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花间词”,曾有人这样评价:当属韦庄、温飞卿两个人所写最具温柔婉约韵味。而温飞卿的词,又被评为“骨秀”诗骨清奇;韦庄的词,则被评为“句秀”,词句精美秀丽。
作为韦应物的四世孙,韦庄的才华当是不输于韦应物的。到了韦庄一代,已经家道中落。因为科举不第,他只好四处游历,江南、洛阳、长安……四处都有他的足迹。少年意气,磊落不羁,在游历的过程中,韦庄写下了很多关于风物人情、少年岁月的诗词篇章。
翻阅韦庄的诗词,不乏忧国忧民之作,因为经历了黄巢起义,他的诗文里很多描绘了唐朝末年的动乱岁月,写出了感时伤怀之意。但是比较而言,依然是所作的“花间词”文学成就更高。不论是写江南春色的迷离景致,还是男女情爱的情致缠绵离愁别恨,这些词作大多意象鲜明,词风婉约秀丽。
比如这首《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是韦庄晚年回忆江南景致与少年生活时所作,将少年事写得香软而绮丽,句句香艳却不污: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少年人的磊落潇洒,倚红偎翠的风流生活,都被韦庄迷离缠绵的笔调尽数勾勒,虽然没有大篇幅的着墨江南景致,可是江南的美好生活,诗人在江南的美好华年已经在短短几句诗词中跃然纸上。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诗人写到居住在江南的时光,却说“如今”才忆起它的美好,回忆起当年啊,正是少年风流,狂放恣肆的年月。仅仅“春衫薄”三字,便将年少的形象写的生动传神。
当时诗人韦庄在江南游历,心中并不觉得“人人尽说江南好”的温柔水乡有什么不同,可是后来,当他离开了江南,到了蜀中一带游历,反而觉出在江南的种种好处,怀念起在江南的美好时光。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那少年人打马斜桥边路过,江南的秦楼楚馆之中,千娇百媚的红颜都倚楼而望,为诗人的英姿倾倒,向他挥摆红袖。
究竟是怎样英俊潇洒的少年男子,才有这样的魅力?诗人只用一个“倚斜桥”,便将英姿少年的风流神态流于笔尖。而那满楼倾心的红颜也从侧面印证了少年的风流意气,令人怀念。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江南的温香软玉、红巾翠袖,她们的闺阁屏障曲折,是“我”醉入花丛的归宿啊!这样狂浪不羁的风流岁月,如何能不让人怀念呢?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如此美好的江南生活,如此温柔美丽的江南红颜,美景如画,欢宴游乐好不快活!当初,却都没令“我”动心。如今才回味出江南生活的恣意况味呀,末尾一句,大有惋惜之意,从而体现出对江南欢乐的无限追忆。
全词语意清新秀美,将少年事写得香软而绮丽,句香艳却不污。通篇彰显着“花间派”的婉转柔美,但也有韦庄个人爱国与决然的特色。
在词句末尾处,虽然“花枝”代指令诗人钟情的女子,如果如今能见到令“我”醉心动容的红颜,即使成了白头老翁,“我”也绝不想回来。表面写“我”对江南的怀念,实则此时唐朝已经灭亡,韦庄虽未曾做高官,却终其一生所维护的大唐统治,土崩瓦解。
诗人已经无处归家,所以末尾一句“誓不归”其实包含着诗人对国破家亡的哀痛,无望回家的沉痛决然。
回头看韦庄的一生,少年疏狂磊落,为官正直清明。一片赤子之心,就如他笔下感情真挚的诗句一样,真切动人。
编辑:张圣平
摇摇晃晃,晃晃摇摇。品味云端,坠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