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世界》
(5-10集)
作者:王泽仁
第五集 《人间乱世》
问:庄子生活在战国乱世,民不聊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面对这样的世道,儒家期待用仁爱、礼仪挽救道德的衰败;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企图平息战乱。显然,一个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一个是良好的愿望而已。那么面对险恶的社会现实,庄子给世人提供了一条怎样的自救之路呢?
答:庄子不同于儒墨两家,他从入世转到了出世,从社会中寻找出路转为从个人精神世界中寻找前途。为世人解决“涉乱世以自全”的避害全身之法。面对当时政治黑暗,统治者残忍暴虐的普遍情况下,庄子认为与他们的相处非常艰难,且时刻有身披刑戮、命丧黄泉的危险。庄子假借前人之事来说明与统治者的相处之道:颜回用名利之心、仁义之理去游说卫国国君,被孔子否定,并认为颜回有杀身之祸。接着颜回提出了“端而虚、勉而一”,“内直外曲、成而上比”等方法去游说;又被孔子否定了。孔子认为人间一切的祸根来自名利二字,要想摆脱祸患,唯有随机应变,“入则鸣,不入则止”,使心境达到空明的境地,忘形弃智,虚己无名,物我两忘,进入心神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斋”之境。
问:人生在世,有很多迫不得已之事;在做这些事情之时,免不了会遇到庄子所谓的两种祸患,即:人道之患与阴阳之患。那么,如何去化解这些祸患,就是一个人的大智慧了。
答:是的,做事而无祸患,这算是很高的智慧了。做事有祸患而能化解,也是很厉害的了。庄子所谓的人道之患,指的是臣子替君主办事,或不免于君主因不满而加害。所谓的阴阳之患,指的是做事时,不免于自己因惶恐不安而染疾。庄子认为,与其每天担惊受怕、贪生怕死,不如将生死置之度外,主观上采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态度,一切顺从自然的安排,“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唯有如此,方能避免一切后患。
问:庄子中有这么一个故事:颜阖问于蘧伯玉,请教如何做卫灵公太子老师的问题。蘧伯玉说:忘记自己,顺从引导他就好。他像婴儿时,你也像婴儿;他无拘无束时,你也无拘无束;他放荡无羁时;你也放荡无羁。这是一种怎样的人际相处之道呢?
答:庄子在这里讲的是“顺物无己”的思想;庄子认为,要说服或改变一个人,首先不能彰显自我,而是要顺从对象,而这种顺从又不能显露行迹,否则将会招致身败名裂。庄子说:“螳臂当车,自不量力”这是因为螳螂把自己的才能看的太了不起的缘故,经常夸耀自己的才能去触犯别人,这就危险了。
那些养虎的人懂得顺从老虎的喜怒之情,伺候着它的饥饱来喂食,老虎与人不同类别却喜欢喂养它的人,那是因为人们随顺了它的性情;老虎所以伤害人,那都是人们违逆了它的性情的缘故啊。那些爱马的人,也是一样,平时精心照顾宝马,可是一旦有细微照顾不周,马就会怒气冲天,咬断勒口,挣断辔头,损坏胸络。这就是所谓的: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能不谨慎吗?
问:我们已经谈到了庄子的“心斋”、安时处顺、顺物无己的“避害全生”之法。而庄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乱世求生存的法宝。这个法宝就是:无用之用。
答:身处乱世,有用反而招来祸患,无用却可避害。《庄子》书中有很多描写“无用之用,不材之材”的寓言故事。栎社树用来造船,船很快会沉没;用来做棺材,棺材很快就会腐烂;用来做器具,器具很快就会毁坏;用来做门户,门户很快就渗出脂浆;用来做柱子,柱子就会生出蛀虫;这是一棵不材之木,无所可用,且这课树用社神来寄托形体,免遭屠戮,所以能够长寿。那些有用之树,剥的剥,折的折,砍的砍,总之它们“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
接着庄子描绘了一个残疾人的形象,他的名字叫支离疏。其形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要多丑有多丑,可是每次国家征兵时,支离疏却敢明目张胆游于闹市;国家有徭役时,他因残疾而免除服役;国家救济贫病时,他可以领到三钟米和十捆柴。庄子发表感叹道:“夫支离者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第六集 《完美道德》
问:庄子的道德,和儒家讲道德不同;儒家的道德主要指一个人必须符合“仁智礼仪信”的规范。而庄子的道德强调的是遗形忘情、因循自然,而非社会礼义规范。
答:是的,在庄子心目中,“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正因为此,荀子批判他“蔽于天而不知人”。可是我们想想,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特别是最近百年以来的现代社会,人们所犯的往往是“蔽于人而不知天”的错误,而庄子的的思想可以为我们现代社会的病根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问:在庄子的世界里,那些道德完美至善的代表为何都是残缺不全,极其丑怪的呢?
