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电影《八佰》热映,淞沪会战再次成为人们所关注的历史焦点。而在所有关于淞沪会战的文献资料中,有一个问题始终让读者感到头疼:八百壮士的指挥官谢晋元,在一些书中被写作“中校副团长”,而另一些书中则称之为“中校团附”。
那么,这个团附和副团长到底是不是一回事?谢晋元在历史上真正的官职究竟是团附还是副团长?
- 团附的由来
作为部队中的副职军官,人们对副团长是不陌生的。但“团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却很难有人说得出来。而要想说明白团附,首先得说说团。由于“团”这一建制出现在中国,已经是清末民初之时。所以我们不妨就从这时开始,来探究团附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
上图_ 新军 (清末编练近代化陆军)
清末新政之时,各省普遍编练新军。新军中一般都设有团一级建制,最初称为“标”。按兵种来说,标有步标、马标、炮标之分。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统一改之为步兵团、骑兵团、炮兵团。
在清末,标的长官称统带官,简称统带,也称标统,对应后来的团长。统带官之下不设副职,民国初年因袭之,故而团长之下并没有副团长。团内设有教练官1人,司职队伍的思想动员、教育考核等工作,这便是团附的前身。大名鼎鼎的阎锡山,便曾在山西新军中出任过第二标教练官,一年后升为标统。
1912年底,北洋政府宣布实行新军制,规定每团设一团附,为中校军衔。后又增设一名团附,为少校军衔。在这之后,团附一职为北洋各派军队所采用。只是在“江南怪才”徐树铮手下的西北边防军中,曾一度称中校团附为“团赞”,少校团附为“团佐”。
上图_ 徐树铮(1880年—1925年),北洋军阀皖系名将
- 国军中的团附
二次北伐结束后,国民革命军(即国军)开始进行大规模整编。国军的部队建制和官职基本上沿用了北洋的体系,团附一职不但保留,而且同样明文规定为步兵团每团设中校团附1人,协助团长负责该团教育;少校团附1人,协助团长负责该团兵器。炮兵团只设中校团附一人,兼管教育、兵器,各团不设副职。
但这种编制并不固定,而且各派军阀(包括中央军)出于各种目的,设置副团长、团参谋长(按国军规定实际上团一级不设参谋长),乃至上尉、甚至中尉团附的情况屡见不鲜。在1930年的国军编制表中,甚至还设有“师附”。如1943年常德会战时,57师师长余程万将军向军委会发出的绝命电中,就出现了“师副”一词,便是“师附”的误写(因该电中提到了副师长一词,所以“师副”肯定不是副师长而是师附之误)。
上图_ 《陆军军队内务规则摘要问答》
- 团附是不是副团长
对于这个问题,无法用一句话讲清楚。如果按照国民政府军委会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颁行的国军《陆军军队内务规则》,其中对团附的职责规定为:“中校团附承团长之命,担任教育训练及动员筹备诸事宜;少校团附承团长之命,任团直属部队之管理训练,并辅助中校团附办理一切事宜。”可见,团附是在团长的领导下,专司某一方面的工作,是为分担团长的负担所设置的。而副团长则顾名思义,就是本团的副职主官,在一长制的军队里,职权和地位都仅次于本团的团长。
而且按国军条例:“在团长战殁或因负伤等因离开工作岗位,得代行其职务”,团附显然没有这样的职责。而且副团长就是副团长,没有什么简称(所谓的“团副”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因此,团附在通常情况下,是不能和副团长划等号的。
上图_ 淞沪会战 旧照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团附实际上起到了副团长的作用。例如淞沪会战中的第88师参谋长(一说参谋处长)张柏亭就在回忆时说道:“按当时编制,我师各团不设副团长,有中、少校团附各一人,中校团附即相当于副团长。”
但大多数时候,团附的地位不仅无法和副团长相比,甚至不能与本团主力营营长相比。还是引用上文提到的《陆军军队内务规则》,里面规定:“关于团长代理事宜,如无特别命令,即由团中高级资深之军官兼代。”在枪杆子决定一切的旧军队中,所谓“高级资深之军官”,正常情况下一定是手里有枪的主力营营长,而不会是底下没兵的团附。
上图_ 谢晋元团长(坐者)与坚守四行仓库的第一营四位连长
- 谢晋元是团附还是副团长
再说谢晋元的职务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各种资料的记述比较驳杂,说他是中校副团长的有之,是中校团附的亦有之。那么,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
我们从国民政府军委会1933年8月的《师旅团单位官佐人数比较表》可以看出,第88师是典型的属于“调整师”(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德械师”)的步兵师,师下设二旅四团(即每旅辖两团),四个步兵团均不设副团长。所以,第88师中是绝对没有“副团长”一职的。这与上文引用的第88师参谋长张柏亭在《淞沪会战纪要》中的回忆相吻合,即“按当时军队编制,团不设副团长,有中少校团附各一人”。
由此可见,谢晋元率领孤军坚守四行仓库时,其军职应该为“中校团附”,而不是“中校副团长”。
上图_ 坚守四行仓库的国军
另外,参考守卫四行仓库另一个重要当事人、第88师262旅524团1营营长杨瑞符的回忆录,记载也很明确:
“团长一言不发,观其神色,似有欲言而难言的苦衷。我等了20多分钟,团长还是一言不发……谢团附走到我面前,给我一张小纸条,这原来是师长要我营死守闸北的命令……我又恐怕谢团附在四行仓库等的着急,因命第一连之一、二排先往四行仓库找谢团附集合。”
两相印证,可以说明,谢晋元当时的职务是团附,而非副团长。
至于《八佰》中官兵称呼谢晋元为“谢团长”“团座”,就更是不可能的事了。当时524团团长为韩宪元(后来在南京保卫战中与262旅旅长朱赤一同牺牲),也就是杨瑞符所说的“团长”,“团座”只能是他而不是别人。
上图_ 上海四行仓库
综上所述,团附在国军中,基本上是类似于“团长助理”这样的一个职务。正常情况下,它既不能等同于副团长,在职责上也和副团长有很大区别。
作为中校团附的谢晋元,其在团中的地位是等于或低于主力营营长杨瑞符的。但因为其接受师长命令负责指挥四行仓库保卫战,所以杨瑞符营长及全营官兵也就必须受其节制了。
作者:林森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 郭东风
【2】《国民党军史》 王晓华、张庆军、戚厚杰
【3】《浴血淞沪》 徐志耕
【4】《八一三淞沪抗战亲历记》 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
【5】《清史稿﹒德宗本纪》《清史稿﹒张之洞传》 赵尔巽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