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的宫廷中,为争夺至高无上的皇权,父子、兄弟手足相残、灭绝伦理之惨剧,频繁上演。不过,和很多宫廷权争,基本只是皇帝、皇子们和他们的心腹随侍,部分利益相投的亲信大臣们参与;争位、争储总归有一方胜出,一方失败截然不同的是,三国孙吴孙权在位时,爆发的孙和、孙霸储位之争,却导致参与争储的这两位皇子一死、一废,可谓两败俱伤。更要命的是,众多孙吴元老勋贵、公卿大臣,或主动,或被动地卷进这场储争;他们互相攻讦,誓不两立,以至出现“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的危急局面。即便保持中立者,如丞相陆逊,最终也因被孙权视为某派党羽,而遭致严谴,他们或郁郁而终,或被废置闲散职位。孙吴政权因此遭到极大削弱,差点“提前”分崩离析。
那么,孙吴这场与古代中国历史上很多宫廷权争“特色”不同的储争,究竟因何爆发?储争公开化后,为何会滋蔓至不堪收拾的地步?孙权又为何要将参与储争的两位皇子,一废黜太子之位,一逼令自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看了解一些这场有点“与众不同”的宫廷储争吧。
一、“南、鲁二宫之争”的开端
赤乌四年(241年)五月,孙权长子太子孙登病逝。孙登死后,太子之位空悬。当时,孙权诸子中最年长者,是第三子孙和(次子孙虑于232年去世),孙和幼时天资聪慧,他的生母王夫人也很受孙权宠爱。经过各种势力的激烈博弈,赤乌五年(242年)正月,孙和“顺理成章”地被孙权选立为太子。百官上奏,要求立皇后,并封孙权其余四子为王。孙权以天下尚未安定,不宜尊宠妃妾、皇子为由,予以拒绝。
孙权剧照
八月,臣僚再次上奏,请求分封其他皇子。最终,孙权同意封第四子孙霸为鲁王。
孙权封太子和鲁王后,规定太子、鲁王享受同样的待遇:“鲁王霸有盛宠,与太子和齐衡。”太常顾谭、太子太傅吾粲等对孙权此项规定,提出了异议:“太子、国王上下有序,礼秩宜异。”还有大臣建议,让鲁王出镇地方,以避争端。孙权认为群臣所奏有理,于是令太子、鲁王分宫而居,各选僚属。这在古代宫廷中,本来也是正常的现象。然而,野心勃勃的鲁王孙霸却认为,自己地位的下降,是太子及其党羽陷害所致。因此,孙霸暗中唆使鲁王宫的侍御宾客,诋毁太子及其支持者,以便取而代之。孙和也不甘示弱,针锋相对,拉党结派之风逐渐滋盛:“自侍御宾客造为二端,仇党疑贰,滋延大臣。”因孙吴称太子宫为“南宫”,故后人也称孙和、孙霸兄弟储位之争为“南、鲁之争”,也称作“二宫之争”。
二、孙吴“南鲁之争”的滋蔓
赤乌七年(244年),孙权逐渐听闻孙和、孙霸因争储而不和的消息。为避免兄弟手足相残,孙权命二人禁止和宾客往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
孙权的苦心,不仅没有打消孙和、孙霸及其各自党羽的仇视和竞争,反而使他们变本加厉,储争愈发激烈。随着孙和、孙霸党羽的深入卷入,他们各自所属的家族成员,也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储争。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遵循礼仪,坚决维护太子;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依附鲁王,后人称这种情况为“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众公卿大臣们将个人、家族的一些恩怨,也羼杂其中,使得储争更加诡谲激荡。
诸葛恪剧照
为争取重量级朝臣的支持,太子党和鲁王党都瞄准了丞相陆逊,千方百计的想争取他的支持。陆逊最初“奉礼而行”,他认为,太子、鲁王既然名分已定,自当循礼而行,无所偏袒。他还写信劝大司马全琮,不要卷入宫廷储争。全琮不听。孙霸也让杨竺出面,拉拢陆逊;孙和也命陆逊族人陆胤前往武昌,劝说陆逊明确表态,支持太子孙和。
陆逊剧照
陆逊从陆胤处得知太子、鲁王储争的详情后,极感不安。他出于维护国家稳定的考虑,多次上奏孙权说:“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陆逊甚至要求孙权批准自己亲自前往建业,向皇帝当面论述储争危害。陆逊为国、为公拳拳之心,天地可鉴!
