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疫情期间,翻开《精致的独处》,尝试在独处中找到从容与幸福

疫情期间,翻开《精致的独处》,尝试在独处中找到从容与幸福

文 | 卧猫

2020年的初春,窗外的树还没有发芽,阳光却已经透过玻璃窗,大把大把地洒进来了。

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大多数人被迫待在家里,每天与外界唯一的接触,就是这透过窗户照进来的暖暖的阳光。很多人说,从前日夜期盼着可以有一个长假,不用上班、不用早起、不用打卡、不用应付客户,想着那该是多么自在而幸福的时光。如今真的实现了,却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快乐。

疫情期间,翻开《精致的独处》,尝试在独处中找到从容与幸福

这暴露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不懂得如何独处。当生活节奏被打乱,当我们失去了所有外界压力之后,我们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得到的不是自由,而是无处安放的慌乱感。

独处,拆解开来讲,就是独自相处,也就是和自己相处。此时待在家里,却心系工作的你,可能是叱咤风云的老板,也可能是雷厉风行的公司高层,或者是八面玲珑的销售冠军。昔日的职场,你早已深谙与人相处之道,熟悉与各路人等沟通的技巧。可是,当你独自待在家里,你独处的日子似乎过得并不怎么样。

当我正在努力调节这禁足后的生活,我遇到了这本《精致的独处》。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把它放在书架上的,但冥冥之中,好像它正是为在这个时候出现,解救我不安的灵魂。

独处时,可以做什么?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中说,“一个普通成年人的清醒时间中有三分之一是在独处。”可见独处是一个人的常态,哪怕你是一个极度喜欢热闹的人,你也无法真正摆脱独处。

那么独处的时间里,你在做什么?

刷朋友圈?逛淘宝?看网页?你可能很忙碌,也可能很无聊。但时间是公平的,无论你如何度过一天的24小时,它都会以同样的速度流逝掉。

既然时光终会逝去,我们为什么不让它在存在时,变得丰富而有意义呢?

有人说,你的业余时间做什么,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三八”理论将一个人的一天分为“三个八”: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觉以及八小时的业余时间。

每个人拥有的时间是相同的,在这个角度上,人生很公平。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疫情期间,翻开《精致的独处》,尝试在独处中找到从容与幸福

刘慈欣是我国新一代的作家,自从他的《流浪地球》和《疯狂外星人》上映,这位在电力公司上班的体制内工作者很快进入了大众视野。他在写作方面的成功恰恰印证了业余时间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他下班后的时光几乎全部用来写作,而时间绝不会辜负努力的人,他的小说《三体》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刘慈欣本人也成为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很多人说,习惯了忙碌的日子,不知道独处可以做什么?

其实独处时可以做的事情很多,读书就是其中一个。我身边有很多喜欢读书的朋友,他们当中,有人每年读书一百本,有人每天读书一小时。爱上读书后,你会发现,独处并不是孤独的,而是那么地丰富和自在。

疫情期间,翻开《精致的独处》,尝试在独处中找到从容与幸福

美国的一位教授曾在文章中写道,“最理想的独处并不是为了逃避这个世界,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其中。”

认真面对独处时光,因为独处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自己的机会。继续回到当下的特殊时期,很多人可能正是在这个不能自由出门的限制下,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根本不会与自己相处。而另一批人则幸运地感受到了独处的乐趣,并已经开始享受独处带来的幸福。

学会独处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人这一生,需要独处的时间占据很大一部分。而愉快和幸福地度过这段时光,则是对生命最好的珍视。

如何让独处的幸福感加倍?

