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第20章 孔孟之间的两环

千百年来,老百姓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至圣孔子逝世时七十三岁,亚圣孟子是在八十四岁时辞世的。

孔孟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不可动摇的地位,他们自然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孟子并非孔子的学生,事实情况是这样的:孟子是子思(孔子之孙)门人的学生,子思曾受教于曾参(门人尊称为曾子),而曾参是孔子的主要门徒之一。

作为孔孟之间的两环,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曾子和子思。

曾参字子舆,是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以修身和孝行著称,又颇多著述,是一位很有名的儒家大师。身后被尊为“宗圣”。

曾参相传为夏朝少康子曲烈的后裔,是孔子早期学生曾点的儿子,也就是说他们父子都是孔老夫子的门徒。曾参年轻时,家族已经衰败,为维持生计,他跟母亲一道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过着“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清贫生活。曾参是在孔子周游列国时投到老师门下的,他性情沉静,忠诚老实,谦恭勤谨,有大丈夫之勇,深得孔子喜爱。由于有了孔子的悉心教授,而曾参自己也勤奋学习、严格修身,所以他很快就成了一个博学多才,学有所成的人。

那时,曾参的父母还在世,为了养家,他去莒国当了一个“得粟三秉”的官。这期间,曾参收徒讲学,弟子也达七十多人,后来成为大军事家的吴起就是其中之一。父母死后,他南游楚国,也做过“尊官”。然而后来还是告别了政坛。齐国、楚国、晋国分别想迎他为“相”、“令尹”、“上卿”,他一概不就任,而专心致力于钻研学业,传授弟子,终成一代儒学大师。更为难得的是,他一生中还撰有《孝经》、《曾子》、《大学》等多种著作,是孔门弟子中著述最丰的一个。

孝行在曾参的思想和行为中始终占着最突出的地位,他本人也是“二十四孝”之一,“啮指心痛”讲的就是他的故事——曾参这个孝子服侍母亲的孝敬之心达到了极点。一次,曾参在山中砍柴,家里有客人来到,其母不知道该怎么办,盼望儿子早点回来,但曾参还是没有回来。于是她就咬自己的指头,曾参忽然心痛,就马上背柴归家,跪在母亲前面,询问缘由。母说:“有客人突然来到,我咬指头让你感悟。”

民间还流传着曾参杀猪的诚信故事:曾参的妻子原来答应杀猪给儿子吃,后来又舍不得了,曾参斥责了妻子的不严肃态度,说:“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而后,杀猪以兑现前诺。

大家非常熟悉的“吾日三省吾身”也和曾参有关,那是《论语》记载的他的话语,就是说一个人每天都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对各种问题及时反省。

曾参的思想学说是比较丰富的,影响也很广,历代统治者赠他“太子少保”、“郕伯”、“郕侯”、“武城侯”、“郕国公”等谥号。元代至顺元年(1330年),更被封为“郕国宗圣公”,成为孔子弟子中仅有的“二圣”之一(另一圣为“复圣”颜回)。

子思,姓孔,名伋,是孔子之孙,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非常遗憾的是,子思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生伋,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据说他曾师事曾参,又据《孟子》中记载:子思曾被鲁缪公、费惠公尊为贤者,以师礼相待,但终未被起用。

《汉书·艺文志》曾著录《子思》二十三篇,可惜已经失传。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着重要地位,而《中庸》一篇亦为儒家心性理论的主要著作之一。

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论子思、孟轲之学,谓:“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韩非子在其《显学》篇中论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子思之儒”亦为其中一派。

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追封子思为“述圣公”,以后就称作“述圣”。

第21章 许穆夫人:挽救国家危亡的女诗人

公元前660年的一天,在许国通往卫国的大道上,几匹马正在飞奔前进。跑在最前面的马上坐着一个气质高贵,神情凝重的女子,她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随后的是她的几名侍女。