三、孙权的震怒与处置
孙权本以为孙和、孙霸兄弟失和,只是宫廷隐秘,最初不以为意。后来见事态越发严重,甚至有失控的趋势;尤其是朝廷大臣分党结派,攻讦不已,已严重威胁到孙吴统治集团的稳定、统一,使孙吴政权面临崩溃、解体的严重危机。孙权对此极度震怒。陆逊此时多次上奏,成为引爆孙权怒火的导火索。
孙权首先对太子党予以严惩。顾谭、顾承等太子党的首脑人物,或被下狱,或被流放;即便遵循礼制,表面上维护太子孙和,实则中立的孙吴栋梁陆逊,也被孙权视为太子党,而屡加严谴。陆逊的外甥顾谭、顾承、姚信等,因亲附太子,被判流放之刑。太子太傅吾粲因多次与陆逊通信,交流信息,也被关押入狱,死于狱中。孙权还多次派遣使者,严厉斥责陆逊,导致陆逊愤恚交加,不久去世,时年六十三岁。一代重臣名将,未象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未死于冲锋陷阵的沙场,却陨落于储争内讧,令人感慨。鲁王党的一些首脑人物,也纷纷或被罢免,或被拘押。
孙权剧照
随着太子党、鲁王党的一些激进的首脑人物陆续被清除,朝中人事发生了重大变动,很多温和派或中立派的臣僚陆续被拔擢,很多朝臣也开始自觉地置身储争事外,以往激烈的储争,逐渐冷淡下来。
思索多年后,孙权认为,两党储争,已让朝廷产生裂痕,“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的局面,非短时间内可以破解。如果再让孙和或孙霸其中一人即位,无疑会引发进一步的内讧,进而危及孙吴的统治。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另立太子,来化解太子党、鲁王党不死不休的储争死局。
赤乌十三年(250年)秋,孙权下诏:幽禁孙和。劝谏的骠骑将军朱据等数十名臣僚,或灭族,或处死,或降职,或流放。七月,孙权正式下诏,废黜太子孙和,赐死鲁王孙霸,诛杀曾参与谋害太子的鲁王党羽全寄等人。十一月,孙权下诏,立孙亮为太子。至此,喧嚣长达八年之久的孙吴“南、鲁储争”,宣告终结。
文史君说
自古以来,储君可谓一“高危”职位。历代储争,不胜枚举。储争既伤害了兄弟之间、父子之间的手足伦理亲情,也给统治集团,乃至国家和社会,带来或轻或重的冲击。
综观古代储争,基本模式是皇帝预立储君,其他野心勃勃的皇子,不甘屈居其下,于是拉拢朝臣,结党夺位;被立为储君者,大多不甘束手待毙,也拉拢朝臣,与之抗衡。储争过程中,除皇子与太子之间的权争外,两大阵营的臣僚,往往也将个人、家族的恩怨,羼杂其中,因而使储争呈现错综复杂之乱象。
后世的玄武门之变,是另一出储争大戏
与历史上诸多或因君主宠溺女色,为立她所生子为储君,而冷落,甚至杀害其他诸子,导致储争乱局,如晋献公、骊姬、奚齐之与申生、夷吾、重耳;或因溺爱某子,如袁绍溺爱幼子袁尚,导致长子袁谭不忿,夺位内讧等不同的是,孙权时爆发的“南、鲁储争”,表面上看系鲁王孙霸不忿,意欲夺嫡;实质上,这次储争的根本原因,最初源于鲁王孙霸的勃勃野心。他觊觎太子之位,并有恃无恐地将夺位的野心、谋划付诸行动;孙权作出的太子与鲁王待遇等同的规定,表面上看,是出于一个父亲给予两个儿子“无差别的父爱”,实际上却给了孙霸一个错误的暗示,助长、推动了孙霸的野心,导致孙霸误认为凭恃父皇宠爱,可肆无忌惮的夺嫡,成为此次储争愈演愈烈的“推进剂”;太子孙和的针锋相对,并展开反夺位行动,譬如火上浇油,导致储争烈火越发熊熊燃烧。
孙权在发觉储争苗头后,不当机立断,做出迅速而正确的处置,将储争扼杀于萌芽状态;反而是轻描淡写,不轻不重的敷衍处置,更使孙和、孙霸及二人党羽围绕储争,围绕个人或家族的利益、仇怨,愈发激烈博弈,终闹至不可收拾的溃烂局面。回顾整个二宫之争的过程,这不得不说是孙权这位枭雄,一生中最大的决策失误。
孙权为破解“南鲁储争”的死局,不得不“壮士断腕”:废黜孙和,赐死孙霸。只是,他选择幼子孙亮即位,却又引发了孙权死后,诸葛恪、孙峻、孙綝权争、擅政的乱局。历史还是和这位一世枭雄,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参考文献
1.(西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4.白寿彝总主编、何兹全主编:《中国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