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似乎从来都是让人伤感的,读那些相思送别的诗词时,便能深刻感受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戍边将士内心难言的哀伤和对家乡刻骨的思念。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是闺中思妇对远行游子深深的依恋和牵挂。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羁旅漂泊的诗人对长安亲友的深切想念。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是亡国君主对南唐故土深入骨髓的眷恋和悲伤。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一对恋人爱到情浓时对彼此的那份难舍深情。
从清晨到黄昏,从三更到黎明,伴着绵绵细雨和袅袅秋风,那些长亭渡口,桥边杨柳不知见证了多少人的离别。
高阁小楼上,深闺庭院里,又有多少女子在独自等待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思念之人被连绵的高山阻隔着,想要寄一封家书,却不知寄向何处。被离别的愁绪牵扯着,满腹的相思无处诉,甚至开始没理由地埋怨那无知的自然之物。明月啊明月,我心里甚多愁苦,彻夜难眠,可你为何却如此无动于衷?
北宋词人叶清臣在与挚友分别时曾说:“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春色三分,二分都是离愁,剩下的一分也是凄风苦雨。在离人眼中,周围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他的心绪,看什么都是黯淡的。
眼前春光灿烂,花开得正好,不知明年牡丹再盛开的时候,我们又会在何处相逢?正是: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那时候车马慢,路难行,坐火车乘飞机几小时的距离,他们要长途跋涉好几月。下一次见面可能要等上几年,十几年,几十年。
更多的时候,重逢的几率小得就像天上的参商二星,一东一西,一出一没,永难相见。
正如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感叹的一样: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离别时的卫八处士正青春年少,二十年后意外相逢,两人的鬓发俱已斑白,对方已是儿女绕膝了,交谈中诗人惊闻昔日的玩伴故友半数都已过世,不禁失声惊呼,悲从中来。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快别想了,赶紧摆上酒席,尽情开怀畅饮吧。
受到好友一家的热情款待,即便是些寻常饭菜,诗人也觉得异常可口。长夜寂寂,烛光融融,谈笑对饮之间,在黄粱与春韭的香味中,一切痛苦烦恼都被冲淡了,就连时间也被冲淡了。
可热闹过后总是分外冷清,欢乐过后悲伤随之而来,清醒了就要面对现实。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多么的不舍,又多么无奈,可是别无选择,只得告别老友,再次起程。
昔日之别,今幸复会;明日之别,后会何年?
相见时难,别亦难,这种无奈而又凄楚的深情厚谊,忍不住让人想起了王维那首吟咏了千年而经久不衰的《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从长安一路送到渭城客舍,到了最后的分别之地,诗人已经无法继续往前了。内心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该从何说起,只能一杯又一杯地喝酒。
希望时间能停下来,慢些走,你再多干一杯酒,多停留一刻,我再送送你。出了阳关,恐怕很难再见了,就让这酒载着我的情意一路陪伴着你,我的好友。
这样深挚的情感,读来无不让人动容,蓦地就想起了木心先生的这首《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从前的车马虽慢,情意却很深,现在的世界走得太快了,每个人都步履匆匆,都来不及歇一歇,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缩短了,心的距离似乎却在无形之中拉大了。
是时候停一停了,掸一掸身上的灰尘,清一清内心的浮躁,拿起书本,去拾起那份久违的朴素和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