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二千年来,王莽的历史标签一直是伪君子、野心家、乱臣贼子,按传统的评价,王莽足可位添中国十大历史恶人之列!但近几十年,随着新思潮的兴起,热衷于为王莽翻案者渐多,推崇者谓之为中国古代的“社会主义先行者”,甚至感叹王莽改革的历史超前性,疑为“历史穿越者”,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
史传王莽“折节为恭俭”,刻苦攻《礼经》,“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由此可见,王莽的人生一出场,就是一个勤俭好学的好青年。
王莽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遗子,行为检点。对内侍奉诸位叔伯,就像孝敬自己的父母,对外结纳贤士,救济穷苦百姓,王莽成了世人眼中的道德楷模。王莽当政后,依然保持自律俭朴的作风,一次王莽母亲生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王莽妻子出去迎接,只见她衣不曳地,破布蔽膝,诸夫人以为是婢佣,后来知道是王莽的妻子,都大为感叹!
但以上这些事迹都被历史上掌握话语权的人解读为“伪装”,一切都是为了日后掌权篡位演戏。最受质疑的是王莽“大义灭亲”案。王莽的次子王获,杀了一个奴婢,被王莽勒令自杀谢罪。这件事情在当时为王莽赢得了大义灭亲、公而忘私的美名,但之后又被人们攻击为有违人之常情,不惜牺牲亲骨肉沽名钓誉以实现政治野心的恶行。
王莽后来确实篡了皇帝的位,不仅篡位,而且还改朝换代,成立了“新朝”,这成为王莽是“伪君子”的铁证。但是,若以现代人的价值观念评判,这并不足以判断王莽的是非善恶,何况就是在古代,中国早就有有尧舜禹禅让的美丽传说,所以”篡位”并不会成为王莽在道德上的心理障碍。如果王莽当皇帝真的是众望所归,王莽谋取帝位真的就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那么,王莽就算不上伪君子。
要判断王莽是不是伪君子,不能只凭“篡位”这件事情下定论,而是要看王莽当了新朝皇帝后都干了什么,是不是一个”真君子”所应该干的。
下面我们看看王莽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王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禁止自由买卖,实行耕者有其田;
二、奴婢制:改奴婢为“私属”,亦不得买卖,以此消灭奴隶制,维护人权;
三、实行“五均六莞”。即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政府管理五均赊贷及物价,征收商税,经营盐、铁、酒、铸钱和征收山泽税。这项改革的目的是企业国有,遏制资本,控制物价,打击放高利贷的投机者;
四、改革币制。改革币制是为了增加国家的收入,为其社会改革服务;
五、改革中央机构,调整郡、县划分,改易官名、地名;
六、改变少数民族族名和首领的封号。
从以上改革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最后两条没有多大意义或者说有不可取之处,其他四条的出发点是为了天下苍生着想。王田制是为了贫苦大众有田耕,不许买卖是为了防止有人占据大量田地,目的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奴婢制与王田制的积极意义几乎相同,更重要的,那还是维护“人权”的表现。在当时可谓前无古人的大胆义举。王莽在贷款、物价等方面的改革,类似现在的银行和物价局。这些改革极具现代色彩,难怪有人推崇王莽为古代的“社会主义者”,甚至疑为时空穿越者。
其实,王莽的改革是托古改制,他的一些理念是古已有之,源出三代传说、《周礼》和儒家的“大同思想”,这一事实也说明,现代人的社会主义理念,早在上古就已经萌牙,那是在人类步入阶级社会后,人们对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怀念。王莽不是一个穿越者,而是一个执着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立志要做圣人的壮志未酬的失败者。
那么,王莽为什么失败了呢?
王莽的动机虽好,但却食古不化,最终导致改革的失败。王莽做了大司马成为宰辅后,“议论决断,靡不据经”。新朝建立后,他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王莽性情躁扰,轻于改作 ,博求虚名,但又对改制中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致使许多措施半途而废,或者仅限于法令条文的颁布。这方面的问题,币制改革尤为突出。从居摄二年到地皇元年十余年间,王莽先后四次下诏改币,五次重申改革货币的法令,平均不到三年就改币一次。王莽改币的初衷是为其社会改革提供支持,结果非旦没有实现初衷,而且每改革一次,人民的财富就被掠夺一次,社会经济就会出现一次大混乱,以至于“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道”。
一些理想化的改革也曾经使社会各阶层、各类身份的人都获得过实际利益,因而一时赢得了最广泛的支持。但在社会财富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这样的政策完全没有物质基础,只能加速国库的枯竭和财政崩溃。这些利益还诱发了得益者对王莽改革过高的期望,一旦事与愿违,这些支持者马上会变为反对者。由于缺乏先进的生产力支撑,一些愿意良好的改革往往适得其反,比如不准买卖土地和奴婢,看起来是在防止贫富分化、维护人权,实际上将破产农民变卖资产、卖身为奴以求生存的路子也堵死了。
脱离实际的过激改革,加上错误的民族政策,天不逢时的自然灾害,终于引发天下大乱,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虽然王莽动机良好,并不是伪君子,但也并不因此就值得肯定,王莽终究是一个胡乱作为,好心办了坏事的历史罪人。王莽改革的内容的确具有穿越性,但它未必就是从现代穿越到古代,更可能是从古代穿越到了现代。王莽改革令人联想到二十世纪的极左路线,这两者确实有些许相像,人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但人类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能力却很差,历史更多的是在兴衰周期律中无意义的重复,少有实质性的进步。当然,自二十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现代文明的逐渐确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我们已经具备了跳出周期律,实现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只要我们审慎地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避免犯颠覆性的错误,大同社会的理想或已为时不远,届时,我们再回头看二千年前的王莽改革,或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