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周边而言,地处井陉县苍岩山镇,西去石家庄约50公里处的苍岩山,绝对是一个值得游览的人文景区。这不仅是因为它自古以来便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山势,更多的原因,是源于一处千年古寺、一座凌空飞架且频频现身银幕的桥楼殿,以及一位传奇的隋代公主。
始建于隋代的悬空寺
据寺内现存的一通宋代碑刻记载,苍岩山福庆寺原名“兴善寺”,但令人遗憾的是,碑文却并没有给出福庆寺的始建年代,只含混记载说“罔知年代,莫测废兴”。直到现在,才有业界人士考证出,福庆寺“始建于隋”。 宋初称山院,直到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宋真宗赵恒赐名“福庆寺”,寺名沿用至今。2006年,福庆寺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苍岩山桥楼殿
福庆寺以“借山势幽险,成殿宇奇绝,空灵毓秀,静中寓动,天工人力浑然一体”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桥楼殿。据考证,石桥为隋代建筑,形制与赵州桥十分相似,建造年代却更早。福庆寺古建群的风格别出心裁,一则不太讲究中国传统的以南北中轴线为中心的对称格局,二则亦不遵循其他悬空寺半倚半悬于悬崖峭壁间的格局。有专家概括其风格为:“崖间就势,涧上飞构”,即借山势而构筑,依天工施人力,呈现出动静相生、互为依托的有趣态势。
其实,若按照空间格局来进行大体划分,福庆寺的建筑总体可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依次为:山门牌楼、山门、苍山书院、碑房、戏楼基址、万仙堂以及三百余级“云梯”;中层依次为灵官庙、天王殿、桥楼殿、天桥(即复道大石桥)、大佛殿、中山栈道、僧舍群房、梳妆楼、关帝庙、藏经阁、烟霞山房、子孙殿、先贤寺、大乘妙法莲花经塔、公主殿、南天门、东天门;上层则为玉皇殿和塔林。
苍岩山全景
三桥两殿 极尽巧思
就整体而言,中层的建筑为福庆寺古代建筑群的精华所在,被誉为苍岩山的三绝之一——“桥殿飞虹”的桥楼殿便在此处。
其实,不走近不知道,苍岩山的桥楼殿其实有两座,而石桥则有三座。
先说被隐于桥楼殿后面,被称为“小桥楼殿”的天王殿吧。
天王殿座落在西南绝谷的独拱小石桥上,小石桥则横架于在两悬崖之间的峭壁上,跨度为11.30米,宽为6.20米。天王殿为歇山黄绿琉璃瓦顶的重檐楼阁式大木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天王殿的上下檐均有斗拱,上下檐明间、柱头、转角各出一斗拱,但形制不同。下檐斗拱雕作龙、凤、象,且上下叠压,十分奇特。殿前后出廊,左次间后山墙上开有一个小门。据现存寺中的金泰和二年《苍岩山福庆寺石桥记》碑文记载:桥与殿同时建造于金代大定年间(公元1162—1189年),明、清、民国时期都进行过修缮。有意思的是,小桥楼殿并不是如其他中国古建筑一样中规中矩地修建在石桥的正中间,而是处于偏南位置。有专家考证后得出结论:“一为楼殿建造保证了足够的空间,二为行人让出通道。”
天王殿东邻,就是名扬天下的桥楼殿了。桥楼殿下的石桥同赵州桥极为相似,也为敞肩拱桥,桥总长为15米,宽7.8米,22道拱券纵向并列,青石拱石大小不一,两侧拱券上雕有瑞兽。券顶东西两侧有吸水兽各一,但形式不一,且西侧吸水兽并不处于正中位置,疑为后补。同赵州桥一样,相邻两块拱石均用腰铁咬合固定,增加其稳定,并用白灰勾缝。有专家从力学角度分析,游客满载时,此殿加游人总重约在35吨左右,按计算,如此长度和宽度的桥面,桥的拱高需在3.5米到4米之间,但此桥拱高仅有2米,也是一个奇迹。
桥楼殿属歇山九脊黄绿琉璃瓦相间重檐楼阁大木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周围出廊。殿顶以黄绿琉璃瓦敷顶,殿身上下檐斗拱形制同天王殿一致,梁架为七架梁。殿的下檐明间为六隔扇,檐下额椽檩、枋上有人物和花草的彩绘。殿内南北墙壁绘有佛教题材壁画,殿内柱上亦有彩绘,但多已剥落,难以看清。
桥楼殿及石桥究竟建造于何时,无从稽考。据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建苍岩山桥楼碑记》载,当时已经“不知何时许建桥梁于两壁之间”,现存桥楼殿为康熙初被火焚毁后重建。
第三座桥位于桥楼殿东侧,名为“天桥”,这座创建于1936年的石桥,长18.60米,宽4.50米,也横跨两崖之间,为独拱敞肩拱桥,由16道拱券纵向砌成。这座桥是当年乡宦为了疏导游人发愿而建,由于抗日战争爆发,时局不稳,只建三分之二就不得不停工了,故西侧尚缺至少两道拱券。虽然这座桥在三座桥梁中为最窄的,却因为其上没有楼殿,行走方便,故而反而成为西峰与南岭的主要通道。
谜一样的南阳公主
苍岩山南阳公主庙
在外地游客眼中,桥楼殿蔚为壮观,令人惊叹,其实,在当地人心中,传说中出家于此的“南阳公主”更为神奇。苍岩山,自“皇宋建隆岁”就“以名山胜境特许存留”。据传,宋时就有“昔有公主于此出家”的说法了,但没有具体讲明是哪位公主。而金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智鉴和尚所立的那通名为《苍岩山福庆寺石桥记》的石碑,则有了明确记载:“公主乃隋文帝女”。支持这一说法的还有元代的王恩廉,他在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所撰“广平路威州井陉县苍岩福庆禅寺碑”记载有这样的文字:“苍岩旧无兰若,隋文帝女,尝患厉风,闻此中石井,旱不涸,水不溢,给用不竭,可已此疾,遂舍其侧,以供饮食汤沐。久之,病良愈,固弃家为佛子。文帝不能强,乃为建寺,比丘尼从者如云。”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南京刑部广东清吏司郎中、井陉人霍鹏在《重修苍岩园觉殿记》中进一步提出:公主为“隋文帝女妙阳公主”。但是,到了清光绪年间,时任井陉知县的言家驹认为文帝没有叫妙阳的女儿,阳当为南阳之误传,故断定“公主乃炀帝女,非文帝女也”。后来,清朝光绪皇帝听说了此事,就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九月二十五日下诏,封苍岩山南阳公主为“慈佑菩萨”。皇上一发话,没人敢再去考究,于是,南阳公主遂成为神衹被后人膜拜。如今,每年三月间,苍岩山仍要举办盛大的庙会来纪念她
文章来源:井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