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出分了,有人兴高采烈,也有人伤心失落。有人是因为发挥失常,也有人因为偏科严重。其实偏科也不要紧,只要你的其他成绩足够突出,还是有机会被理想院校破格录取的。话虽如此,偏科太严重肯定也是不行的。不过历史总是让人意外,有些人偏偏就以数学0分的成绩进了北大。
1910年,钱钟书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教育世家。中学毕业之后,他报考了清华大学,并成功考入了外文系。入校不久,他就就名震校园,因为他的数学只考了15分,而国文、英文水平高到让同学拜服的地步,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导致主管录取的老师不敢做主,是校长罗家伦将他破格录取的。
张充和,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他是沈从文的小姨子,被誉为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1933年,沈从文与三姐兆和在北京结婚,张充和去参加婚礼,随后就一直居京。后来她报考了北京大学,除了数学外,张充和考得都很好,尤其是国文,满分。她的总分也远超出了北大的录取分数线。
可当时的北京大学校规是,只要有一门是零分,便不能进北大。这事急坏了那些爱才的阅卷老师,也很快轰动了北大校园。当时的北大校长胡适看了张充和的作文后,也连连点头赞许。为了留下她,胡适不惜在教务会上大闹,并最终破格录取了张充和。多年以后,张充和因为精于书法、诗词、绘画以及昆曲,被人们称为「四绝大师」。
1930年,26岁的青年诗人臧克家报考了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闻一多出了两道作文题:《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和《生活杂感》,两题任选。而臧克家却把两题都做了,他写的《生活杂感》只有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
按照如今高考的模式,仅仅依靠这3句短诗是不会被录取的。而闻一多在反复咏诵诗句后拍案叫绝,给出了98分的高分。结果臧克家在数学考试0分的情况下,被青岛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了。而臧克家也没有辜负闻一多先生的期望,连茅盾也称他是当时青年诗人中「最优秀中间的一个」。
据说1917年夏天,胡适在北大招生委员会说:「我看了一篇作文,给了满分,希望能录取这名有文学天才的考生。」委员没有异议,校长蔡元培也同意了。可是翻阅这名考生的成绩,却发现数学是零分,其他各科都平平,但蔡、胡二人仍义无反顾。这名被破格录取的考生就是后来执掌清华,破格录取钱钟书的罗家伦。
但事实是,罗家伦是在上海报考的,而胡适那年也刚留美回国,不可能给他阅卷。而这则谣言的来源,从已知材料看,至少可以追溯到1996年出版的《民国野史大观》,后来又出现在2005年的《近代学人轶事》中,此后开始被转载,并广泛传播。但不论是《罗家伦先生文存》,还是《蔡元培全集》和《胡适全集》都没有提及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