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在《围城》中,主人公是以男性为主,围绕着方鸿渐,延展、联系出一系列周边人物,按照距离方鸿渐的远近,得到不同的表现机会,从而呈现出或丰满或扁平的肖像。
作为一个留学归国的有为青年,方鸿渐身边,有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四名不同的女性,和方鸿渐产生情感瓜葛,钱钟书以爱情、婚姻的角度,展示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丰富多面的众生相。
这四位女性,作者是把她们作为一种代表,代表当时知识女性群体中的某种类型,让我们领悟《围城》中对人性的洞察,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揭示。
“鲍小姐”是《围城》中书写的四位女知识女性之一。她在《围城》中所占的篇幅不多,只用了不足二十页,但她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小。
她是第一个从肉体上得到方鸿渐的人,而且,就像《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把遇到的女人,都以初恋“玫瑰”命名一样,鲍小姐对方鸿渐的日后行为也是很有些影响的。
鲍小姐,是一个浅薄的,追求时尚的女性。
钱钟书没有给鲍小姐一个名字,但她不失为一个美人,纤腰一束,“长睫毛下有一双欲眠似醉、含笑、带梦的大眼睛,圆满的上嘴唇好像鼓着在跟爱人使性子。”
为了出国,她跟一个比自己大二十岁的男人订婚,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花他的钱。她也很乐于下功夫引诱男人,在她看来,能引诱到男人 ,就恰好证明了自己的魅力。
鲍小姐一出场:
她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镂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
在当时中国,鲍小姐可谓时尚新潮了。
在其他女人眼里,鲍小姐“又黑又粗”,并不美,“不像女学生,打扮也够丢人”,和同仓“孤芳自赏、落落难合”的苏小姐相比,在引诱别人方面,她很自信,所以“极快、极容易地给人引诱了”。
在感情上,鲍小姐同样是追求享受,及时行乐的性子。
鲍小姐在家里从小打杂、看护弟弟妹妹,是家里的女用角色,“被父母差遣使唤惯了,心眼伶俐,明白机会要自己找,快乐要自己寻。”
已经有了未婚夫,并如愿在未婚夫资助下出洋留学,但她并不忠于自己未来的丈夫,只一味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
她之所以要引诱方鸿渐,想把方鸿渐当作旅途中消遣的伴侣,因为方鸿渐一个坐二等舱的人,应该有些经济实力,可以满足自己的物质享受,同时人还过得去。
她选择方鸿渐,同时也是因为别的留学生都“不大去亲近她”。她大胆而赤裸地对方鸿渐说他长得像她未婚夫,来引诱他,方鸿渐和她迅速走到一起,出双入对,宛如情侣。
当然,鲍小姐知道苏文纨对方鸿渐的感情,但为了自己的享受,她不会去为别人考虑的。
在越南西贡,鲍小姐暗示方鸿渐有机可趁,俩人经历了一夜激情。当侍者阿刘拿着鲍小姐的三只发夹给方鸿渐看时,“鲍小姐脸飞红,……眼望别处,只做不知道”。
从这时起,二人关系转为冷淡。
偷情,在没被人发现时,当事人还可装作没事人,可一旦有人发现,心里也就以之为耻。 可见,鲍小姐的表现,在骨子里还是以偷情为耻的。她内心的道德观念并未完全消失。
她奉行的生活原则,是及时行乐,肉欲的满足最终战胜了道德的谴责。
在即将离船的时候,鲍小姐对方鸿渐的轻蔑一瞧,狠狠打击了方鸿渐的自尊心。
下船时,方鸿渐呼唤她,她却头也不回地、不耐烦地回答后,方鸿渐才明白:自己被她摆布玩弄了!
她的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只能说明她对这个男权社会战战兢兢,唯恐引起未婚夫在伦理道德方面的半点不满,所以才提前收拾身心,好做出符合要求的面目,去迎接未婚夫。
鲍小姐筑的这个围城只是临时的,目的是“偷欢”,进去了之后,她又怕未婚夫知道,所以又得急急忙忙的出来。
她的围城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而全靠当时的环境和心情,逮着谁是谁,方鸿渐只是她众多临时围城的一个。
她喜欢这种围城的新鲜,新鲜感一结束,那么这个围城也便随之倒塌。
然而,她未必真的活得那么舒适无虑。
一方面,为了满足偷情的快 ,她需要用心去寻找“猎物”、引诱男人;另一方面,她又怕被人知道,尤其是怕被自己的未婚夫知道,从而失去物质的保证。所以在下船时她视方鸿渐形同陌路。
这也决定了她必定生活在空虚、寂寞、刺激、惶恐中。她只是趁着自己年轻、有活力、有魅力,抓紧时间,用自己的青春,去围捕猎物,构筑临时围城,去享受这种围城的新鲜、刺激。
但她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未来自己又是什么结局。
对于她来说,只要抓住今天,只有今天是实实在在的。她注重及时享乐、 “今朝有酒今朝醉”,她游戏人生,随意撒网,也必将被人生所游戏,被围城所围困。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内的人想出去”, 是人类作为生活的永恒欲望而贯穿始终的,人与“围城”之战,也是人在进行的一个徒劳无功的抗争,这个抗争永无结局,循环往复……
所以说,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或许,钱钟书笔下,这位身负“鲍鱼之肆”恶臭的“鲍小姐”,也将循环往复,永远存在并且延续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