字的甲骨文写法极像衡门之上放置的鸟牲。周文王建台礼天,榜名“灵台”,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匾额的雏形。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始,真正意义上的匾额就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制度得以颁布施行。秦《会稽石刻》记载:“秦圣临朝,始定刑名,显陈旧章。”其中的“显陈旧章”,确立了匾额的地位与使命。秦朝的书体定为八种,即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和隶书。署书又称榜书,就是写匾额用的字体。匾额孕育于先秦,萌发于汉魏,成长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匾额的分类
一是不同文字。紫禁城中,“无门不悬匾,无殿不立额”,匾额反映了时代变迁的痕迹。明成祖建都北京时,“其宫殿牌额,皆朱孔阳笔”。朱孔阳为明朝皇宫题写的匾额,当然为汉文。清初的皇宫,宫殿名称多沿用明朝旧称,但匾额改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题写。在清太祖努尔哈赤命人创制满文之前,满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曾以蒙古文为官方文字。满文也是在蒙古字母的基础上创制的。顺治十三年(1657),顺治皇帝颁旨,“太庙牌匾停书蒙古字,只书满汉字”。此后,逐渐取消了皇宫匾额上的蒙古文字。但是也有例外,如慈宁宫区域的匾额仍是由满、蒙、汉三种文字题写。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根据《清室优待条件》,溥仪可以继续居住在紫禁城内廷部分,这一区域的匾额满、汉二文并书没有改动,一直保存至今。
二是不同形状。紫禁城里的匾额形式基本为横匾与竖匾两种,横匾和竖匾的选择依建筑的具体情况而定。中国古代建筑中有一个构件叫斗拱,它位于房檐之下,撑托着房檐,使之高大深远。唐宋以前,斗拱这一部分结构非常雄伟高大,它在整个建筑物的高度中所占比例很大,相当于房檐柱子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自明清开始,斗拱结构比例逐渐缩小,只相当于房檐柱子的五六分之一或八九分之一。也就是说,柱顶到房檐之间的高度越来越低,这时竖匾就无法放置,适合悬挂横匾。然而,紫禁城里的高大建筑仍然采用竖匾,以示其地位崇高、等级尊贵。
三是不同材质。从材质上看,匾额基本分为木质、石质和金属质地三种。紫禁城中,大多数匾额为木质,以樟木、櫶木和楠木等上好木质居多,相对来说,木质匾额更能体现出题匾者的功力和技巧。石质匾额由于篆刻困难,材质笨重,它的使用并不普遍。金属质地的匾额通常以金、铜来包边,匾额上面的金字需用金箔覆盖。在清代《武英殿镌刻匾额现行则例》中曾有记载,御笔匾额的匾面须用粉油青色,上面的金字需用金箔,一个一尺八寸的金字,需用金箔588张。
四是不同做法。按照做法分类,匾额可分为斗子匾、雕龙匾、平面匾、清色匾、花边匾、如意匾、纸娟匾等。在紫禁城中,中轴线上重要建筑物使用最为普遍的是斗子匾。因其横截面像古时用来称米的斗,故命名为斗子匾。在古代建筑中,斗子匾占有重要地位,安装时需请旨,并遣大臣祭告。
根据边框工艺的不同,斗子匾又可分为如意云纹斗匾和浮雕云龙斗匾。如意云纹斗匾是指匾的四周边框有如意纹或云纹,样式简洁大方、古朴素雅,多悬挂于前三殿、后三宫区域。浮雕云龙斗匾是指匾的四周边框有姿态优美的云龙浮雕,样式庄重华丽、高贵精致,多悬挂于宁寿宫、建福宫和重华宫等区域。
匾额的书法艺术
明代费瀛在《大书长语》中写道,“匾名不雅不书”,由此可见,书法是匾额最直观的艺术。匾额的构成包括上款、下款及匾文三部分,也有的只有匾文,上下款皆无。字体多为正楷、行书、隶书,分为阴刻和阳刻两种,且多为黑漆金字。阴刻指的是书法字的笔画从匾额的板面凹进,阳刻的字则是突出于板面。相对来说,阴刻比较省工,阳刻比较费工。
紫禁城中,匾额上的文字多为皇帝书写,以大字书法为主,整个章法布局紧密。例如,乾清宫内高悬顺治皇帝御笔“正大光明”匾额,交泰殿内高悬康熙皇帝御笔“无为”匾额,养心殿内高悬雍正皇帝御笔“中正仁和”匾额,太和殿内高悬乾隆皇帝御笔“建极绥猷”匾额等。这些所题之词大都出自儒家的经典著作,象征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彰显其治国安邦的重要思想。
匾额的价值
作为传统建筑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匾额可以用来标识建筑物名称,具有导引的实际功能,往往在建筑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紫禁城是庞大的皇家宫殿建筑群,为了准确说明建筑物的方位,就必须使用匾额给建筑物标名。
“以匾研史,可以佐旺;以匾研涛,可得涛眼;以匾学书,可得笔髓。”这是对匾额文史价值最好的写照。匾额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是折射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是见证朝代更迭与环境变迁的佐证。通过匾额文化,人们可以更深入探究博大精深的紫禁城文化。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