在许穆夫人一行刚刚经过的地方,十几匹马正在狂奔向前,骑在马上的都是许国的大臣。尽管他们快马加鞭,拼命追赶,但还是看不见许穆夫人的身影。

许穆夫人并不知道有人在追赶她们,这时萦绕在她脑际的只有她的故国卫国。但曾经风平浪静、鸟语花香的卫国,现在兵荒马乱,生民涂炭的卫国。

许穆夫人是卫国王室的女儿,不久前死于战乱的卫懿公是她的堂兄,而刚刚在危难之际即位的卫戴公是她的亲哥哥。忧国忧民的许穆夫人当初并不愿意嫁到许国来,她向往的地方是东方强大的齐国,因为她一直将自己的命运和卫国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希望通过联姻为卫国找到一个在关键时刻能够出手相助的盟国。然而,糊涂昏庸的卫惠公却理解不了或不想理解她的深谋远虑良苦用心,最终还是把她嫁到了国力弱小的许国。

在许国的日子里,许穆夫人无时无刻不在怀念自己的故国,她常常把殷切的思念写入诗歌,流传下来的有两首,一曰《竹竿》——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一曰《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牵,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在《泉水》一诗中,许穆夫人写到了卫国的好多地方,其中的“漕”就是位于黄河南岸的漕邑(今河南省滑县),也是她此行的目的地,因为南逃躲避狄人进攻的卫国王室正蜗居在那个地方。

黄昏时分,漕邑城外,刚刚抵达的许穆夫人和出城迎接的卫戴公在卫国臣子、当地百姓和北来难民的簇拥下正要进城时,远处传来了许国大臣们的喊声:“夫人——请——留步——!”

就在许穆夫人转身回头的瞬间,许国大臣们的马已经来到了她的面前。

许国大臣们下马之后,一个年老的臣子带头走近一步,深深一揖,道:“臣等奉许王陛下之命请夫人回许都!”

“我既然已经来了,暂时就不会回去了!”许穆夫人冷冷地说。

“先王之制曰:‘国君夫人,父母在,则归宁。没,则使大夫宁于兄弟。’难道夫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眼下正是卫国危急存亡之时,难道我不应该回来看看吗?你们回去吧,我现在必须留在这儿!”

许穆夫人说完,转身就要进城。

“扑通!”许国老臣忽然跪倒在地,他身后的许国大臣们也都跪了下去,他们异口同声地大声说道:“请夫人回归许都,否则我们长跪不起!”

见此情景,许穆夫人脸上的表情由凝重转为了悲愤,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怒火狂燃:“当初我决定救援卫国时,你们君臣就千方拦挡,万般阻挠,如今我不带许国一兵一将,只身归国,你们还要紧追不舍,苦苦相逼,这是不是太过分了!你回去转告许国君主,卫国一定能打败狄人,恢复故土,绝对不会让战火燃到国力弱小的许国境内,请他放宽心吧!”

当天夜里,许穆夫人就已经在和卫国君臣讨论抗敌复国之策了。第二天,许穆夫人立刻行动起来,她招来百姓四千余人,一边安家谋生,发展生产,一边整军习武,进行训练,时刻准备着上阵杀敌,收复失地。

不幸的是,另一场灾难又降临到了卫国人身上,他们刚刚拥立的卫戴公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尽管许穆夫人和全国百姓都在为他们的君主祈祷祝福,卫戴公还是怀着满腔遗憾撒手人寰,永远离去了……

伤痛过后,许穆夫人和卫国大臣们从齐国迎回了她的另一个哥哥公子殷,这就是历史上的卫文公。卫文公不负众望,在许穆夫人的辅助下励精图治,轻徭薄税,为复兴卫国而辛勤工作,日夜操劳。他布衣帛冠,粗食菜羹,早起晚息,扶安百姓,得到了举国上下的钦佩和赞扬。

齐国之行给了许穆夫人一个新的思路,她意识到要想更快地光复卫国,可以借助别国,特别是像齐国这样的大国的力量。可是,怎样才能打动各国君主,使他们愿意出兵相助呢?

