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四大原因说明太平军太平军2万精锐北伐注定无法取胜

四大原因说明太平军太平军2万精锐北伐注定无法取胜

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中, 曾有过一段异常惨烈的失败。这次失败中,太平天国葬送了2万多的精锐部队,其扩张战略也受到严重挫折。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曾国藩俘获后,在其招供书中提到过天国十误,其中前三误,都是说这场失败的战役。

太平军2万精锐北伐,打到天津全军覆没,四大原因注定无法取胜

这次大挫败,就是发生在1853年的太平天国北伐战役

1853年尚处于太平军战斗力鼎盛的时期,清军基本上处处被动,处处失地。但唯独这场大战,太平军以完败告终。个中原因究竟如何呢?我们且来一探深浅。

1853年5月,在定都天京后不久,太平天国便分兵进行北伐和西征。北伐军的统兵大将是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副丞相李开芳、春官副丞相吉文元三将,兵力约2万余人。

大军出师北上,相继经过安徽、河南,山西,攻入直隶,一度打到天津静海,给清廷造成极大震动。

太平军2万精锐北伐,打到天津全军覆没,四大原因注定无法取胜

咸丰皇帝决没料到太平军有如此之大的勇气,居然一路打到京师附近。清廷当局立刻宣布京师戒严,急调察哈尔、蒙古等部兵出京迎击太平军。

太平军自5月战至10月,因为没有后援,遂在静海扎营固守,希望后方派兵来支援。

清军在蒙古悍将僧格林沁率领下,将太平军击退。至次年2月,洪秀全、杨秀清派7500援兵北上,林凤祥、李开芳分兵,林率部固守于东光县连镇,李则率精锐骑兵南下接应援军。谁料援军已经在临清被清军击溃,李开芳便在高唐固守。后来坚持到1855年,两万太平军全被清军歼灭。林凤祥、李开芳被俘后凌迟处死。

以往有人认为,太平军同时期西征的兵力有数十万,北伐兵力却仅二万,所以北伐是一支偏师,只是用来牵制清军北方主力南下。然而,林、李、吉三将所率兵力,全都是太平军的精锐,其质量并不次于西征大军。那么失败原因到底何在呢?

第一,全国形势不适于迅速北伐

太平天国虽然在南方掀起滔天巨浪,但在北方影响并不大。淮河以北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力。北方民风向来持重,不喜倡乱。清朝也一直在对太平天国进行反动宣传,将其等同于逆乱之贼,民间一直对太平天国很害怕。

北伐的太平军并没有认识到这一形势,采取了纯军事路线,到了北方后,军事进展甚是顺利,忽视了宣传发动,所过之处,民众皆以乱贼视之。而且太平军与前朝起义军不同,有拜上帝教这样的半土半洋的宗教成分,北方民众并不接受,太平军有时对百姓十分粗暴,导致百姓反感。有些地方闻听太平军要来,竟然“人民逃亡、十室九空”。太平军所过之处,处处皆是敌人敌境,只能是越打越弱。

第二,军事力量对比不利于太平军

太平天国定都于天京后,一部分领导人滋生了轻敌思想,认为清朝不过如此。以至于做出不切实际的军事部署,希望两线并进,一举消灭清朝。北伐军的使命就是攻入北京,掀翻清朝统治中心,并不是所谓的牵制清军主力。

太平军2万精锐北伐,打到天津全军覆没,四大原因注定无法取胜

但当时的形势其实并不乐观。清军主力在南方与之作战,虽说连战连败,但仍能一直尾随太平军阴魂不散。就在太平军刚刚建都,清将向荣就在10天后,在南京孝陵卫建立了江南大营,紧紧盯着天京不放。而向荣只有区区一万七千人,太平军竟未能集中力量一举将之摧毁。后来清将琦善还在扬州建立江北大营,太平军主力西征,也没能力迅速解决之。一南一北两个大营,始终如尖刀一样卡着天京的脖子。后来太平军虽能一度打破两个清军大营,但清军总能恢复,说明双方的军力对比实在伯仲之间。

从具体的兵力对比上也能看出差距,清军北方总兵力约有90余万,南方用于对付太平军的也有50余万。太平军虽能屡败清兵,但无力全歼。在此形势之下,以少量精锐兵力进行搏命般的长途进攻,无异于送死。

第三,战术出现失误

太平军出师北伐,由于兵力不多,随军携带的器械物资也不多。特别是攻城器具很少。这种安排,适于打快速突进的战斗,遇坚城不能恋战,在最短时间内打到北京,就能达成极大效果。

但林凤祥、李开芳犯了一些严重错误。进入河南后,他们仍像当初太平军起事时一样,遇到大城就要进攻。起初一路顺利,2个月时间就打到河南东部重镇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并将之攻下。后来继续西进,打到怀庆府(今河南沁阳),从7月初打到9月,因为城坚池深,城内清军抵抗又十分坚决,太平无奈只能撤围西上。

这两个月的无谓消耗,让清廷得以从容调拨兵力加强防守。而太平军也失去了从河南或山东直上北京的捷径,被迫进入山西,绕远路进入直隶。如果当初就选定最佳路线,以最小代价快速北上,说不定又是一番局面。

第四,太平军诸部配合严重失误

1854年2月,太平军在天津外围被僧格林沁击败,孤立无援,只好撤兵南退。

太平军2万精锐北伐,打到天津全军覆没,四大原因注定无法取胜

这一消息报到天京,洪秀全、杨秀清苦于江南江北大营的钳制,西征战事又迟迟未决胜负,兵力处处吃紧,东拼西凑后只抽出7500援兵,派曾立昌、陈仕保、许宗扬三将率领,北上救援北伐军。

此时,太平天国的总指挥部,应当对两路军队进行统一协调,将主要信息送达两军统帅。但因为北伐军始终处于被围逼状态,天京方面的任何信件都无法送达,林、李二将对天京的总部署一无所知。曾立昌的援军进到何处、战役安排也都一无所知。

而曾、陈、许三将对北伐军的具体战况、所处位置也一无所知,两军都想相互靠拢,却缺乏彼此呼应。曾部援军攻克山东临清后,城内军粮、弹药都被焚烧一空,清军也死死阻击,曾立昌无法获知北伐军的具体所在和战况,在补给全无的情况下,根本不敢继续北上,于是做出了南撤的决定。而正是这一决定,最后击垮了北伐军的意志。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412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