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明人吴又可《瘟疫论》,对古代瘟疫防控有何作用?对当今有何启示

明人吴又可《瘟疫论》,对古代瘟疫防控有何作用?对当今有何启示

很多人应该都看过2013年上映的电影《大明劫》,这部电影讲述了明朝末年,孙传庭率军平叛李自成、医生吴又可孤身犯险研究并抵抗瘟疫的故事。这部电影直到今天影响依然还很大——在明末的旧体制之下,医人难,医国亦难。

在电影的片尾,吴又可把自己研究瘟疫的经验,写成了一本《瘟疫论》。许多观众只知电影之名,却不知道,吴又可和他的《瘟疫论》在历史上都是真实存在的。

明人吴又可《瘟疫论》,对古代瘟疫防控有何作用?对当今有何启示

大明劫中的吴有性与其作品《瘟疫论》

《大明劫》中的吴又可历史书确有其人,他写的《瘟疫论》开创了一个新的医学”学科”

吴又可,其实原名叫吴有性,又可是他的字。他生活的年代也确实是明末的崇祯朝。

崇祯一朝,自然灾害不断,除了西北的干旱,公元1641年,也即亡国的前三年,明朝爆发了大面积的瘟疫,涉及到的地区包括河南、山东、浙江以及河北。等到了第二年,瘟疫更加严重,北京和南直隶都受到了重创,死了不少人。

而在公元1641这一年,作为一名医生,接近五十岁的吴又可辗转多处,开始”研究”瘟疫。

在研究的过程中他发现,瘟疫与以往常见的任何一种疾病都不同,所以,用”常识”来对待瘟疫,不仅无效,而且也会增加医生的风险。

明人吴又可《瘟疫论》,对古代瘟疫防控有何作用?对当今有何启示

吴又可画像

比如,以往的疾病,基本上都不具备传染性。而瘟疫显然是有传染性的。吴又可记载道:

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

也就是说,一个巷子里的百余户家庭,在瘟疫的影响下,往往没有一家可以幸免;对一户数十口之家来说,在瘟疫的影响下,也往往没有一个人可以幸免。

这种疾病,即便是在当代处理起来都十分棘手,在古代的杀伤力可想而知。所以,吴又可之后写了《瘟疫论》,算是对瘟疫这种”疾病”进行了重新归类,让传染病研究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

明人吴又可《瘟疫论》,对古代瘟疫防控有何作用?对当今有何启示

吴又可浮雕

《瘟疫论》首次将传染病与受寒和中暑等原因引起的感冒分开,强调瘟疫的”空气传染”

为什么说《瘟疫论》的诞生,意味着传染病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呢?

这是因为在古代中国(也包括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一般对瘟疫都缺乏完整的认识。比如产痛的中医就认为,人类的疾病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伤寒,一种叫中暑。

吴又可把这两种疾病这样归类:

病疫之由,昔以为非其时有其气,春应温而反大寒,夏应热而反大凉,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因风雨阴晴,稍为损益。

也就是说,传统的中医认为,一个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气”出现的时机不对。比如,春天原本应该温暖才对,但假如春天比较寒冷,那人由于适应不了这种温度的变化,就很容易生病。

夏天也是同样的道理。夏天原本应该很热,现在人突然受了凉,自然也会生病。秋天应该凉爽,但收了热,也会生病。冬天如果温差大,人还是会生病。

明人吴又可《瘟疫论》,对古代瘟疫防控有何作用?对当今有何启示

《大明劫》中的吴又可正在治疗瘟疫

归结起来,人之所以生病,要么是伤寒——受了凉,要么就是中暑——受了热。错误的时间、错误的”气”,导致人类身体出现问题。

但吴有性在《瘟疫论》中认为,这种分类方法忽略了一种疾病——瘟疫。人中暑或者受寒,一般是因为”气”出现的时机不对,染上这种病,一般也不会传染给别人;但瘟疫不同,瘟疫发生时,天地的”气”(暂且把”气”理解成温度吧)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天地之间多了一层”异气”。

他在《瘟疫论》的序言中写道:

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这种”异气”,也被他称为”疠气”,它是一种以空气作为传染源和传染途径的”气”。说得通俗点,瘟疫,就是通过人们喘息之间、在空气中传递疾病的。所以,瘟疫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这是吴又可在《瘟疫论》中的一大理论贡献。

明人吴又可《瘟疫论》,对古代瘟疫防控有何作用?对当今有何启示

《瘟疫论》古善本

清朝共发生传染病70多次,吴又可的理论对处理”瘟疫”作用巨大

既然瘟疫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那如何防治呢?

关于预防,吴又可认为,如果一个人”正气充满”,那么他便”邪不可入”。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保持强健的体质,那么他在瘟疫中被感染上的可能性就低很多。

如果一个人的抵抗力低,或者瘟疫发生时抵抗力正处于比较低的时候,比如感冒了,那么他被传染上的可能性就很大。

那么,如何去治疗瘟疫呢?

明人吴又可《瘟疫论》,对古代瘟疫防控有何作用?对当今有何启示

《大明劫》中“传统”的医生在处理瘟疫时,不仅没有治愈瘟疫,反而加速了病人的死亡

吴又可提出了”达原饮”的治疗方法,即面对不同的情况,通过不同的药物治疗(大体上就是药物做成饮料状,饮用后,逼身体出汗,内传于胃,疏通内脏),驱除体内的”戾气”。

当然,囿于当时的医学理论和医疗环境还不成熟,这种治疗措施肯定是不完善的。我个人认为,可能对轻症患者效果比较明显,对重症患者很可能效果有限。

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吴又可对瘟疫的认知和治疗手段,已经非常先进了。在病毒学细菌学诞生之前,这几乎是对瘟疫最为合理的认识了。

整个清朝共发生瘟疫70多次,医生们在面对瘟疫时,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吴又可《瘟疫论》中的治疗手段。可见在整个清朝,《瘟疫论》对瘟疫的预防是产生了重要作用了的。直到现在,《瘟疫论》中的治疗方法依然值得我们去临床检验,发掘其中有价值的地方。

明人吴又可《瘟疫论》,对古代瘟疫防控有何作用?对当今有何启示

中药

古代爆发瘟疫,必须”弃人”、弃城,在医疗更加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应该放弃任何一名患者

最后谈一谈我的个人想法。

古代爆发瘟疫,一旦局势难以控制,地方就会采取放弃某个城市以及城市里的百姓的方式,将瘟疫扼杀在某个小范围之内。用火烧掉尸体、深埋尸体,甚至是活病人,是当时最为流行的方法。

这种做法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是避免更大损失的”最好”方法。但在当今社会,”以人为本”,我们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名患者。

明人吴又可《瘟疫论》,对古代瘟疫防控有何作用?对当今有何启示

武汉加油

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方来说,患者只是一个数字;但对一个家庭来说,一名患者,可能是父亲,可能是母亲,也可能是子女。少了任何一个,一个家庭很可能都会因此被毁。

现在爆发了”新冠肺炎”,国家很难,老百姓也很难。但再怎么难,”人命大于天”总是不变。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2438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