智慧过人的许穆夫人略一思索便计上心头了。

深夜,漕邑驿馆之内,暂居此处的许穆夫人正在酝酿诗作。想起当初自己归国时所经历的一番曲折,想起许国君臣胆小怕事、不敢出兵的丑陋嘴脸,想起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哥哥卫戴公,想起正在遭受狄人铁蹄践踏的卫国百姓,我们的主人公不禁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于是,名扬后世的《载驰》一诗一气呵成: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而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而不臧,我思不。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樨且狂。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之后,许穆夫人以卫国公主、许国夫人的身份亲自走上了春秋之际的外交舞台。她千里迢迢,不辞辛劳地到各国访问,请求他们援助卫国,各国元首都被她的行动和诗歌所感动,许诺会在关键时刻助卫国一臂之力。当她见到当时的中国第一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时,齐桓公深深感佩于许穆夫人的坚毅精神和感人诗句,决定立刻出兵相助,扶卫攘夷,这既表现了齐桓公的胆略和魄力,同时也证明了许穆夫人年轻时在择偶上的眼光独到与精准。

齐桓公不但派自己的儿子无亏率士兵三千、战车三百辆前往卫国参战,而且还带去了牛、羊、猪、鸡、狗各三百。又以鱼轩相赠,兼三十匹绸缎,还有祭服和许多建筑材料。

其中的鱼轩是古代妇女乘坐的用鱼皮装饰的华贵车辆,应该是齐桓公特意送给许穆夫人的礼物。

宋、许等和卫国有姻亲关系的国家一见强大的齐国出兵助卫了,便也壮着胆子派兵参战。在多国部队的协同作战之下,狄人终于被打退了,卫国的失地顺利收复了。从此,卫国出现了转机,两年后,卫国在楚丘(今河南省滑县卫南坡)重建都城,恢复了它在诸侯国中的地位,一直延续了四百多年之久,甚至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改称皇帝之后仍然存在于豫北冀南的土地之上。

自然,这一切和许穆夫人为复兴卫国而奔走不懈是分不开的。

许穆夫人的《竹竿》、《泉水》、《载驰》等诗歌在当时即广为传诵,后来这三首诗被孔子收入在《诗经》中,得以一直流传到今天。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感震撼心扉,不忍释手。

第22章 被人利用的孔子

在著名导演胡玫执导,国际影星周润发主演的史诗电影《孔子》上映之际,笔者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为什么伟大?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之中为什么只有他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孔子的思想自然是他伟大的原因之一,但恐怕儒家思想也并不比道家、墨家、法家的思想丰富多少,深刻多少,他之所以伟大可能更多的是因为一个说起来并不光荣的事实——他被长期掌握着话语权的封建皇帝们利用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孔子教育人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他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虽然我们斥之为封建糟粕,但孔子的本意实际上是好的——他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希望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

封建皇帝们拿纲常来要求黎民百姓、文武群臣,而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却经常跳出这个圈子任着性子胡来,弄得自己皇帝不像皇帝,父亲不像父亲,丈夫不像丈夫,就是开创“开元盛世”的所谓一代明君唐玄宗都难逃此例——他信任奸诈小人李林甫、杨国忠,有失皇帝之明;他因听信谗言一日杀掉三子,有失父亲之慈;他纳儿媳为妃,且将“三千宠爱”集于杨贵妃一身,有失丈夫之德。

孔子要求人们将“仁义礼智信”作为重要的生活原则,这当然也是非常正确的,而且作为“五常”得到了皇帝们的官方认可,可问题是皇帝们却一直在带头挑战“仁义礼智信”。

在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上,虽然也有那么几位真“仁”的皇帝,但和不“仁”的帝王比起来毕竟是微不足道的少数。“义”字在皇帝们身上也根本看不到一点影子,我们看到的只是未央宫惨淡的血色和石头城桩桩的血案。汉唐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朝代,其后宫仍然被冠以“脏唐臭汉”之名,“礼”在皇帝们中是否得以认真贯彻就是不言自明的事情了。“智”倒是皇帝们真正愿意追求,特别梦想获得的东西,但皇权的血腥斗争中又发生了多少利令智昏、疯狂残暴的行为呢?至于“信”,就更不要希望皇帝们以身作则了。地方中小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已经骇人听闻,何况那代表着最高权力、最大利益的朝廷大官场。

尽管纲常套不住高高在上、权倾天下的皇帝们,却能够牢牢控制住无权无势、胆小怕事的小老百姓,皇帝们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他们一满意,孔子的地位就升高一层,他老人家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成了伟大的圣人。

