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仪式上,有一位大将引起的争议不小,他就是许光达大将。许光达是湖南长沙人,出身于黄埔军校第五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他能征善战,足智多谋。他指挥的队伍既擅长阻击援军,又能担任攻坚重任,是我军中不可多得的一位军事全才。
如此优秀的一位将领,为何被授予大将,会引起争议呢?原因无他,只因为他的三位顶头上司萧克、王震、张宗逊,皆为上将军衔。上级是上将,下属是大将,确实颇具争议。当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胜利会师时,萧克担任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王震在会师前就是红六军团政委,此时则担任鄂川黔军区司令员,许光达此时正在苏联养伤,赴苏联前的职务是红八师师长。
就当是的红二方面军系统来说,许光达是师级,萧克、王震都是军团级,职务上是差了一个级别的。而在第一野战军成立时,张宗逊是野战军副司令员,许光达是兵团司令,张宗逊可以说是许光达的顶头上司了,许光达的大将职务,就此引起诸多争议。
许光达本人也是颇为谦逊,在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时,他先后三次让贤,向组织要求降衔,认为上将军衔最适合自己。
结果,许光达先后向贺老总、彭老总、主席提交申请,三次全部被拒绝。贺老总,早在洪湖苏区时就是许光达的老领导,彭老总,则是许光达在西北野战军时的老首长。而主席,更是全军全党的领袖,他们三人皆认为许光达的大将军衔实至名归,那么许光达一定是实至名归的,我们先来看下许光达的履历吧。
许光达是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生,毕业后被分配到粤军任排长,积极追寻革命理想,是一位老革命。大革命失败后,许光达在南昌起义队伍南下时入队,结果在三河坝之战中受了重伤,被迫离队,从事我党的地下工作。
后来,许光达被中央派往湘西,先后担任红六军参谋长、红17师师长的职务,是贺老总账下的一员虎将。1932年,许光达在战斗中负伤,被迫前往苏联养伤,再次离队。
抗战时期,许光达回国,担任120师独立第二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则担任晋绥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兵团司令员。许光达智勇兼备,能征善战,无论是在贺老总麾下,还是在彭老总麾下,都深受器重,建国后,许光达被任命为首任装甲兵司令员,堪称装甲兵之父。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许光达被授予大将,是必然的,这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第一,许光达作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代表,被授予大将理所当然。我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三大根据地,鄂豫皖根据地大将有陈赓、徐海东等人,中央苏区则由罗瑞卿、粟裕、谭政等人,那么作为三大根据地之一的湘鄂西苏区,是一定要有一位将领被授予大将的,这个人只能是许光达。
其实有一位将军也许比许光达更合适做大将,他就是卢冬生。卢冬生,湘鄂西根据地“三个半”党员之一,是红二方面军的一员战功赫赫的虎将。卢冬生于抗战前夕赴苏联深造,随苏联红军回国后却意外去世。当时几个苏军乱兵劫掠百姓,卢冬生出面制止,并亮出自己的苏军军官证,几名兵痞怕坏事暴露,竟丧心病狂的向卢冬生开枪,一位虎将就这样牺牲,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卢冬生过早去世,湘鄂西苏区的这个代表,就非许光达莫属了。有人说萧克、王震更合适,其实萧克、王震是红六军团的,和湘鄂西苏区关系不大,岂能代表湘鄂西苏区?所以,这个大将人选只能说许光达。
第二个原因,许光达是当时的装甲兵司令员,作为一个兵种的司令员,许光达的大将职务,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当然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只是上将,那是因为四野名将太多了,没有那么多位置给四野的人了。
第三个原因,许光达被授予大将,是作为当时的西北野战军(日后的第一野战军)战将代表入围的。许光达能征善战,是西野中一等一的虎将。榆林战役中,许光达攻占高家堡,血战乌龙铺;宜川战役中,他成功捕捉战机,全歼光头刘;扶眉战役、兰州战役,许光达更是西野的中流砥柱。如此战功,如此能力,许光达的大将军衔绝对是实至名归的。
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后,许光达反复表示自己的军衔太高了,先后三次写信申请降衔,在被贺老总、彭老总两位自己的老首长先后驳回后,许光达将降衔申请递到了主席的手中,主席阅后,对许光达非常赞赏,他说道:
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从主席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对许光达的欣赏。许光达作为开国元勋,他的高风亮节的确只得钦佩。虽然先后三次被驳回申请,许光达还是坚持不领大将待遇,要求按照上将的标准领工资,这种不为名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作者: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