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 庄子讲故事,为何“无用之用”
庄子特别喜欢和擅长用讲故事的方式,阐述自己对道的理解。在《庄子内篇·人间世》中,庄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名石的木匠前往齐国,路过曲辕时,看到一棵硕大无比的栎树,其树冠足以遮盖数千头牛在树下乘凉,其树身也有百围那么粗,光是单枝树干就可达营造独木舟的体量。前来观赏瞻仰的人如同赶集,视为神树。而石木匠却不屑一顾,继续赶路。随行弟子很是不解,这么难得一见的好材料,为什么师父不欣赏而急于赶路呢?石木匠对弟子解释:“栎树其实是一种什么器物都做不成的树木,如果做舟船则容易沉没,如果做棺椁则容易腐朽,如果做家具则不耐用……这是一种无用之材。也正是无用,所以它才如此长寿,如此高大,没有什么神秘,不值得一看。”
后来,那棵栎树给石木匠托了个梦,梦中言道:“你能用什么和我比呢,难道用你们认为的可用之材吗?你们所称道的柤梨橘柚等果蔬之木,果实熟了被人们强行夺去,这不仅受到屈辱,大的枝干还被折断了,小的枝干也受到摧残,这都是你们认为有用而害苦了它们,往往等不到寿终就夭折了,其它被你们认为有用之材的树木,也照样逃脱不了这个下场。而我为了达到无所可用的境界,已经努力了很久了,中途也多次差点被你们给害死,现在,我终于如愿以偿,因无用而享天年,世俗还认为我是神树,供养瞻拜,难道这不是大用吗?”
故事至此,答案似乎很明确,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其无用之用也”。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认为:儒家是从正面阐述人生的道理,而道家则是从反面去启发。
庄子“无用之用”的启发,起码有两层意思:一、“有用”,是一种直接的功利。果蔬之木、成材之木能满足人们的饮食起居需求,所以有用,它解决了人们的生存问题;二、“有用”与“无用”是相对并可以转化的。看似无任何功利可言的栎树,不仅自己可享天年,还给人们带来了荫庇和精神上的寄托,它解决人们的生活质量问题。如此,何为有用、何为无用,已一目了然。
在庄子这则寓言里,功利更多地表现为眼前物质上的功效和利益,但是,庄子并不是全然反对“急功近利”,只是希望我们要摒弃世俗观念,不要只顾眼前功利而忽视那些“无用之用”,故,庄子将无用之用称之为“大用”。
正如我们读书,有些人只读有用的专业书籍,或埋头于苦干之中,甚少“浪费时间”去读所谓“无用”的书,为的是找一份好的工作,为的是赚取更多的钱,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而有些人更愿意花一点时间,去读一些与专业或职业无关的书,如唐诗宋词、经典小说,又或是用好原料熬成的“心灵鸡汤”,这就是一种修养,是潜移默化的人格品性的提升。其实,做人与做事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好的修养和品性者,难成大事也。所以,读一点“无用”的书、做一会“无用”之人,乃明智之举,是为“大用”。
当然,庄子所说的“大用”是“有用的无用”,而不是“无用的无用”。这绝对不是笔者故作玄乎,因为庄子的观点就是如此,佶屈聱牙、精深难懂。
庄子在《庄子外篇·山木》篇中,继续喋喋不休地向世人讲述着他关于“有用”与“无用”的故事:
庄子从山中路过,看见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但伐木的人走近大树却没有砍伐的意思,问其原因,伐木的人认为此树没有利用价值。于是庄子对随行学生说:“因为这棵树不材,所以得以享尽天年,这是‘无用’的好处啊!”
出山后,庄子投宿于老朋友家中。为了招呼远道而来的老友,主人命仆人杀鹅款待,仆人犯难:“有两只鹅,一只会打鸣,一只不会打鸣,到底杀哪只呢?”“杀不会打鸣的。”主人不假思索答道。
第二天,学生终于憋不住了,困惑不解地问庄子:“山中所见那棵大树,由于没有利用价值而享尽天年;而主人家那只不会打鸣的鹅,却是因为没有利用价值(不能看家护院)而被杀了。不知老师如何看待材(有用)与不材(无用)的问题呢?”
庄子坦然笑道:“我将选择有用与无用之间。处于有用与无用之间、似有用似无用的做法,难免会受其拘束所累。但假如能顺应自然(道心之德),自由而为就不一样了。没有赞誉和诋毁,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随时势的变化而变化,不固执僵化;时而进取,时而退守,万事以中和为原则,优游自得地生存在万物的本来状态。能做到既合同外物又不被外物所控制的话,又怎会受外物拘束所累呢?”
树,因“无用”而尽享天年;鹅,因“无用”而中途夭折。看来庄子并不执着“有用”或“无用”,因为它们之间是可以转化的,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顺应自然,“与时俱化(庄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