不管孔子多么伟大,多么神圣,他还是被皇帝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给利用了,他身上的这些悲剧色彩无论如何也是抹不掉的。

第23章 爱国者赵高

一提起赵高,我们就会想到成语“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的故事是这样的:秦始皇的儿子秦二世在位的时候,从太监飙升为丞相的赵高想造反,又怕大臣们不附和,就先试探一下。他把一只鹿献给傻皇帝,说:“这是一匹马。”可秦二世还不至于傻到连马和鹿也分不清,他笑着说:“丞相你搞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接着,他问旁边的大臣,大臣们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事后赵高就暗中把说是鹿的人都杀害了。

赵高的专横跋扈、阴险毒辣在鹿和马的混淆、是与非的颠倒中一览无遗。

毋庸置疑,在秦朝灭亡这盘棋中,赵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棋子,但是,作为大秦的丞相,赵高这个棋子不但没有阻遏秦朝走向灭亡的车轮,反而加速了这个过程。他的私欲和野心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而他的国籍和出身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赵高并不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而是赵国人,而且是响当当的贵族。秦始皇灭亡赵国时,赵高被俘,更为不幸的是,他最终沦为男不男女不女的阉人,也就是太监。依照赵高的性格和品行,他不可能在国破家亡之时像三闾大夫屈原那样沉水自尽而逝,也不可能效仿商末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死,但他却和他们一样一往情深地怀念着自己的故国。

赵高没有悲壮地死去,他屈辱地活了下来,因为在他心中仇恨战胜了哀伤,他要为赵国报仇,为自己报仇。

虽然赵高内心对秦朝充满了刻骨的仇恨,但他表面上却对秦始皇满面含笑恭顺有加,取得了后者的绝对信任,并一步一步掌握了秦朝宫廷的主动权。

赵高深知秦始皇不是省油的灯,所以他一直未敢大动干戈。秦始皇病死之后,这个大太监就浓妆艳抹地登上了政治舞台,他勾结当时的丞相李斯假借始皇遗诏逼死了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而后立始皇少子胡亥即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秦二世。随后,赵高残忍地杀害了秦始皇所有的公子、公主,以发泄自己对秦朝蚀骨镂心的仇恨。后来,他和李斯争权夺利闹起内讧,就借秦二世之手毫不留情地除掉了曾经的同盟者,并且日日夜夜谋划着夺取皇帝独一无二的大权。秦二世三年,赵高一不做二不休,杀死了这个傻皇帝。

在赵高的疯狂折腾之下,本来已经江河日下的秦帝国离死亡越来越近了。

不可否认,赵高是个坏人,但他骨子里在某种程度上是个爱国者,恰好像一颗赵国在灭亡之前发射到秦国的“爱国者”导弹。尽管赵高没有亲眼看到秦朝的灭亡,他肯定尝到了把敌国推入墓道的快感。赵高刚死,秦朝就在农民起义的洪涛巨浪中土崩瓦解呜呼哀哉了。

第24章 陈胜王之死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刘集村)斩木为兵,揭杆为旗,点燃了秦末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

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很快就攻克了大泽乡和蕲县县城,接着陈胜派葛婴率兵向西进军。葛婴是个杰出的军事人才,在他的指挥下,起义军陆续攻占了豫东皖北的大片土地。

当起义军浩浩荡荡地进入陈县(今河南省淮阳县)时,已经拥有了六七百辆战车、一千多骑兵、几万步兵了。

陈县曾经是楚国的都城,而且和陈胜好像挺有缘份,因此,陈胜在这里起了称王建国的念头。他召集当地的三老和各界人士代表开会,向各家暗示了自己的想法,结果就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大家都一致拥戴他为王,于是,他就顺应民意,自立为王,建国号为张楚,取“在楚国故都张扬楚国”之意。同时,他封吴广为假王(恰如传统戏曲评书中的一字并肩王),让蔡赐担任主管军事的上柱国(相当于国防部长),任命孔鲋为可以参政议政的博士,一个小朝廷已经初具规模了。

