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七夕节赏诗:李商隐用一生,银河吹笙

七夕节赏诗:李商隐用一生,银河吹笙

怅望银河吹玉笙,李商隐最难破解的诗,写了最凄美的七夕意境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

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唐朝李商隐《银河吹笙》

七夕节赏诗:李商隐用一生,银河吹笙

这一首诗被认为最晦涩难懂的李商隐的诗,但是破解它的方式并不难。之所以选在七夕来解读,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这就是一首写在七夕的诗。有人说你不要因为这个诗中间有银河,你就刻意的往七夕上套。在秋天只要天气好,都可以看到浩瀚的银河,你为何,单单就确定了这是一首七夕的诗?可是,我不仅确定这是一首七夕的诗,我还相信,李商隐为七夕作了仪式化,他一夜晚都不睡觉。这个日子对他特别重要。

李商隐的标题是《银河吹笙》,这是他无题诗的惯用做法,包括《碧城三首》,《相思树上》《为有》,都没有点出中心思想,只以诗句开头的几个字作为标题。其实他写作《怅望》也无不可,但是李商隐心中一动,还是做了修饰,提炼了“银河吹笙”四字,但秘密也就在这里,他隐去的“怅望”才是这首诗的核心。之所以隐去,因为“怅望”做为姿态来讲,还是意味着希望,但这首诗表达的是绝望之后百转千回的余韵,是一种现实无望里的惆怅和信念,是一种孤独和有情的自我存在。

七夕节赏诗:李商隐用一生,银河吹笙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李商隐的文字有一种让人炫惑的迷离之美,用现代的话说,非常玄幻。唐朝的七夕已经非常的热闹,皇宫来讲,曾经有唐明皇和杨贵妃长生殿盟誓,虽然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不乏文学的想象,但是他的长恨歌是得到皇帝的肯定的,也就是说,里面的故事场景八九不离十,也侧面见证了七夕节皇家的热闹,高台望月,宫女乞巧,笙歌欢乐,而民间这天也颇热闹,家家瓜果,户户穿针。那么李商隐的这个七夕,是在哪里度过,他何以心地如此浩渺冷清?

这个地方是城市的郊区,一个制高点上,或是庙宇,或是高台。以李商隐学道的经历,他自然是会选择最合适看银河的地方。因为他曾经领略过玉阳山天河的极致”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有这样壮阔的体验,李商隐的看银河是有所选择的。他选在了清寂的山上的高台上,去独对灿烂星河。而且,以李商隐学道的悟性,唐朝音乐的繁盛,道家音乐之美,他不会不有所染指,那么在这个夜晚,在城市的边缘,他吹上一曲,很正常。但是他绝对不是吹的一曲,是吹了大半晚上。

银河吹笙,是一种壮美,背景是在落落银河和天空下,浪漫孤寂,星光璀璨。那声音是有所表达的。牛郎本身就有牧笛之系,李商隐银河吹笙,他也必有所表达,因为银河的那边是天孙织女,李商隐自比牛郎,清越辗转的声音是倾诉是相思。

有人说,这是他思念远方的妻子。但是如果是妻子,最好的回报是现实的相守,是一封封书信里可以表达的缠绵,那比一个人看银河自然有家常气。有人说,这是他怀念故去的妻子。李商隐 40岁失去了爱妻,失妻之痛已经让他无法写下更绮丽绵长的句子,一个人真正的死亡,是一个巨大的暗洞,李商隐在妻子死后,“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他能够做的不是向往,而是回忆,不是怅惘,而是说不出的沉痛。

所以通过文字和意境以及生平的界定,这首“银河吹笙”不是他怀念或者悼亡爱妻的作品。是李商隐年轻的时候一段辗转与心的情伤。只有年轻,才能对着浩渺银河,有着无尽怅望和相思,有着高台彻夜的孤独。

“楼寒院冷接平明。”唐朝的七夕和现在的温度是差不多的。楼寒院冷,只能是在清幽之地。而内心有离伤的李商隐,正是站在天地和远方城市之间,看到的是一夜孤寂后幽凉的天光,城市的屋顶在脚下绵延在晨曦里。

七夕节赏诗:李商隐用一生,银河吹笙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

两个人夫妻相守的缠绵幽梦已经早就没有希望了,但是我却知道,你一定会在昨天这个日子心中有波澜。那么昨天是什么日子?李商隐呆了一晚上,是跨过了两天的分界。在子夜之前是一个重要的日子。那就是七夕。

有人会问,明明这首诗你说不是写给妻子的,却又说夫妻相守你是什么含义?那么我们根据事实来说话。在李商隐正式娶妻之前,他是有一段恋爱的。而且这段恋爱,由于李商隐火一样的投入,他是做了结婚的打算的。

