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0年,白起统帅的秦军与赵括统帅的赵军在长平决战,结果秦军取得了巨大胜利,赵国损失四十五万军民,实力被大大地削弱,为秦完成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因此,在长平之战胜利后,白起建议分兵三路,扩大战果:一路由王龁率领,攻占赵国武安、皮牢;一路由司马梗率领,挥师北上,夺取太原,占据上党地区;一路由白起亲自统帅,攻打赵国首都邯郸,准备一举灭亡赵国。
秦军东取武安、北占太原时,韩国、赵国都异常恐惧。两国于是合谋,派苏秦的弟弟苏代携带重金赴秦,游说秦丞相范雎。
苏代对范雎说:“赵国一亡,秦王便可以称王天下了;那时武安君白起将位列三公高位,您能甘心在他之下吗?即使不愿意屈居其下,也不得不如此了。秦国曾攻击韩国,围攻邢丘,困死上党,上党的百姓反而都去投奔赵国,天下人不愿做秦国的臣民,由来已久。现在把赵国灭亡了,北部地区的人逃到燕国,东部地区的人奔往齐国,南部地区的人流入韩国、魏国,你们能控制的老百姓就没有几个人了。你们不如乘势割去赵国的一些领土,就此罢手,不要让白起独享大功。”
范雎被苏代说服,以“秦兵劳”为由建议秦昭襄王接受议和,秦昭襄王采纳了范雎的意见,允许韩国割垣雍,赵国割六城,达成和议,于公元前259年一月下令罢兵。白起得知此事,遂与范雎产生矛盾。
公元前259年九月,秦昭襄王派王陵再次率军征伐赵国。白起因病,不能前去。
次年正月,王陵几次进攻邯郸失利,损兵折将仍不能胜。这时白起已经病愈,秦昭襄王想派他去替代王陵。白起却说:“邯郸实在是不容易攻下的,而且诸侯救兵一天便可到达。那些国家对秦国的怨恨已经积蓄很久了。秦国虽然在长平一战大获全胜,但自己士兵也死亡过半,国内空虚,再长途跋涉去远攻别人的国都,这时如果赵国在内抵抗,各国在外围进攻,秦军必然大败。”
秦昭襄王见亲自下命令不行,又让范睢去劝说白起。白起始终以病坚决推辞,不肯前去,秦昭襄王只好改派王龁代替王陵统率部队。王龁率秦军围攻邯郸,也未能攻下,反而还被信陵君所率领的诸侯联军打败,损失惨重。白起获知前线战况,说:“大王不听我的建议,现在如何?”
秦昭襄王听到此话,恼羞成怒,强令白起前去统兵,白起又称病重,不肯起身。秦昭襄王于是罢免白起的官爵,贬为士兵,把他迁到阴密。
十二月,秦昭襄王调动更多士兵驻扎在汾城旁,被贬为士兵的白起因病,未能出征。此时,由魏国信陵君率领的各国援军向秦军发动进攻,秦军几次败退,告急使者往返于秦国。
战场上的失利令秦昭襄王更加羞恼,于是派人驱赶白起,不让他再滞留在咸阳城中。
白起离开咸阳后,秦昭襄王又与范雎等人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于是便派使者赐剑命白起自刎。
白起举剑自刎时,仰天长叹曰:“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过了好一会儿,又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却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说完自杀。
白起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统帅,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担任秦国将领三十多年,指挥过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等重大战役,一生攻城七十余座,歼灭近百万敌军,未尝败绩,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封武安君。尤其是长平之战,白起一举歼灭赵军四十五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故毛主席说:“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赫赫的杰出统帅,却被秦昭襄王赐死了,实在可惜。那么,秦昭襄王该不该赐死战神白起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另外一个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大变法家商鞅,原称公孙鞅,是卫国宗族旁支后裔,喜好法家刑名之学,曾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做事。
公叔痤深知商鞅有才干,但还未来得及推荐,就重病不起。
魏惠王前来看望公叔痤,问道:“您如果不幸去世,国家大事如何来处置?”公叔痤说:“我手下任中庶子之职的公孙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国君把国家交给他来治理!”魏惠王听罢默然不语。
公叔痤又说:“如果国君您不采纳我的建议而重用公孙鞅,那就要杀掉他,不要让他到别的国家去。”
魏惠王许诺后告辞而去,对左右近臣说:“公叔痤病入膏肓,真是太可怜了。他先让我把国家交给公孙鞅去治理,一会儿又劝我杀了他,岂不是糊涂了吗?”
也就是说,魏惠王后来既没有重用公孙鞅,也没有杀死公孙鞅,而是任由公孙鞅去了秦国。结果,公孙鞅在秦国受到秦孝公重用,令其主持变法,帮助秦国迅速强盛起来。
公元前353年,田忌采用孙膑围魏救赵之计,在桂陵之战中打败魏军。公元前341年,田忌和孙膑在马陵之战中再次打败魏军,迫使魏将庞涓自杀,令魏国实力大幅受损。
公孙鞅见时机已到,便向秦孝公提出建议说:“秦国与魏国的关系,譬如人有心腹大患,不是魏国吞并秦国,就是秦国攻占魏国。为什么呢?魏国东面是险厄山岭,建都于安邑城,与秦国以黄河为界,独享崤山以东的地利。它强盛时便向西侵入秦国,窘困时便向东收缩自保。现在秦国在您的贤明领导下,国势渐强;而魏国去年大败于齐国,各国都背弃了与它的盟约,我们可以乘此时攻伐魏国。魏国无法抵抗,只能向东迁徙。那时秦国据有黄河、崤山的险要,向东可以制服各诸侯国,就奠定了称王称霸的宏伟大业。”
秦孝公听从了公孙鞅的建议,于公元前340年派公孙鞅率兵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昂为将军前来抵抗。
两军对垒,公孙鞅派人送信给公子昂,写道:“当年我与公子您交情很好,现在都成为两军大将,不忍心互相攻杀。我们可以见面互相起誓结盟,畅饮之后罢兵回国,以使秦国、魏国的百姓安心。”公子昂信以为真,便前来赴会。两方盟誓已毕,正饮酒时,公孙鞅事先埋伏下的甲士冲出来,俘虏了公子昂,又乘势攻击魏军,使其大败。
魏惠王闻知败讯,十分惊恐,派人向秦国献出河西一带的地方以求和。此后,魏惠王只好离开安邑,迁都到大梁,并叹息说:“我真后悔当年不听公叔痤的话杀掉公孙鞅!”
我们提起这件事,目的是为了说明秦昭襄王为何要赐死白起的问题。
商鞅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魏惠王既未能采纳公叔痤的建议重用商鞅,又没有听从公叔痤的建议杀死商鞅,任由商鞅去了秦国,最后悔恨不已,只能空叹“我真后悔当年不听公叔痤的话杀掉公孙鞅”。
与商鞅一样,白起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旷世奇才,但白起后来一再拒绝领兵攻打邯郸,这在秦昭襄王看来,白起已经不能为己所用。
一个不能为己所用的旷世奇才,自然不能让他活着离开。因为魏惠王对待商鞅的问题就是前车之鉴,秦昭襄王肯定不愿意学魏惠王,最后也是空叹“我真后悔当初没有杀了白起”,因此,他最后才会下定决心赐死白起。
从这个角度来看,秦昭襄王赐死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战神白起,似乎也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