一旦称王,陈胜自负狠毒的性格就成了从囚笼中破门而出的恶虎。

第一个死于虎口的是葛婴。

葛婴带兵攻下东城之后,下了一招错棋——他把楚王室的一个后人襄强立为楚王,因为当时关东六国灭亡的时间不长,很多人都有复兴六国的念头。陈胜称王的消息传来后,葛婴立刻废掉了襄强并向陈胜作了汇报,但陈胜不依不饶,怀恨在心,还是将这个优秀的军事将领杀害了。

陈胜的许多亲朋好友听说他成了“张楚王”,都赶来投奔他,其中就有他的岳父。对于泰山老丈人,陈胜表现出了不论亲疏、一视同仁的优秀品质,将他与一般宾客一样对待,见面时只是深施一礼,并不下拜。偏偏这老爷子是个极重礼数之人,当场就生了气,作出了不吉的预言:“陈胜,你擅自称王,倨傲长者,一定不能长久!”说完拂袖而去。

陈胜的岳父很受伤,他撂下那句话走啦,而陈胜的一个好朋友却因为留下来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个朋友是陈胜在当雇工给人耕田时结交的,他听说陈胜称了王,便怀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美梦路远迢迢地跑到了陈县。

一番周折之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见到了老相识陈胜,并被带入宫中。

一进宫,这个人就对着壮丽殿宇、豪华陈设大发感慨:“好阔气呀!你陈涉竟然有这么大的宫殿呀!”后来这个同志越来越随便,经常给人们讲陈胜当雇工时的事,陈胜觉得自己的伟大光辉形象遭到了破坏,就把这个打工时的朋友杀死了。

这个朋友固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陈胜也忒狠毒了些,实际上,他的性格在称王之后已经被权力扭曲地变了形。

随着陈胜派出的各路大军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先后占领了河南河北大片土地,并且向西一直打到咸阳附近的戏(今陕西临潼),他喜欢阿谀奉承,对人猜忌多疑的性格也完全暴露出来了。

陈胜最信任的是两个擅长溜须拍马,吮疮舔的小人,分别唤作朱防、胡武,这两个家伙一个做中正,一个当司过,专门负责监察文武百官。对于其他文臣武将,陈胜却毫无信任可言,这就更加助长了朱胡二人的嚣张气焰。外出打仗的将领们回到陈县汇报情况时,朱防、胡武作威作福,滥施淫威,不听从其命令的就投入监牢治罪,甚至杀死泄愤。

在这种情况下,文武百官,特别是军事将领们越来越不拥护陈胜,离他越来越远了。

性格发生变异的还不仅仅是陈胜,吴广也和以前判若两人。

起义之前,吴广一向爱护别人,戍卒们都愿意听他使唤。定都陈县后,吴广变得骄横狂妄起来,他不懂军事,却一味地瞎指挥,谁的建议也听不进去,最终,他手下的将领田臧等人受不了了,就假称陈胜王的命令把吴广杀死,将其首级献给了陈胜。

不知是因为狂妄自大而对“兔死狐悲”失去了感觉,还是被西征军兵败、周文自杀的消息吓昏了头,还是因为田臧是自己的嫡系,反正陈胜没有追查田臧的责任,而是赐其令尹(相当于丞相)之印,任其为上将军。田臧虽对陈胜忠心耿耿,无奈本事不强,命运不济,在敖仓(今河南郑州西北)遭遇战神章邯后兵败身死。章邯乘胜追击,先后攻占郯(今河南郏县)、许(今河南许昌)等地,很快便兵临陈县城下。

主管军事的上柱国蔡赐率军出城迎战章邯,不幸被杀;义军将领张贺出战,兵败而死。在这种情况下,陈胜不得已退出陈县,寻找安身之地,没想到却被自己人射出的一支暗箭夺去了性命。

射出这支暗箭的就是他的车夫庄贾,相当于现在专门给领导开车的司机。作为陈胜的专职车夫,庄贾肯定和主子关系非同一般,甚至非前文提到的朱防、陈武那两个奸臣可比,这一点当代人可能体会更深。可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庄贾这个小车司机杀死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向章邯举起了白旗。