当我们学会了独处,体会到了独处所带来的幸福感,自然希望这种幸福可以持续下去,或者说可以被放大。

心理学家称,幸福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你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在当下。

“当人们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幸福指数会显著下降。”基林斯沃思曾在TED剑桥大会上这样讲过。

也就是说,想要独处的幸福感加倍,秘诀就在于“专注”。

疫情期间,翻开《精致的独处》,尝试在独处中找到从容与幸福

记得我刚刚爱上读书时,在一个周末的早晨,翻开了杨绛先生的小说《洗澡》。《洗澡》是一本不算厚的小说,整本书大约12万字。当我逐字逐句地阅读着杨绛先生幽默又略带讽刺的文字,沉浸在她创作的有趣又心酸的故事里,我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转。当暮色四合,窗外透过的光亮很勉强地照亮书本时,我读到了小说的最后一页。

合上书,坐在窗前的软垫上,我久久没有起身。一种浓烈的幸福感从心底涌出,我甚至不清楚这幸福感从何而来,我只知道当时的我无比满足,抱着《洗澡》坐在渐渐黑暗的小书房,安安静静独自享受了很久。而此时我已经懂得,那就是专注所带来的结果。

自从我发现了专注能带来幸福感的秘诀,我的生活开始发生了奇妙的改变。每一次读书,都像是一场与幸福的约会,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让我越来越陶醉其中。

疫情期间,翻开《精致的独处》,尝试在独处中找到从容与幸福

当我们专注地去做一件事,会忘记时间,忘记周围,甚至忘记自己。你的世界里只剩下眼前所做的这一件事,你的全部身心都投入进去,于是你体会到了幸福,那是一种只属于你自己,不依附于他人,也与外界无关,由你亲手创造出来的幸福!

幸福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心理学家认为,幸福的人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好奇心。卡什丹在《牛津积极心理学手册》中也提到,如果不是好奇心的趋势,人们不会去探索自己,更不会去探索世界。

世界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发现与探寻,而好奇心是这一切的源动力。

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的作家汪曾祺,他的生活处处充满了“好奇心”。汪老虽然是散文大家,但他平生最大的爱好却是“吃”。而他也将“吃”与写作完美地融为一体,将生活中的瓜果食材全部写进他的散文作品中,创作了很多风格独特的文章。

汪老在他的散文《老味道》中写道,“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这不正是对“好奇心”最好的诠释吗?

疫情期间,翻开《精致的独处》,尝试在独处中找到从容与幸福

一个人越是有好奇心,就越是愿意去尝试新鲜事物。那么他所能体会到的感受也就越多样,从而距离幸福也就越近。

追求幸福的人生就像是在挖宝,而通往宝藏的路有千万条。拥有好奇心的人,正是走在了各种各样通往幸福的路上。理所当然的,他获得幸福更多,体会到的幸福滋味也更多样。

写在最后

独处是一个人的常态,擅长于在独处中体会幸福的人,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精致的独处》这本书的作者是斯蒂芬妮·罗森布鲁姆,她通过自己对社会的认真观察和独特思考,而完成了这本关于独处的感悟。这本书记录了作者去往的四个城市,也记录了她体会过的四种独处生活,同时也代表着一年四季。可以说,这是作者一年来,深度体验独处生活后,而完成一词关于独处的汇报。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温柔的笔触向我们揭示了幸福的秘诀,而独处,是通往幸福最隐秘的路。

疫情期间,翻开《精致的独处》,尝试在独处中找到从容与幸福

著名女演员奥黛丽·赫本深知独处的幸福,她说,“我必须经常独自待着,如果从周六晚上到周一早上都能独自待在我的公寓里,我会非常开心。那是我给自己充电的方式。”

金卡伯特森在《一颗破碎的心》中写道,“人们常常觉得独处会制造孤独,我并不信以为真,被裹挟于气场不合的人群中,才是这个星球上最孤独的事情。”

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是著名的遗传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也是一位享受孤独的女科学家,她84岁前一直坚持不用电话,就是为了让自己过一种不被打扰的独处生活。而这样的独处,让她始终处在专注的状态中,能够自在地在科学的海洋里创造独有的幸福。

当你真正学会了与自己相处,你会发现,独处绝不等于孤独,相反,它最接近幸福。


卧猫:站着坐着不如卧着,我是一只喜欢读书和写文的懒猫。

喜欢我的文字,就关注我吧!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1923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