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临其境】
李商隐是唐朝的文学奇才,在官场上却屡遭排斥、壮志难伸,他的诗歌用典较多,偏于玄妙隽永。
他于晚年创作的这首《锦瑟》可谓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但其真实用意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追怀悼念作者的亡妻,因为据史书记载古瑟一般是二十五弦,而“锦瑟无端五十弦”指的是古瑟琴弦一断为二,古人常用“断弦”来表示配偶的死去;也有人说是作者以此事表达怀才不遇的悲歌。
【古诗今译】
古瑟无缘无故,生来自有琴弦五十,
每一根琴弦,每一根琴柱,都让人追忆往昔似水华年。
庄公梦中化而为蝶,还是蝶于尘世化为庄公?人生如梦真假难辨;
望帝身死魂化为鸟,暮春啼哭口流血,动人心脾名杜鹃。
皎月落于沧海,明珠浴于泪波,
旭日暖于蓝天,青烟生于美玉。
种种难以言喻之情,如今只能追忆哀思,
而当时却又惘然无知,虚度年华。
【一句钟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短短的十四个字,既唯美,又哀伤,其唯美如山水,清幽而不浓烈,其哀伤如云烟,悲切而不庸俗。
李商隐全诗用了四个典故,而这些典故都不是为了叙述事情,目的在于展现一种意境和情绪。
庄公梦蝶,人生如梦,恍惚迷惘,像极了诗人一生郁郁不得志的迷惘心态;
望帝纯心,杜鹃啼血,却又表达了一种执着追求却又心意难遂的无奈苦闷;
沧海月明,珍珠带泪,一笔就塑造出空灵而博大的意象空间,在阔大的寂寥中暗藏孤独;
蓝田日暖,宝玉生烟,寥寥数字,笔锋一转描画出温暖而神秘的意象,似乎在郁闷中找到慰藉。
这四个用典,并非常见的以古喻今,而是以典抒情,要的不是故事细节而是意境和氛围。
通过四个典故的层层递进,就像电影上演了一幕幕悲欢离合。在最后一句,作者从引经据典转为含蓄抒情,这一笔点睛,让所有的典故都成了与读者相契合的情绪渲染,所有的诗句都被赋予了鲜活的意义:
人生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回忆起曾经的种种情感,有过迷惘,有过执着,有过孤独,有过温暖,千头万绪无法名状的情感在内心纠结成画,而在当时,我其实是一无所知的惘然!
这一句诗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其含义丰富而具有发散性,可以是对失去爱情的追悼,可以是对怀才不遇的怅然,也可以是对人生无常的慨叹。诗之隽永,尽显风流。
【诗中乾坤】
有人写诗,只是把普通的叙述转化为诗的格式,用听起来悦耳的韵律来掩盖诗意的贫乏。
而真正的诗,是要有想象力的。
我们可以用直白的语言去翻译诗歌,但无疑会丧失很多原有的丰富含义。所谓诗意,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是诗人所写与读者内心所想的共鸣,不同人总能读出不同的味道。
《锦瑟》就是这样的一首诗,它几乎是不可翻译的,但是他所写下的诗句却能成为每个人心中不同的具象图画,在看似晦涩的典故中去感悟情绪,在追忆往昔年华的回忆里体味人生。
先主刘备中道崩殂,诸葛亮留下了《出师表》的千古名篇:“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宋代词人苏东坡的妻子早亡,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尽显露诗人的哀思之情;
柳永科举落榜,失意不满,只好“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其落魄无奈虽然难免,但一句“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也尽显其风流不羁的狂傲。
……
失意是每个人都难免的人生际遇,可是当我们身处其中,常常是一片惘然,不知如何应对,有时走不出悲伤,自怨自艾,可是在多年后的追忆中,却总能看得更明白,想得更透彻。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一句适用于有着不同复杂心态的老年人,也旨在提醒很多风华正茂的青年,不要再当时“惘然”,留待未来再去“追忆”,而是要把握现在,趁着一切还都为时未晚。
【佳句背囊,不一样的李商隐】
陶渊明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与“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陶渊明的诗句更加直白,而李商隐写的更为含蓄隽永,给人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
唐朝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句无论是在意境上和本诗有相似之妙,也是难得的千古佳句,不过元稹所写主要是为了悼念亡妻韦丛,虽用词新鲜隽永,但用意相对明确。
而李商隐的这首《锦瑟》,笔法晦涩含蓄,并无明确的叙事和表述,但仔细品读下来却又意趣无穷,给人一种“尽在不言中”的诗意风雅。李商隐的写诗风格在古诗盛行的大唐都是非常罕有的,他自成一派,重情绪的舒展而轻叙事的真实,重意象的描绘而非直抒胸臆,真有“诗中之魂”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