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的时候河水中随处可见鱼或者青蛙,有时候走在路上能够见到蛇或者刺猬,那时候每次在田里耕种,把土翻过来也经常有蚯蚓。我把蚯蚓放回土里,它在地底下来回地蠕动,像是土地的一根血管。但是现在这些都见不到了,我们耕地时经常被翻出来的是塑料,蚯蚓已经找不到了。
那些小动物在一个普通的村落已经消失了,河中也没有了蝌蚪,多的是农药瓶子或是其他废弃物。
那些熟悉的动物呢?
日本的朱鹮
在2020年4月20日有一条并不惹人注意的新闻,被称为“保护朱鹮第一人”的日本老人村本义雄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年轻友人的信,信中的内容是生日祝福与疫情期间的慰问。
朱鹮
这年是他95岁的生日,他与这位年轻的朋友相识于此前在中国的一次朱鹮保护活动。这位老人在收到信时满脸笑容的说:
“这就是朱鹮带来的缘分,是我生命的洗礼。”
1998年11月,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日本,向日本赠送了两只人工繁殖的中国朱鹮。
平成七年,昭和七十年(1995年)日本的朱鹮彻底的灭绝。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村本义雄为朱鹮付出了大半辈子的心血,但是自然的惩罚还是让朱鹮走向了消亡。
他与朱鹮的故事被写入了纪实文学《朱鹮的遗言》之中。
那日,二十二只朱鹮沐浴着夕阳起舞的壮观景象,便是朱鹮的遗言吧。
朱鹮曾经是日本随处可见的一种鸟,它曾广泛的分布于日本各地,且数量众多,那时它的普遍程度就如同麻雀。这种鸟得名与其飞行时翅膀内侧的颜色有关,日本人把这称为“朱鹮色”,那是一种浅粉中略带朱红的典雅的色彩。
在日本江户时代,德国医生西博尔德将朱鹮的标本带到欧洲。1871年大英博物馆的格雷将朱鹮命名为“Nipponianippon”,“Nippon”在日语中是日本的意思,所以这个拉丁文书写的学名的意思是“象征日本这个国家的鸟”。
根据格雷的分类,朱鹮是极其珍贵的“一属一种”,像人类、银杏都属于一属一种。
消失的颜色
旭日初升,晨曦惊梦山谷。
白羽翻飞,一鸟翩跹而至。
义雄第一次见到朱鹮是在他二十八岁那年,在他的故乡佐渡。在他开始了解朱鹮的时候却发现人们对朱鹮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这种曾经随处可见的鸟,不仅是当时的人们连学界也对它如此陌生,人们不仅对它们的捕食没有研究,更是连这种鸟的雌雄都不知道。
朱鹮的性别无法从外观上识别
在义雄关注朱鹮的时候,这种鸟在佐渡仅剩下二十多只,整个日本在当时只有佐渡发现了朱鹮。根据某种观点,一旦生物的数量跌破一百,那么这个物种将难逃灭绝的命运。
美丽的朱鹮色一直在义雄心中萦绕,从小就喜爱鸟类的义雄决心为朱鹮开始奔波,上过战场的义雄懂得生命的宝贵,他一定不能让一种生命从自己眼前消失。
义雄一生的实践,对我们当下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义雄通过观察发现,朱鹮是一种特殊的能变色的鸟
为了让这种美丽的鸟重回田埂之上,义雄开始收集鸟粪,这个习惯一直到朱鹮在日本本土灭绝。这个看似毫无道理的行为却为今后朱鹮的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义雄通过对鸟粪的分析逐渐的摸清了朱鹮的饮食,对于濒危物种来说,食物是它们最重要的生存基础。事实上后来我们会发现物种的灭绝可以从食物上看到很多的原因。
正是因为义雄对鸟粪的研究,在后来的保护工作中他们才能够进行对症下药的食物投喂。而濒危物种基本都是对食物要求很高的生物。
一只在进食的熊猫
于是接下来就是让人们意识到朱鹮保护工作的紧迫。有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就是,人们往往在不知道这是濒危物种或保护动物的情况下捕捉,因为当地的濒危物种连当地人也是一无所知。所以义雄他们组建“爱护会”等组织,开始设立宣传板,他们拍下朱鹮的影视资料进行宣传,甚至朱鹮与义雄也作为课文内容出现在了当地的小学教育中。后来我们可以看到,在对朱鹮的一系列问题上,佐渡人万众一心,他们都想再次看到这种美丽的鸟,朱鹮也被高票选举为佐渡的县鸟,这是当时日本的第一个“县鸟”。
佐渡
至于后来的设置禁猎区等等措施也都是建立在以上两项工作的基础之上。
他们希望美丽的朱鹮色重新出现在日本,朱鹮是一种象征日本的鸟。
