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一直都是电影叙事核心主题。
而伟大的战争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坚定不移的反战立场。
关于一战的历史战争片《1917》亦是如此。
毋庸置疑,战争是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浩劫。
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战火顷刻间席卷整个地球,是仅次于天灾的人祸。
所谓战争,往往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国家联盟对另一个联盟。
其背后无非是深层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所以才会诉诸极端暴力手段。
如果说战争是杀人机器,那么该片之中的两位主角则是救世主。
真要说起来,影片的叙事角度其实非常特别。
主角只是两名普普通通的英国士兵,年仅16岁,如今看来都算未成年。
他们接到上级命令,前往战争的最前线,传送一个极其重要的停战指示。
前线,1600名士兵即将在第二天黎明发起总攻。
指挥官认为,伴随德军的撤退,胜利指日可待,决胜在此一举。
然而,根据最新情报,德军只是战略撤退,如果进攻只会落入敌方的陷阱之中。
一个错误的决定,就将枉送1600条年轻人的生命,是对还是错?结果显而易见。
所以,两位男主角根本没有时间,必须争分夺秒,抢在冲锋前将命令及时送达。
前线士兵的生命,将取决于他们大步流星的脚步。
如何展现一气呵成的节奏感和紧迫感?导演使用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方法。
所谓一镜到底并非只有一个长镜头,本片实际上分为两个长镜头。
即便如此,一部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只有两个长镜头构成,这也是十分罕见。
因为需要服装、道具、灯光、美术、剧本、摄影等多元素的高强度配合。
在影院看IMAX巨幕,这种一镜到底的感觉会十分显然。
观感是,即便120分钟过去了,依然意犹未尽。
正是这种功到自然成的拍摄技法,让整部电影的镜头语言看起来十分高级。
看得时候,除了流连忘返于超凡脱俗的画面质感,同时也会思考一个问题。
情不自禁扪心自问:人世间为什么会有战争?而且战争似乎没完没了?
一战结束之后不过短短20年,二战就急剧爆发。
二战于1945年结束之后,战争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终止,局部战争持续不止。
中东的战争甚至是看不到和平的尽头,飞机轰炸、导弹袭击,已成家常便饭。
常识一再告诉我们,战争不仅烧钱,还伤及大量无辜贫民,百姓因此流离失所。
可以说,战争带着原罪而来,本身就百害而无一利。
看《1917》时,格局虽小,人物虽少,却能以小见到,看到战争如何令人窒息。
窒息的背后,是一望无尽的深渊。
马克思有句话说的极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离不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由此加剧的社会矛盾。
日本军国主义能上天,离不开国内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转移矛盾成了饮鸩止渴。
德国纳粹上台也是一样的背景,贫富差距巨大,失业率居高不下,矛盾不可调和。
在国际竞争之中,特别跟英美之间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又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调和。
久而久之,积压的矛盾成了威力巨大的火药桶,导火索一旦点燃,后果不堪设想。
战争机器一旦发动,就是一场人间浩劫。
所谓战争,无非是国内外矛盾不可调和时采取的一种极端措施。
纵观人类历史,战争与和平总是交替出现,和久必战,战久必和,如此纷纷扰扰。
反战电影纵然会启示我们反思战争本身,那么是否意味着就不再会有战争?
也许只有天下大同的那一天,人间才会再无烽火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