大名鼎鼎,不可一世的陈胜王就这样窝窝囊囊地死在了一个小车夫的手里,真可谓“曾经重如泰山,死得轻如鸿毛”,令人哀之叹之,不胜感慨之至。

第25章 不必为项羽惋惜

提到项羽,就会想起那支英雄末路、悲壮凄凉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提到项羽,就会想起梅兰芳与裘盛戎合演的《霸王别姬》,想起美丽的虞姬在急促紧张的乐声中旋转,旋转,而后倒下,于是,玉山倾倒难再扶,落红满地如何收;悲痛欲绝的楚霸王一手抚剑,一手揽妃,声声“妃子”痛彻人心,早已是双瞳欲裂,泪湿黄金甲。

提到项羽,就会想起李易安那首独步古今,孤绝千载,令多少须眉自愧不如的乌江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言以概之,古往今来的中国人都为项羽扼腕,都为项羽感叹,洒一把同情之泪。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他惋惜。

项羽自然出身高贵,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后人他能征善战,破釜沉舟,灭秦主力,但他的残忍冷酷,简单粗暴却是难以辩驳、不能抹煞的,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兵,火烧秦朝华美宫室,杀死已经俯首称臣的秦王子婴,都是他大手一挥写下的历史“杰作”。

项羽自然不像刘邦那样猜忌功臣,残杀重臣,但他不识英才,不善用人,匹夫之勇过甚,英雄之气不足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才导致韩信、陈平离他而去,智囊范曾含恨出走。

如果在四面楚歌声中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是刘邦而非项羽;如果在叔孙通导演的登基大典上面南背北、君临天下的是项羽而非刘邦,那么,恐怕历史上就会出现第二个荼毒百姓、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因此,项羽的悲剧实乃百姓之幸运,天下之幸运,历史之幸运,同时也是他个人的幸运,正是这种悲剧感造就了项羽永垂不朽、千秋万代的英雄形象。

所以,我们不必为项羽惋惜。

第26章 不要只为虞姬感伤

两千年来,虞姬在亿万中国人心间一直是一个凄美哀怨的悲情美人形象。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军被汉军围于垓下,项羽闻四面楚歌“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另据《情史·情贞类》记载:“(虞姬和歌之后)姬遂自刎。姬葬处,生草能舞,人呼为虞美人草。”

后人读虞姬故事,每每伤感于她“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的忠贞,感动于她“碧血化为江边草,花开更比杜鹃红”的痴情,却忽视了她像乌骓马一样是始终陪伴在项羽身边的,也就是说,项羽的所作所为她都亲眼看到了,亲身经历了,那么,我们就要发出这样的疑问:项羽犯错甚至犯罪时,虞姬为什么一言不发呢?

整个战国时期虽烽火连天,战争频仍,但从来没发生过屠杀平民的暴行,秦朝末年这一暴行的始作俑者正是虞姬深爱且日日相随的项羽,此人曾经先后三次在襄城、城阳、咸阳大肆屠城,无论秦兵还是平民,一个也不放过,此外,他还有两次杀俘的罪行,一次是在新安,坑杀秦军降兵二十万,一次是在破齐之后,活埋了大批已经投降的田荣部下。千万生灵即将涂炭之际,陪在项羽身边的虞姬为什么一言不发呢?

不仅秦人痛恨项羽的暴行逆施,就连他拥立的楚怀王第二芈心也对其种种恶魔行径始终心有余悸,这个青年楚怀王曾对大臣、将军们忧心忡忡地说:“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之处,无不残灭!”因了这番评价,项羽对他恨之入骨,先以“义帝”名目将青年楚怀王架空,之后又毫不留情地将他杀害。楚怀王被害之际,忠诚于国的虞姬为什么一言不发呢?

作为一个心思缜密、感情细腻的女性,虞姬应该知道“亚父”范增对项羽一片深情、忠心耿耿,但在范增的逆耳忠言和妙计良谋一次次被项羽拒绝摒弃时,虞姬也没有站出来劝谏,仍然保持着她一贯的一言不发的态度。

于是,虞姬不禁令人想到现在描写漂亮女演员时常用的一个专有名词——花瓶。

彼时彼地,虞姬一言不发。此时此地,笔者不禁要说:两千年后的我们在为虞姬伤感之余,是不是应该更深入、更全面地审视一下这个人物呢?

