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王贞仪,一个国内很少人知道却风靡国外的清朝奇女子

王贞仪,一个国内很少人知道却风靡国外的清朝奇女子

null

01

最近,一张国外的老明信片引起了国人的关注。

因为明信片上那位举着望远镜“仰望星空”的古代女子,竟是中国人。

这个人在国内鲜为人知,在国外却备受推崇。

世界最权威的科学学术期刊《自然》评选“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女性科学家”,她入选。

200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

2016年,美国畅销书《勇往直前: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中,她榜上有名。

2018年美国出版的《数字的力量:数学的反叛女性》一书,也详细介绍了她对科学研究的贡献和影响。

这个风靡国外,却被国人遗忘的人,就是18世纪的中国奇女子王贞仪

null

02

王贞仪出生在名门望族,家风开明。

很小的时候,她的祖母就教她阅读诗歌文学。

他的祖父有大量的藏书,从11岁开始,她不分昼夜地阅读,从祖父那里学习了天文学。

她的父亲是一名医术精湛的医生,传授给她医学、地理和数学。

16岁时,王贞仪跟随父亲走南闯北,如男子般领略大好河山,正是这段经历开阔了她的视野,她开始专注于天文学和数学的学习。

虽然生逢盛世,但那是皇权至上的时代,那个时代没有科学,天文学更是禁区,社会的主流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王贞仪就在这样的一个男权社会里,逆流而上,坚持自学,活出了自己的传奇。

null

03

受家庭的影响,王贞仪广为涉猎,尤其喜欢数学和天文学,并且对“月食”达到了着迷的程度。

数学是枯燥和深奥的,学习中她也会遇到很多困惑,面对困惑和挫折,她曾经写到:“有好几次我不得不放下笔叹气,但是我知道我热爱它,我不能放弃。”

正是这种受挫的经历让她意识到,让数学文献变得通俗易懂有多么重要,科学不应只限于几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让非专业的人也喜欢学才是正道。

于是,她把著名数学家梅文鼎的深奥著作分解成五卷本的《简单计算原理》,用简单的语言为初学者提供学习乘除法和勾股定理的方法。

同时,她还撰写了关于毕达哥拉斯定理和三角学的解释性文章《勾股三角解》,正确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

而那时,她还不到20岁。

null

04

王贞仪更喜欢的是天文学,她渴望揭开宇宙奥秘,她不光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还研究了很多翻译成中文的西方天文典籍。

通过比较中西方的理论,她逐渐形成了一个超越时代认知,在当时却不被广泛接受的观点——地球是圆的。

关于这个问题,200百年前,她用一句话轻易地做了回答:“人居地上,各以所居之方为正。”她认为,地面的广度极大,而人所能观察的范围又很小,因此,虽然地球是圆的,但是从人的视角来说,所能接触到的地面是平的。

在古代的中国,“天圆地方”以及 “地心说”早已根深蒂固,西方的“日心说”“地圆说”国内却鲜有人知。

尽管她的看法在当时受到众多质疑,但她还是埋头潜心于自己的研究,探索大千世界的奥秘。

null

05

除此之外,更让西方科学家佩服的,是王贞仪对于日月食的解释。

晴朗的夜晚,王贞仪会坐在院子里,观察月亮和星辰。

有时,她会躲在屋里,偷偷做着实验。灯下,她看着头顶悬着的水晶灯,再看看立在东西窗边长桌上的两面大圆镜,她不时移动着圆镜,观察着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用这样简陋的模拟装置多次实验,困扰她的月食问题突然有了答案。

她用直白的语言,加上配图,撰写了一篇《月食解》。

在这篇文章中,除了月食的形成原理,她还对月亮的阴晴圆缺、日食进行说明,和现代的天文学阐述的日月食原理一致。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份完备的日月食成因的解释,那时她才20岁。

null

06

25岁,王贞仪遇到她的良人詹枚,一个家境虽不富裕,但对王贞仪却呵护备至的男子,两人结婚并定居宣城。

在操持家务的同时继续从事着她喜欢的事业,直到29岁因病去世。

“丈夫之志才子胸,谁言女子不英雄。足行万里书万卷,常拟雄心胜丈夫。”

这是王贞仪的诗,也是她一生的写照。

如一朵昙花,如一颗流星,王贞仪在短暂的一生中,活出了自己的传奇。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她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迎着世俗的偏见,做出了让世界为之佩服的卓越贡献。

今天,我们却从国外的明信片中了解到她的光芒,遗憾的同时,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美好的女子,在200年前,坚定地抬头仰望着星空。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413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