答:庄子凭空创造了六个残缺不全,但内质却极其完美、道德却极其至善的任务形象,通过形体的残缺和道德的完美,形成鲜明的对比,目的是让人们“离形去知,遵道乐德”,反复说明形残貌丑不足影响道德纯美的价值。
兀者王骀,他虽然断了一只脚,但他的声望却超过了孔子,他的学生数量和孔子一样多,连孔子也要拜他为师,王骀何德何能让孔子甘拜下风呢?因为他参悟了生死,领悟了永恒不变的大道,能够“保始”、“守宗”,把握事物的本质,能够用齐一的观点看待万事万物,所以人们都愿意追随他。
郑子产羞与兀者申屠嘉同行,因为申屠嘉是刑余之人,子产对他充满着傲慢与歧视。而申屠嘉不以遭遇刑罚为耻辱,能以“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泰然处之。生活在迫害之中,犹如“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申屠嘉的老师伯昏无人与其相处十九年,却不曾感到申屠嘉是残疾人,与郑子产形成鲜明对比。庄子通过此故事要说明:形体的残缺不影响心智的完善,反之有的人形体虽然完好却心智残缺。
兀者叔山无趾虽然丧失了足,“犹有尊足者存”,说明精神远比形体尊贵。
哀骀它,形貌丑陋到使天下人见了都惊怕的人,却有着地心一样的吸引力,除非你不曾和他相处过。男人与他相处,思慕而不舍离去;女人与他相处,宁为他的妻妾;国君与他相处,情愿把国家让给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仅相貌丑陋,而且无权无财,甚至见识也一般,那么何以成为君臣百姓的偶像呢?只因为哀骀它是一个全德之人,他真正是一个“才全而德不形”之人。他参透生死、富贵、穷达等一切俗世的名利,不为外物系累,道德高尚而不显露,万物自然亲附不离。
闉跂支离无脣与瓮央大瘿,两个奇形怪状、残缺不全的人物,他们却获得了卫灵公与齐桓公的青睐。相处久了,卫灵公和齐桓公反而觉得正常人的脖子太细长了。说明“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庄子说:“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
问:人原本就没有情吗?人而无情,又怎么能称为人呢?既然为人,又怎么能没有情呢?
答: 庄子所谓的情,特指是是非非的区别。庄子所谓的无情,劝诫我们不要因为好恶爱憎之类的情绪损害自己的身体和本性,要顺任自然而不是人为的去增益生命。道家向来主张“有情而不累”,哀乐不入,安时顺变。
第七集 《大道之宗》
问:“道”是道家学派最重要的概念。老子认为大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并认为天地万物都要遵道而行: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那么庄子对于“道”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答:庄子关于“道”的阐述,基本上继承了老子的宗旨和观点。庄子讲:“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庄子认为:“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一般人不能真正的“知天”与“知人”。唯有真人可以体悟“天与人不相胜”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问:儒家讲成圣,道家讲修真,对于道家崇尚的真人,庄子又是怎么具体描述的呢?
答:庄子对于“真人”的描述,形象具体,他说:古时候的真人,不违逆微少,不自恃成功,不谋虑事情,错过时机而不后悔,正当时机而不自得。像这样的人,登高不发抖,入水不沾湿,入火不觉热。他们睡觉时不做梦,醒来时无忧愁,饮食不求甘美,呼吸深沉绵长,全身气息通畅。古代的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出生了不欣喜,入土了不拒绝,无拘无束的去世,无拘无束的来世而已。不忘记生命的本源,不寻求自己的归宿。一切接受自然的安排,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像这样的真人,他的心欲早已忘怀,容貌寂静安闲,额头宽大饱满,表情严肃像时像秋天一样冷凄,态度和蔼时像春天一样温暖,喜怒无心,像四季的自然变化,随事合宜,无迹可寻。他们“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货万物,而民勿恃。”他们不求功业,不慕名利,不被役使,不丧真性,自得适意。
问:要做到真人的境界似乎很难啊,要参悟生死,淡薄名利,不务不求,随顺自然。
答:是的,确实很难做到真人的境界,庄子讲:“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形象的譬喻了大道才是人类安身立命的真正场所。并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既然大道化生天地万物,而人藏身于天地之间,又有什么可亡失的呢?把天地视为大熔炉,把造化视为大铁匠,往哪里去不可以呢?