“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

玉阳山有一位道家女子,李商隐在学道期间认识。李商隐的学道大约是在16岁,在唐朝,除了科举考试,还有一种就是通过道家的修行,进入朝廷体系。我们在《长安十二时辰》里看到的玉树临风的李泌就是通过道学走到政治舞台的代表。在唐朝,选拔优异的道家人才,也是普通人进阶之路。但是肯定要天资聪慧,深习道典,才能资政。而玉阳山又是唐朝公主的修道之地,经常带侍女过来清修。这可是一条通天之路。

然而李商隐爱上了修道女子中的某位仙姑。这缘分或起在前生,两人才学容貌相匹,相见有情,“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中正田田!”顺利成章的他们恋爱,有过忘我缠绵。李商隐更是非此女子不娶,将她看做自己的妻子。

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对方的身份是公主高级随侍,并无有人身自由,而且这件事情由于李商隐年轻,直以为相爱能相守,并未顾忌太多,其结果是此女子被远藏,而李商隐失去了人生重要的恋人。但是两个人的情义并没有为分离而断绝。至少李商隐是记得那些海誓山盟的。

”七夕“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中国的古代,并非是指恋人之间,更是指夫妻分别。 李商隐是将对方看做妻子,同时他们之间曾经是有感情的约定。“刘郎已隔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他们之间的现实联系虽然断绝了,但是他相信,七夕是对两个人都有触动的日子。李商隐在考中进士前多年的七夕,都留给了这位心里的妻子。

所以七夕“银河吹笙”和守夜,是一种仪式感。这种仪式感,两人心知,或者李商隐愿意相信她必也如此。这是李商隐的痴情和伟大。因为他不忍辜负。有人说如果对方变心了怎么办?这也是我觉得值得今人学习的地方,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对方变心的时候,相信是最好的爱。李商隐此时和这一位仙女已经隔绝了很长的时间,而他明显感觉自己憔悴。

七夕节赏诗:李商隐用一生,银河吹笙

”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

这很有点日记的味道,你看我在的这个高台,还有曾经我们喜欢的桂花的香气,在雨后弥漫动人的香味。这个故香,证明了李商隐和仙姑曾经在玉阳山的桂花丛里,有过漫步和知心。

而现在是我一个人面对桂花的香气,回头看时,那屋子里没有你,那小小烛火是我一夜的期待,而那烛火也残了,剩下一地凌晨如霜的天光。

“不需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那么七夕就在这句话里,很多人都错过了。为什么我笃定的说这首诗是写七夕的?就在这句诗里。

那么很多人都知道王子乔,是古代的一个仙人,他是周灵王的太子,但是他学道成仙。很多人不清楚他成仙的那一天是哪一日,我告诉你是7月7日。很多人都没有推敲李商隐,用这样一个典故。李商隐也是皇族之后,可以说在内心里他就是王子,虽然落魄的王子如拔了毛的凤凰。

那么在这句话里,李商隐已经点出了自己的志向,他学道不是为了成仙,他也无意在修仙路上走远,虽然他的天分很高。他这一生是为情而来,他最大的理想,是和心爱的人一起,过上知心知己的美好日子。

虽然和那个仙姑姑娘隔绝,自己修道的事情半途而废,但是他相信,他和仙姑的感情,山海时光难隔。就算是在七夕的晚上,独自吹笙,他也愿意,虽然再也没有相见之期。

七夕节赏诗:李商隐用一生,银河吹笙

这首诗写了李商隐对往事的怀念,以及对情感的执着和坚贞,这也是他为什么不用”怅望”做题,那是因为怅望含着期待一个结果。

而“银河吹笙”,已经是没有结果而为之,虽然绝望,但这种是绝望之中的一种,对感情和自身的恒定。他惆怅,但认命。

那么又有人说,李商隐后来不是又娶了妻子吗?他这难道不算是花心吗?但是你通读李商隐的生平和诗你会发觉,李商隐将这两段感情处理的都很好。这位银河之外的仙姑,更是他灵魂的伴侣,虽然很多年音讯不通,但是在他的心中和灵魂里,就是唯一般配他的女子,他们用一生默默守望,并祝福。而李商隐现实的妻子则是在这段感情现实隔绝后很久,李商隐中进士后娶的,比他小十来岁,李商隐对她是怜爱加责任。

每年的七夕或者月圆,李商隐都会怀念那个清冷在道观的女子,虽然结婚以后,他的怀恋变得含蓄,“青娥素女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那个女子的选择或非她愿意,是一种无可选择中的选择。但他知道,她牵挂他。

李商隐在生命前的最后一两年,登上了圣女祠,他回忆的,是和那个小仙姑初初相逢的场景,这个时候他的妻子已经死去多年,他多病,再一次重温过去,他用了“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对方是萼绿华仙,他自己是玉郎,这是有情人最好的注脚,他爱了她一生,用一生银河吹笙。

七夕节赏诗:李商隐用一生,银河吹笙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31548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