第27章 李广为何不得封侯

飞将军李广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式的悲剧人物,他自“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一生戎马倥偬,名扬汉匈两国,却至死不得封侯。后人为之不平,为之惋惜,为之叹咏,“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更是写出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千古名句,进一步把飞将军的悲剧形象定格在人们的内心深处。

那么,李广为何不得封侯呢?

有人认为是因为李广在任陇西太守时杀过已经投降的800名羌人。此论源于李广请教的一位相面先生王朔之言,明显带有因果报应的宿命论色彩,虽在日本史学界相当流行,但属于不攻自破的谬说。

有人认为是因为李广胸怀不够大度,公报私仇,找借口杀了曾经轻侮过他的灞陵尉。此说似以小节论大端,难以令人信服,古往今来重大节而失小节的人中成功者多矣!

有人认为是因为李广治军不严,非也。李广带兵作战时虽然不讲军阵,表册文书大多省略,但他对关系士兵生死、百姓安危的征战大事还是非常严肃谨慎的。南宋大学者叶适曾对此作出辩驳:“李广自用兵,人所不及,世或以常律论之,固非矣。”就是说,李广用兵有自己高明而独到的一套方法,不能以常理看待。

有人认为是因为李广是“常败将军”,此论尤其荒谬。试想,匈奴兵将畏之丧胆,誉之为“飞将军”的李广怎么可能是个“常败将军”呢?如果真的如其所言,王昌龄就不会高唱“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卢纶也不会写出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塞下曲》。

有人认为是因为李广不是军事全才。此论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汉武帝时期并非军事全才而得以封侯者大有人在,而且这些人在疆场血战上远远逊色于李广。

李广不得封侯实在是因为他只有一只眼。

如果李广只有一只向上看的眼,他也很可能得以封侯,从古至今,靠阿谀奉承、吮疮舔痔而封侯者可谓数不胜数。但我们的飞将军李广却只有一只向下看的眼,他和兵士亲如兄弟,“得赏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他对百姓关爱有加,以至于他自刎而死时,全国的百姓为之痛苦流泪。

如果李广像卫青一样是汉武帝的小舅子,或者像李广利一样是汉武帝的大舅子,那么,即使他缺少一只向上看的眼,也照样能封侯,可惜他没有一个好姐姐或好妹妹。

李广不仅不肯溜须拍马,讨好上司,而且不会察言观色,顺承上意,甚至还有些不羁与自负。既然你对皇帝不感冒,那皇帝对你不感冒就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了,再勇敢的将军在皇帝面前也是弱者啊,除非你像麦克白一样敢把皇帝拉下马。

李广的悲剧告诉我们:在丝毫没有民主的封建社会中,要想官运亨通,仕途顺利,出将入相,进爵封侯,一定要有一只向上看的眼,因为在封建官场,向下看无足轻重,向上看举足轻重。

第28章 李广之死

笔者一直非常钟爱李广这一个历史人物。

儿时笔者就能背诵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那首《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见此诗,我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绵延万里的长城之上,一座城池巍峨耸立,飞将军李广雄据其上,面对匈奴的大漠戈壁,保卫着身后的大汉河山,头顶一面旌旗迎风飞展,上面绣着的“飞将军”三个鲜红的大字耀人眼目,动人心魄。

还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唐诗也是写李广的,那是中唐诗人卢纶的《塞下曲》组诗中的一首:“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短短二十个字,将飞将军的箭法描写得出神入化,鬼神皆惊。

后来,长大了,读了王勃的《滕王阁序》,才知道飞将军原来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战功卓著,威震敌酋,最终却未能得以封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成了人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时永远的痛苦与安慰。

后人如此怀念飞将军,不仅在于他的战功,还在于他的人品。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李广的为人之道治军之法几近完美的诠释了这句古训。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这样描写李广:“广廉,得赏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正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就是这样一位飞将军李广,不但未能得以封侯,还在晚年因不愿受辱与刀笔之吏对簿公堂而引刀自刭,死讯传来,军士痛哭,百姓垂涕,“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每读至此,笔者都不禁心潮澎湃,眼含热泪,为飞将军不平,为飞将军难过。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曾写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我相信千百年后,人们仍然会记得这位伟大而不幸的飞将军李广。