问:庄子为了更加具体的描述“道”的内涵,特别讲了几位体悟“道”的好友的故事。
答:是的,这些故事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尤其是他们的交友的境界: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结为莫逆之交,共同体悟“死生存亡之一体”,因而能够坦然面对得与失、生与死,达到“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的入道境界。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为友,子桑户死而孟子反、子琴张二人却临尸而歌,不为死生之情所羁绊。他们是孔子眼中的方外之人,体悟的是“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的入道境界。
关于生死体悟,庄子还讲过一个著名的故事:孟孙才母亲去世,他却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并因而获得善于处丧的美名。颜回很不解,孔子说孟孙才这个人可谓知道如何服丧了,他明了自然变化的道理,明了生死的真谛,因而不拘于繁琐礼节而能简便处之。
问:得失、贵贱、贫富、生死等等是入道者必须参透的,否则不能称之为得道者。那么“道”可传可授,可学可证吗?
答:庄子讲了这么一则故事:南伯子葵向女偊求教:“道可以学到吗?”女偊说:“我曾经传道给一个叫卜梁倚的人,三天后,他能够‘外天下’,七天后,他能够‘外物’,九天后,他能够‘外生’,他已能把生死置之度外,已经忘掉自我了,而后能‘朝彻’,心窍豁然彻悟,彻悟后就能‘见独’,可以洞见独立而不改的大道了;入道之后,就能不受古今时间的束缚,进入无生无灭的永恒境地。”
颜回对老师孔子说:自己忘记了仁义,接着忘记了礼乐。孔子说做得还不够,最后颜回说自己体悟到了“坐忘”的境界。孔子说:“与万物混同于一体就没有偏爱了,于万物一起变化就没有偏执了。我愿意追随你一起达到‘坐忘’的境界”。所谓坐忘,按照颜渊的解释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第八集 《无为而治》
问:在治国上,儒家重仁义,法家重刑赏,道家讲无为。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庄子虽游世,但也强烈的关心人间疾苦,希望统治者创造一个太平世界。对于治国理政,庄子又是如何阐述的呢?
答:庄子的政治思想,与老子的思想一脉相承。要求当政者应顺乎人性的自然,为政当无为而治的主旨。庄子明确的指出一个“明王”应该做到:不受称誉,不使计谋,不强任事情,不主智巧,虚静无为,逍遥自在,尽享自然所赋予的本性而不自现人为的所得,用心若镜,不送不迎,物来应照,物去不留,顺然自然,不存私心,能够超脱物外而不为外物所伤害。
问:庄子尤其反对用仁义治国,在庄子的世界里,甚至连“治国”的意念都不应该存在。《庄子》中有则寓言:天根问无名人如何治理天下,无名人直接鄙视他,说天根是个鄙陋之人,为何问这些令人不快的问题呢?为什么用治理天下的梦话来触动我的心呢?
答:是的,庄子认为:像尧舜这样普遍被人们认为的圣君,他们心怀仁义,以此要结人心,虽然获得了人心,但未能超然物外;更何况那些凭自己主观臆断制定各种法规的君主呢?他们这些做法都是虚伪骗人,圣人治理天下难道是用法度来约束人们的外表的吗?还有那些自认为做事情敏捷果敢、看问题透彻明达、学道勤奋不倦的人,自以为是可比明王之治,他们这些人,在圣人眼里不过就像是毫末小吏,自恃才智,终身劳苦,担惊受怕罢了。真正的明王治天下:淡漠虚静,顺物自然,无偏无私,正己化行,有功不居,随顺人们能够做的事情去做就是了,这样天下就自治了。
庄子写了一段绝妙的寓言文字: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 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则故事从更为严重的生死存亡的角度,回答了帝王从政应当以无用为用、无功为功、无为而治的问题。
问:《庄子.应帝王》中有一则‘神巫季咸给壶子看相’的故事,读来令人开怀大笑。算命看相与治国有什么关联呢?庄子为何要讲这则故事呢?