自然的警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现代化的建设如火如荼,私家车开始普及,1964年举办东京奥运会,新干线和一系列高速公路的建设加速,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但是这个时候还有一件大事,国际鸟类保护会议在东京召开。不得不说这几件事的交汇含义深刻。
现代化的建设导致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原始的自然景观开始被开发,人们在物质生活飞速发展的年代没有顾得上那些被称为“动物”的朋友,甚至我们可以说,那时的发展是以牺牲它们和它们的家园为代价的。
日本钢铁工业
整个佐渡勠力同心,但是美丽的朱鹮色并没有再次让日本的天空明亮。朱鹮的数量一直在下降,这个物种岌岌可危。
1966年,两只朱鹮的死亡引起了义雄的注意,就像上文所说的,朱鹮的灭绝很大程度上是食物的原因:
它们的内脏中检测出大量有机水印。很明显,有机水印来自田里的农药。
工业繁荣的同时,农业也蓬勃发展,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农药被大量的使用,这些过量的农药不仅污染土地,它们还造成了生物的消亡。
农药的使用
在我的记忆中,泥鳅与刺猬的消失,就是在农药被广泛应用的那个时期。
但是农药运用危害的不仅是朱鹮,农药的背后更是是环境与生态的问题,保护鸟类不单单是鸟类的问题,它背后所揭示的依然是生态环境问题。
农药的过量使用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原本的生态遭到破坏,更严重的是农药会污染地下水,这些水是整个自然界的血液,人类也靠此生存。
这让我想到了同样是日本的五六十年代,日本出现了“四大公害病”——水俣病、痛痛病、哮喘、新潟水俣病。其中水俣病作为反面教材还出现在了我们的中学课本之中,水俣病是因为汞污染。
新潟水俣病
工业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开始出现了,它们开始让我们认识到物种的大规模灭绝不是一个正常现象,是自然本身出了问题。
朱鹮更像是大自然的信使,像那个传递消息而死的马拉松,但是朱鹮带来的却是自然的警示。
朱鹮的遗言
众人仰望,明亮的朱鹮色,点映在降雪前灰色的天空里。
啊!真美。啊,再见。
春雄感慨道。朱鹮飞向小佐渡山脉,消失在北方的天空里。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回来吧。
日本的朱鹮与我们作别了,联系日本那几十年的发展,它好像要告诉我们:“慈爱生命,因为你们也是生命,自然的警示不是让你们偏爱我们,而是爱护你们人类自己。”
环境永远不是发展的绊脚石,相反它是指明发展方向的一个路标。我们与环境的问题就像人与家的关系,没有人想让家中更糟,所有人都想要家中布置的很好,人在家中能够感到安逸,家为人提供一个依靠。
《朱鹮的遗言》所告诉我们的是审视我们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不单纯是去保护动物。这样一个转变其实是很大的不同,因为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代人的努力,他们对动物的大力保护反而在后期造成了灾难。因为在人们处理不好与自然的关系时,这些保护更多的成为了人们所要寻找的“新闻价值”。
最后几只野生朱鹮不再孵化幼鸟,因为过多的人类活动打扰到了它们,它们需要的是尊重而不是聚光灯。
1995年日本的朱鹮灭绝,它向我们传递的不仅是一个噩耗,更是一个嘱托。
今天的我们
当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时,中国传来爆炸性的消息:中国境内发现七只野生朱鹮。
1996年中国的朱鹮已经超过八十只。这时距离朱鹮的发现刚刚过去十五年。
我们应该庆幸,环境问题已经被我们认识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只是一个提议,这更是一个真理。
一只展翅的朱鹮
在我上高中时有一天我发现了夜晚的星星,这是是个多年我再一次看到这么多的星星,因为之前的工业生产和一些其他原因导致了夜晚经常是灰暗的。
2012年4月22日,时隔三十六年,在日本的自然界又诞生了小朱鹮。技术的发展能让我们做到人工繁殖,但是自然界诞生的朱鹮才能证明我们不是在自欺欺人。
人与自然的观念不应该仅仅被写在标语上,它应该更多的出现在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