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青年 封面人物(26)
孟凡莹:是护士,也是灵魂画手
文/本刊实习记者 于丹
2020年1月27日,黑龙江首批援鄂医疗队137名医务人员紧急驰援武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以下简称“医大四院”)呼吸科护士、内科第四支部团支书孟凡莹是其中之一。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护士、内科第四支部团支书 孟凡莹
在武汉治病救人之余,这位出生于1989年爱画画的东北姑娘,利用闲暇时分,在3米长的卷纸上绘制了黑龙江赴武汉医疗队群像,记录下白衣英雄的生活掠影。
孟凡莹创作的黑龙江援鄂医疗队肖像画(局部)
这一创作发布后立刻走红网络,而孟凡莹不以为傲,跟《中国青年》杂志记者笑言:“别人画画有画感,在我这里就是抽象派了。”
“有时我经常在想,是不是我们来晚了”
没有太多豪言壮语,孟凡莹戏说自己报名援鄂是“先斩后奏”。
“就想为国家做些贡献,作为医护人员,这是我们职责所在。”
因为担心家人不同意,报名以后,孟凡莹先给二伯打了电话,希望他能帮着自己做好全家人的思想工作。二伯在铁路部门工作,是党内干部。
“家里人很支持我做这件事情,唯一有些舍不得的是我的奶奶。”
报名后的次日是1月27日,孟凡莹前往武汉,跟随所在医疗队对口支援武汉协和西院,她本人也担负起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的救治。
在她照顾的病患中,有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阿姨,曾经给孟凡莹很多信心。
“那位阿姨说她经历过人生最黑暗、最低谷的时刻,丈夫离她而去,自己求医无门,但因为我们来了,给了她所有的希望,她必须得让自己健康地活着。”
在援鄂医疗队到来之前,也是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刻,新冠肺炎患者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对此,孟凡莹感触颇深:“与平时的工作相比,这里最大的区别就是病人更需要关怀。危重症病患无法用语言表达,你只能根据他的肢体语言去判断诉求,就像照顾一两岁的孩子。医者父母心,这句话我感受很深刻,别无他想,就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治好他们。有时我都在想,我们是不是来晚了?”
孟凡莹(右起第二)在病房内与患者合影。因为穿上防护服会显胖,她有一个可爱的别称“小熊”
随着湖北解封,医疗队归期渐近,再谈初入武汉的场景,这个乐观向上的东北姑娘沉默了片刻,说也曾经害怕过,因为不知道面临的状态是什么样子,“那时候开玩笑说能活着回去就行”。
很多出院患者,并不能认出穿着厚厚隔离服、精心照顾他们的每位医护人员。
“是,迄今为止可能都不知道我是谁,但是没关系,只要他们出院了,我们就开心。回顾站在一线的日子,所有拼搏和感动汇聚为‘此生不枉入华夏’。”
医疗队的“灵魂画手”
在采访过程中,孟凡莹常常感叹,来到武汉近两个月,与医疗队成员、武汉这座城市亲密相处,已经有一种“家”的感觉。
医生就像是家长,穿上防护服带给患者希望,消化自己内心的层层压力。
“病毒的未知是一种压力,病患的突然增加又是另一种压力。不过,东北人似乎自带喜感,即使工作压力再大,只要不说,别人其实是看不出来的。”
这个活泼可爱的姑娘,在病房会有各种各样的外号,其中有一个是“灵魂画手”。
最初是为了解压,孟凡莹开始尝试创作医疗队队员们的肖像画。
如果每一位战友,都单独画在一张纸上,就无法把所有人的形象连接在一起,失去了团结性和连贯性。
某天,孟凡莹在抖音上看见有人在隔离期间创作的卷纸画,索性自己也在卷纸上创作,“虽然纸张不是很合适,但是可以把30个人连在一起,就像一张全家福。”
绘画的所有素材,都来自同行队友的微信和朋友圈,她画了第一个人物,灵感奔涌,一发不可收拾,竟然把同在医疗队支援的“医大四院”30名同事全画出来了。
孟凡莹创作的黑龙江援鄂医疗队肖像画(局部)
孟凡莹创作的黑龙江援鄂医疗队肖像画(局部)
“很多照片特别难找,有的是放大了集体照,后期会参考大家的微信头像。画画的时候,脑海里就像在过电影。”孟凡莹说道,“有一张队友跟妈妈在一起的照片,看到的时候,我觉得她一定会很想家。”
创作完成后,这幅画被同一科室的同事看到,又惊讶又感动,随后将这幅“长卷”从头到尾录了一条抖音,发到了微信群中。
“看到自己的画完成以后,我哭了,眼泪里有很多的情感。我们是共战病毒的战友,更是患难与共的亲人……大家看到全家福后也很惊喜,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形容。”
孟凡莹自制的抖音视频
如果疫情完全结束,孟凡莹希望跟家人坐在一起说说话,或者和医疗队的137位战友再次聚会,回顾一下这段彼此性命相托的时光,还想画一画武汉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等等:“这次可以用好点的纸了,有好的画就装裱起来留作纪念。”
国家有需要,我们就会义无反顾
2020年3月31日,孟凡莹所在的医疗队启程返回黑龙江。
离开武汉之前,这位爱画画的白衣天使与同事将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圣•索菲亚教堂手绘在防护服上,并将这份特殊的礼物,送给了武汉志愿者中一位患有自闭症的孩子。
离开武汉前,孟凡莹(左一)与同事将哈尔滨标志性建筑手绘在防护服上,送给了武汉志愿者中一位患有自闭症的孩子
“施”比“受”幸福,这也是孟凡莹在武汉的感动之一。
但也有心碎的时刻。援鄂期间,孟凡莹得知奶奶突然离世,至今仍不能置信。
“我是奶奶带大的,想过无数次和奶奶分别的场景,但唯一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别离。有些纪念奖章和证书已经发放到我们手中,我无数次想过要把这些给奶奶看,让她以我为荣……但是这已经成为遗憾了。有时自己安慰自己,武汉那么多人经历着生离死别,自己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吧。”
面对国家与亲情的抉择,孟凡莹如此诠释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职责坚守。
“自古忠孝难两全。我出发的时候,奶奶就站在家门口眼巴巴看着我,这就是最后一面。只要病人们都好起来,我心里的自责就会减轻一些。我在武汉越努力,奶奶在另一个世界越欣慰。现在病人出院,我们圆满完成任务。”
回想起这段医疗经历,作为共青团员,孟凡莹对担当与信仰的感受更加深刻。
“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习总书记在百忙之中,给支援武汉的‘90后’党员回信,我看到后特别感动。疫情就是命令,我们奋斗在医疗前线,与武汉人民肩并肩,与中国人民携手抗击疫情,必须努力奋斗。我们有责任冲锋在前,有义务为国家做出贡献。武汉的樱花如期而至,我们用双手送给国家一个健康的武汉。今后我们会紧跟党的步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国家有需要,我们就会义无反顾。”
在武汉的疫情即将褪去时,孟凡莹在樱花树下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