答:列子领着神巫季咸给老师壶子看相,通过几次看相,壶子分别显露不同的生命气息:地文,大地寂静之象;天壤,天地间的一丝生气;太冲莫胜,太虚之气无偏无倚,无迹可寻;虚与委蛇,随顺应变之象。而神巫季咸看到的是相应的生机:杜德机,闭塞生机的景象;善者机,生机活动的景象;衡气机,生机平和而不可见端倪的景象;弟靡波流,分不清彼此,随风披靡,随波浊流,惊慌而逃。
庄子讲这个故事看似和治理天下无关,但它着力表现虚己、顺变,正可推之为政,说明虚己无为、随顺物化,百姓才可以自安,天下才可以自定。
第九集 《富贵穷达》
问:道家一直在讲贫与富、贱与贵、穷与达、名与利等问题。且庄子向来视富贵名利如粪土,相比于富贵,宁愿选择安贫乐道,逍遥游世。
答:是的,庄子曾经在濮水垂钓,楚威王派了两位大夫请他做宰相。庄子持竿不顾,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国王把它用丝巾包起来,安放在竹箱里,珍藏在庙堂中。请问这只乌龟,宁可死了留下一把骨头让人尊贵呢?还是愿意活着而拖着尾巴在泥里面打滚呢?”两位大夫说:“当然愿意活着而拖着尾巴在泥里面打滚。”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也愿意拖着尾巴在泥里面打滚。”
问:据说庄子的好朋友惠施,因为害怕庄子争夺他的魏国宰相之位,还发生过一些口角矛盾。
答:庄子和惠子,两个人是非常好的朋友,且他们在一起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辩论。比如非常著名的:“子非鱼,安之鱼之乐?”“子非我,安之我不知鱼之乐?”。惠子做魏国的宰相时,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过来,是想取代你当宰相。”于是惠子十分恐惧,在国都中连续寻找了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惠子,说:“南飞有一种鸟,名叫鹓鶵,你知道吗?这鹓鶵从南海起飞,一直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他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食用,不是甜美的泉水他不饮用。这时有一只猫头鹰得到了一只腐烂的老鼠,刚好鹓鶵从天空飞过。猫头鹰仰起头,望着鹓鶵,唯恐失掉腐鼠,大声怒斥:“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怒斥我吗?”
问:《庄子》一书中,还有很多辞让富贵名利的例子,如:许由让天下、颜阖逃避鲁君的延聘、屠羊说辞让楚昭王的封赏等等。都在反复说明一个道理:富贵伤身。
答:是的,庄子讲了很多很多这类故事。并把这种舍命求富贵的做法,形象的比喻为: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人笑话这种行为,因为“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
问:庄子不仅对于富贵通达有自己的态度,对于穷苦贫贱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答:是的,庄子本身就很贫困。有时候靠借贷过日子。他曾说:“贫穷,那是生不逢时啊。就像那腾跃的猿猴,当它们生活在大树之中的时候,攀援着树枝,心悦气盛,可以说是称王天下。即使是善射的后羿、逢蒙也不敢小看它们。等到它们落到了带刺的树丛中时,尽管小心谨慎,目不斜视,走起路来还是胆战心惊,这并不是因为颈骨受到了束缚而不灵活,而是因为所处的情势不利,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啊!”
问:这么看来,庄子似乎把贫穷归结于时运不济和社会黑暗。
答:是的,在庄子生活的乱世,贫穷大多时候是因为天命吧。《庄子》中有这么一则故事: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子舆入,曰:“子之歌诗,何故若是?”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庄子借孔子之口,说:“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第十集 《小大之辩》
问:庄子认为,万事万物价值判断都是相对的。一切事物的大小、是非都是相对存在的,人生的贵贱、荣辱也是无常的。我们应当不执着于荣辱得失而伤害自然本性。
答:是的,庄子哲学的相对论观点,可谓是参透人生荣辱得失的重要认识论方法。我们最熟悉的《庄子.秋水篇》是庄子相对论观点的集中体现: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等他来到大海边,见到北海若,望洋兴叹,顿觉自己渺小,没见过世面,见笑于大方之家了。北海若对他说:“井中之蛙不能与它谈论大海,这是因为他生活在小井中的缘故;夏虫不可以语冰,这是由于它生命的局限;对于浅陋偏执的人士不能和他谈论大道,这是由于他被世俗之学所束缚了。大海算是很大的了,可是我从来没有感到自满,生在天地之间,犹如一块小石头、一根小树枝放在泰山上一样。正存有自以为渺小的想法,哪里还会感到自大自满呢!四海在天地之间所占的分量,不就像在大泽中的一个蚂蚁窝吗?计量中国在四海中的分量,不就像大粮仓中的一粒小米吗?人在宇宙之间,不就像毫毛之末长在马身上那样微不足道吗?”
问:是啊,把格局放大,就会不自满,不自得。正如庄子所言:“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答:是啊,什么是大,什么是小,又怎么能够绝对呢?大小如此,贵贱、荣辱、是非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用自然之道来观察,万物原本就没有贵贱之分;从万物自身的观点来看,都是自以为贵而彼此相贱;用世俗的眼光来看,贵贱的判定并非自己能够操控。按照万物大小差别来考察,顺着大的角度来看而认为是大的,那么没有一物不是大的;顺着小的角度来看而认为是小的,那么没有一物不是小的。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那么万物的差别就看清了。从事物的功能来考察,从有功能的角度来看而认为它有功能,那么万物之中都有功能;从没有功能的角度来看而认为它没有功能,那么万物之中都没有功能。从人们对事物的取向来看,依着它可肯定的地方去肯定它,那么万物之中没有不可肯定的;依着它可否定的地方去否定它,那么万物之中没有不可否定的。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