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处暑: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在中国古老的节气里,农历的7月也就是应对公历的8月,有两个节气,一是立秋,二是处暑。实际在当代,这还是属于夏天,因为气温多,在25度以上,甚至是35度,有持续的高温天气。但是在中国古代,根据农业的划分,对气候的把握还是颇精细。比如立秋是以太阳行经黄经135度,处暑是以太阳行经黄经150度。此时的太阳角度日趋南方,白天越来越短,光照是决定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所以,将此时定为传统的秋天,比当代的划分要早。
因为当代是以温度为主要因素,当气温持续在22度五天以上才是秋天的开始。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代,文字文学的秋来得特别早和多的原因,关于秋的文字占据文字文学史重要的体积。
北京:夏天的荷塘
处暑是在初秋里作为一个节气存在,同样有几层意思,第一,是秋天,第二,是暑天,第三,暑气将要停止完结。关于暑,虽然古代没有很精确的划分,但是只要让体感觉得热并有汗淌的天气,都是秋天,涵盖了传统的夏末秋初。当然当代,暑和夏联系得更紧密些。至少现在,我们还在当代的夏天里。
古人区别夏天,秋天,立秋和处暑,是有很多指标的。比如处暑,未必是以温度衡量,但是自有一套自然界对应的体系。
处暑有三个自然特征,一,北方的老鹰开始捕杀鸟类,二空气的湿度下降,空气明朗,三,农作物开始次第成熟,等待收割和储藏。实际气温还是相当高。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丛吟。”唐朝元稹《咏廿日节气诗·处暑七月中》就是很精确描写了这一阶段农作物的状态,五谷丰登,稻田摇曳。
气温虽然高,但处暑相对夏天和立秋,却别有一种季节转换的渐进之感。天气逐渐转凉。甚至一场风雨一层凉。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元朝仇远《处暑风雨后》
那么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快速的换季变化。一场风雨就可以让暑气全消。而且前后对比强烈,本来还在炎热当中,顷刻之间的大雨,就觉得窗户纸有风,漏着丝丝凉意,手边的扇子还在,却马上觉得可以作废了。这是处暑之后的天气特点,冷空气如果形成雨,在下雨之后,基本会盘踞。但是这个凉爽是相对暑气的热而言,真正到达稳定和体感舒适,通常要几度风雨,延迟到白露之后。
所以处暑在诗词中多有”残暑“的用法。
“绣帘高轴临塘看,雨翻荷芰真珠散。残暑晚初凉,轻风渡水香。无憀悲往事,争那牵情思。光影暗相催,等闲秋又来。“唐朝毛熙震《菩萨蛮》
这首诗是写的初秋还在暑热中的荷花,傍晚一场大雨,将荷叶打得雨翻珠散。但是,雨停之后,那晚风吹来的是阵阵荷花香气。天空如洗,有月,有幽凉的水光,这正是初秋最美丽的荷塘月色。
一风或一雨生凉,正是处暑的特点。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宋朝苏浻《长江二首》
我们从这个当中也可以看到处暑并非温度很低,人们简直盼望着一场秋风雨带来的舒爽。如果按照当代的抗暑投资计算,一匹好一点的空调,也在万元左右吧。只可惜在宋朝,有钱也没办法买凉快,只好等着老天送风送雨。可见古人的秋天,至少是初秋也是非常难熬的。
”谁家玉笛吹残暑,何处双砧捣暮烟。
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唐朝韦庄《夜景》
我想来想去,这个韦庄一定是热感冒。傍晚的时候,听见吹笛子的声音,这个时节,还有暑气,那河边洗衣服的砧声,在暮色里令人难过。这是处暑里没有空调,却又冷热失调才有的感觉,对着天上的月亮,自己烦躁到泪眼模糊。虽然早已经秋天,可这日子怎么还热?
不过处暑节气,还有名句可应景,叫做”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残暑已消团扇底,新凉才到短檠前。“唐朝王汉《秋信》
虽然立秋一叶知秋,但是那风往往热极,还在三伏中,那梧桐叶子简直是热掉的。但是到了处暑节气,风真的可以让人感觉微凉。此时虽然也有扇子,但使用的频率往往低于从前,如果风雨再大一点,只怕连夜会加件薄衣裳或被单,比三伏时刻想扒掉自己的皮,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而秋月,不管温度高低,秋月都有特殊的美。无论是七夕的弦月还是中元的圆月,在浩瀚的明净的天空上,闪耀皎洁的光辉。而人在忘情注目的瞬间,也感觉心如湖水,顿生宁静和幽凉。
仿佛初秋也不是太热,处暑暑也快过去了,秋天是来了!
夜空与古建筑的距离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