第29章 苏武牧羊之后

公元前87年,苏武出使匈奴后的第十三年,汉武帝刘彻驾崩,他的小儿子刘弗陵即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少年天子汉昭帝。当时的托孤重臣霍光一改武帝末年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的政策,汉匈关系有所好转,几年之后,匈奴与汉再次和亲。汉朝廷要求匈奴送还苏武等人,匈奴却谎称苏武已死。后来,汉朝使者又到达匈奴,当初与苏武同时出使的常惠秘密谒见使者,原原本本述说了十几年来他们在匈奴的遭遇,并且为汉朝使者编了一个优美的故事。汉使见到匈奴单于后,说:“我们大汉天子在上林苑射猎时,射得一只北方飞来的大雁,雁足上系着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海。”单于见自己的诡计被识破了,只得承认苏武等人的确还活在世上。

就这样,在出使匈奴十九年之后,历尽苦难、痴心不改的苏武终于于公元前81年回到了他日思夜想、念念不忘的大汉帝国。同时出使的人中,除了已经死亡和投降的之外,总共有九人与苏武一同回国。

苏武出使匈奴离开长安时,刚过不惑,正直壮年,而十九年后再入长安,已是一位年届花甲、须发皆白的老人。时光的流逝,命运之沧桑,怎不令人慨叹垂泪。晚唐大诗人温庭筠曾经这样歌唱苏武:“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当年,李陵捎来武帝去世的噩耗时,苏武在北海痛哭了几天几夜,几次昏倒。现在,他胜利归来了,当然要到武帝的茂陵去拜谒一番。白发苍苍、长须飘飘的苏武跪在武帝高大的陵墓之前,尽情地诉说,尽情地哭泣。可惜,武帝已经听不见了,回应他的只有那飒飒秋风和滔滔渭水。

年轻的汉昭帝和辅政大臣霍光都对苏武归国深感高兴和欣慰,任命他担任典属国(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的重要职位,俸禄两千石,并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常惠等人也各有封赏。

本来苏武的生活可以这样平平安安地过下去了,但是,命运在不久之后又给了他一次沉重打击。

就在苏武回到长安的第二年,辅政大臣之一的上官桀及其子上官安联合另一辅政大臣桑弘羊和燕王刘旦发动政变,意欲打倒第一辅政大臣霍光,废掉汉昭帝。结果这场政变很快就以失败告终,上官桀被灭族,苏武的儿子苏元因参与了上官安的阴谋而被处死,苏武也因此被免去了官职。

老来丧子当然是不幸的,幸运的是当权的霍光和汉昭帝都是明白人,苏武并没有受到很大的伤害。

公元前74年,汉昭帝英年早逝,苏武以先帝旧臣的身份参加了迎立汉宣帝的仪式,宣帝封他为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后来,重臣张安世向宣帝推荐苏武,说先帝在遗言中曾褒奖苏武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不久,宣帝就任命苏武担任右曹典属国。汉宣帝非常尊重这位气节高尚的老臣,不但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相当于国立大学校长),而且还给予特殊照顾,只要求他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入朝议事,其余时间在家休养。这时,苏武已经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

苏武把皇帝的赏赐全部送给了亲朋好友、街坊四邻,家里不留一点儿财产,满朝文武大臣也都非常敬重他。汉宣帝怜悯他年老无子,就用金银和丝绸赎回了他在北海牧羊时与匈奴妻子生下的儿子苏通国(儿子的名字都寄寓着苏武对故国的思念),并且让苏通国做了郎官,又安排苏武的侄子担任了右曹。

公元前60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使节、杰出的爱国者苏武在首都长安溘然长逝,享年81岁。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在苏武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就物质而言,他的身体并没有因为十九年的苦难经历而垮掉,相反却有了更强的承受力和忍耐力,活到了八十一岁的年纪,即使现在也算高龄;从精神上说,如果他没有这十九年的苦难经历,而是一直平平静静、安安稳稳地在朝中为官,即使后来做到了典属国的高位,肯定也早已湮没无闻被历史遗忘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459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