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全文不足200字,但是却胜在构思精巧,而且语言简练且行文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颇有节奏感和音律美感。
最为难得的是言之有物,借物抒情,很好地体现了柳宗元在古文运动中所倡导的文道合一、以文明道。
《小石潭记》是“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第四年所创作的。这期间,亲人的不幸离世,政敌的恶意中伤,致使柳宗元的悲愤之情愈积愈深,纵使寄情山水,也难以自拔。
《小石潭记》描写的是小石潭的清幽与静谧,却无时不刻地在字里行间中抒发着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从“心乐之” 至“似与游者相乐”,再到“凄神寒骨”的“悄怆”之感,反映了作者游览小石潭时心境变化。
让我们一起走进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尝试探寻一下这位大师当时的心境吧。
- 石头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第一段描述了小石潭的全貌,重点讲述了小石潭中的石头,闻着如鸣佩环的水声,看到了小谭底部异常奇峻的小石头: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中,我们可以也可以看到他描述的各种奇石,《石涧记》 中循着“触激之音”看到了 “ 龙鳞之石 ” ;《 钴姆潭西小丘记》中“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石渠记》中更是描述为 “ 诡石 ” 。
由此可见,柳宗元甚是爱石,同时在他笔下的石头都有一种灵动和生机,也充满着诡异之气,我们可以从中感知到柳宗元在写石头的时候注入了自己的情感,隐含着某种寓意。
隐隐约约中,柳宗元将那些特色各异,却又集天地之灵气的石头来比喻自己的才能,他感叹这些形色各异的石头皆被丢弃在谭底,有种不为人知的落寞和孤寂,借此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郁闷之情。
- 鱼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这段短短的文字中描述的是鱼在水中自由自在游玩的场景,怡然自得,并且与游者同乐,似乎是一派祥和景象。
从这段的描述中,我们可以似乎可以看到在柳宗元的心中,那种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能过在一种清明的社会环境中一展平生之包袱,就像这水中的鱼儿一样自由自在。
这里的鱼隐喻着柳宗元心中的鸿鹄之志,无独有偶,《 庄子.逍遥游》中也提到了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
庄子通过这种描述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由的人生观,庄子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的“皆若空游无所依”,既写出了水的清澈,和鱼的空灵,更是和庄子的道家思想不谋而合。
也许是被贬之后,柳宗元觉得既然无法报效朝廷和老百姓,不如就自由自在,渐渐产生了超然的想法。
- 溪水岸边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前面还是“如鸣佩环,心乐之”,“似与游者同乐”,此时到了岸上,却变得“斗折蛇形,犬牙差互”,柳宗元借助岸上参差蜿蜒的小路,来感慨自己的现实生活状况。
柳宗元借此来形容自己的政治前途和人生命运之路的崎岖和波折,想起了自己在锐意进取和改革中遇到了他人的倾轧,以致于被贬,前途茫茫不可预测。
心中经不住一阵悲凉,忧国忧民的他不仅为自己的前途担忧,更是担忧国家的命运,和天下苍生,所以他感慨“不可知起源”,忧愤之情跃然纸上。
- 坐潭上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当作者坐在潭边,在一片四面环竹的氛围中,无形之中一种压抑的感觉袭来,再加上“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更是令人不寒而栗,退而却之。
其实这恰恰就是柳宗元当时的境遇和心境,他被贬谪至永州这个偏僻之地,心中的忧伤和凄凉之情,在这个幽静清冷的小潭边,瞬间得到共鸣和迸发。
他为自己的遭遇感到凄凉,更是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感到凄凉。
柳宗元在诗中写道“寂寥无人”,据他的记载,同行的人一共有五个,可见他内心的孤独苦闷,没有知音可以倾吐心声。
柳宗元踌躇满志,报效朝廷无门,就连倾听自己心声的人也难以寻觅,他的孤独苦闷可见一斑。
- 柳宗元其人
柳宗元说:“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可见早期的他崇尚佛教,尤其是他参加改革失败遭贬之后,亦以“佛之道,大而多容,凡有志于物外而耻制于世者,则思入焉。” 来聊以自慰。
这在《小石潭记》中也可以感受到, 前两段,柳宗元描写奇石和游鱼,以及清澈的溪水,空灵而宁静,游者乐。柳宗元想寄情于山水之间,来排解心中的郁结。
然而柳宗元骨子里并非一个生性淡泊之人,他对待人生的态度是积极执着的。这也许是他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处世态度是入世,所以他一生中参加了两项重大的改革:永贞革新和领导古文运动。
他身体力行,积极倡导“励才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的政治理想,在领导顾问运动中提出了“文者以明道” 、“辅时及物” 的主张,并立场坚定地明确了以儒家经典为“取道之源”的原则。
可是,在那个封建制度的朝代,他的满腹才华和经纶,都无法得到施展,所以只好寄情于诗文,因官场失意,而踏入唐朝文化殿堂,这也许是上帝给他开的一扇窗吧,更是有幸地让我们欣赏到那些美妙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