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笔下的美食,是你隔着手机屏幕都能感受到的“色香味俱全”。“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的端午节鸭蛋,被隆重写进语文课本里,成为了无数人对高邮美食最初的记忆。汪曾祺擅长写美食,立意却不限于美食,它们折射着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流露着“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的人文关怀。
《黄油烙饼》是汪曾祺众多短篇小说中看似不起眼的存在,它写于那个特殊的年代,细读之下却寄托着作者汹涌的情感与反思。汪曾祺以美食为名,讲述了一个家族三代人在生活中的挣扎、希望与心酸。
黄油烙饼
与奶奶一起生活的七岁小男孩萧胜,目睹着村里的食堂一步步走向贫乏,奶奶的身体逐渐垮掉的过程。刚开始,汪曾祺用贯口报菜名般的干脆,写下了一连串让人垂涎的美食:
白面馒头,大烙饼,卤虾酱炒豆腐、闷茄子,猪头肉!
轻快的语言加之对食堂白帽子大厨生动的行为描写,汪曾祺让我们透过孩童的视角看到美食给人带来的希望。到后来,食堂的食物越来越少,带糠的小米面饼子、有碴的玉米面饼子都成了奢侈品。
掺假的饼子不好吃,可是萧胜还是吃得挺香。他饿。
汪曾祺画作
在大人的关照下,孩子总是后知后觉的,年事已高的奶奶犯了气喘,让年景显得愈发艰难。所幸有远房的父亲送来的土豆、口蘑和黄油,日子才得以有一丝喘息的余地。然而命运的手掌难以摆脱,奶奶终究没有熬过春天,直到生命的尽头,她也没有打开过那两瓶黄油。
与父母一同生活的日子总是充满快乐,而快乐总是短暂。当饥饿再次来袭,年幼的萧胜终于看懂了死亡:
他现在知道,奶奶是饿死的。人不是一下饿死的,是慢慢地饿死的。
汪曾祺画作
南食堂的 “三级干部会”上,美食的宴席轰轰烈烈,而北食堂的人们只能通过味道辨认食物的痕迹,其中的“黄油烙饼”萧胜连闻都没闻过,结尾处,黄油烙饼终于登场,母亲开启了奶奶留下的黄油,当期待已久的美食终于摆在面前,作为读者的我们与主人公一样,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吃吧,儿子,别问了。”
萧胜吃了两口,真好吃。他忽然咧开嘴痛哭起来,高叫了一声:“奶奶!”
汪曾祺家世优越,是当地有名的富户,除了药店布店还有颇多田产,童年时汪曾祺从没尝过挨饿的滋味。青年时远赴昆明西南联大求学,中年被下放农村劳动,几十年的困境赋予他沉默的习惯与举重若轻的性格。当曙光再次降临,他并没有高声疾呼,而是以一张平凡的的“黄油烙饼”,用质朴而真挚的故事语言诉说着沉积已久的委屈与心酸。
萧胜一边流着一串一串的眼泪,一边吃黄油烙饼。他的眼泪流进了嘴里。黄油烙饼是甜的,眼泪是咸的。
没有在美食面前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汪曾祺生来敏感通透,他何尝不知道时代洪流中个体命运的渺小与无力,回望坎坷的人生路,再次提笔,汪曾祺所念及的不过是奶奶留下的两瓶黄油,与生的希望。
汪曾祺画作
www.dushu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