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曾在我国历史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谯楼鼓角晓连营”,元代诗人陈孚的诗句,便将鼓楼的特殊地位展现的淋漓尽致。我国很多城市,都有鼓楼的身影,大多气势雄伟,巍峨壮观,但没有一座像宁波鼓楼的中西结合,并非融合,而是“嫁接”,在中式建筑上接了一座西式构建,让整座鼓楼变得十分个性。
宁波鼓楼也叫做海曙楼,位于浙江宁波海曙区内。始建于唐朝,至今有1100多年的历史,传说它曾经救过被金兵追赶的小康王赵构,赵构登基后改为奉国军楼。它是宁波历史上正式置州治、立城市的标志,也是宁波市仅存的古城楼遗址,是国家文物重点保护的古建筑之一,吸引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与全国其他鼓楼不同,宁波鼓楼是有一种中西合璧的感觉,它的下部是中国传统的城楼样式,城楼之上却是罗马风格的钟楼,造型亮眼,别具一格。而且相对于其他鼓楼来说,这座鼓楼功能更为齐全,它不仅是一个大型门洞,还是一个能准确报时的时钟,更是一个登高望远的大楼。
在我国,中西风格相结合的建筑其实有很多,但都没有像宁波鼓楼这样生硬,两种风格建筑之间没有过渡阶段,看起来有些违和感。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它变成这个样子呢?其实宁波鼓楼原来只有下部的中式建筑,但在1930年,当地政府考虑到消防安全,在中式建筑上增加了一座风格完全不同的瞭望塔,用于警戒火情,而且在瞭望塔四周增设西式时钟,于是就变为如今我们看到的这样。
的确,在当时那个年代,没有没有电话,更没有110、119,哪里发生火灾,就要敲响钟声报警。而这口铜钟正是老宁波人的119,在历史上担任军事报警和消防报警的重任,而自鸣钟至今依然准确报时。这是自清朝就延续下来的火灾报警方式。如今社会迅猛发展,铜钟已经没有如此深重的担当,但在历史回响中,却有一份属于它的洪亮声音。
如今,鼓楼及附近的公园路一带已成为宁波主要文化活动的聚散地,楼内时常会举办画展、书法展、照片展。道路两旁是仿宁波传统建筑风格的商店,小青瓦双坡屋面、风火马头墙,还有各种精细的外墙木装饰,既具有宁波传统商业街的风貌,又具有强烈的历史文化质感。
清朝诗人李调元在《登宁波城楼》中写道:“地近东溟先见日,云垂南浦忽闻雷。不知何处蓬莱是,遥看沧沧贝阙开。”这座独一无二的宁波鼓楼,如今已成为宁波重要的名片之一,很多游客光临,正是为了这一别具一格的建筑而来。尤其等到夜幕降临,鼓楼四周灯光亮起,夜景十分漂亮。(图片来源于携程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