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审美洁癖之痛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704?-754),开封人,盛唐诗人。盛唐是一个盛产牛人的时代,似乎蹲在街角看蚂蚁搬家的三尺黄口小儿都能掸掸衣裾上的灰尘、擦擦流出的鼻涕,站起身来,朗声吟出一首惊世骇俗的诗。崔颢只是这诸多牛人中不太牛的一个而已:要不然,两唐书里他的传记怎么会只有区区四五十个字呢?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蛀书终于发现:崔颢先生患有比较严重的强迫症,说得具体一点,他患有审美洁癖。蛀书断定崔颢有审美洁癖,可不是信口雌黄,而是有强力的事实依据支撑。崔颢患上审美洁癖的直接肇因,是他的少年得志。他进士及第时的年纪跟王维差不多,大约是二十岁左右。宋人陈振孙说他是开元十年进士,元人辛文房说他是开元十一年进士,明人刻崔颢诗集,又说他是开元十二年进士。反正不管怎样,生于公元704年左右的崔颢,中进士的年纪肯定是在十八至二十岁之间。崔颢考上进士后,又顺利地进入官场,在相州任职。其间,这个二十出头的小毛孩还推荐相州地方一个叫樊衡的人考中了开元十五年的“武足安边科”。蛀书一直没有搞明白,这个刚出道的崔颢为啥就有这么大的政治能量呢?
又年轻又帅气还可能很有政治前途的崔颢中了进士后,成了京城里怀春少女们的偶像,美女们都争着想嫁给他。那段时间的崔颢,还真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最后,他从中挑了一个最靓的姑娘做老婆。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审美洁癖综合症开始初现端倪。他的审美洁癖,最明显的症状是对漂亮老婆求全责备。按理说,这个老婆不管是好是坏,总是你自个儿挑的,你得对人家负责吧?可是他不。在崔颢看来,最好的老婆永远都是下一个。所以,几年时间里,他的老婆换了一茬又一茬———有人说是四茬,也有人说是五茬。史书里说他“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这些写史书的鸟人很不负责,居然也不说明崔颢是怎样“不惬”的;咱们不妨以最坏的恶意揣度,这个“不惬”的原因,很可能是老婆说话大了点声,或者不是双眼皮儿吧。反正很鸡零狗碎。
其实崔颢本人也不是个什么好鸟。他喜欢喝酒使性子,还喜欢在周末的时候飞到葡京赌场豪赌一番。唉,没法子,人家崔颢是潜力股,所以敢不珍惜老婆。换了蛀书,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有意向下嫁的,还能不当宝供着?换老婆事件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洁癖,极大地损害了崔颢的声誉,大家都说他“行履稍劣”,估计以后的美女对嫁给这样的老公已经是相当心存畏惧了吧?
不过,崔颢在写诗的时候玩点审美洁癖还是不错的。他早年的诗较为浮艳,很有点南朝诗歌的味道。可惜盛唐已经不再是一个欣赏轻靡诗风的年代了,所以这样的诗写得再好也不被人喜欢。有一个叫李邕的老家伙(他老豆更有名,是注 《文选》 的李善),当时号称海内文宗,牛气得不行,别人想去见他,他一般都会摆出文坛老前辈的臭架子,爱理不理。可是听说了崔颢的大名后,李邕居然主动邀请他来家里喝茶。估计崔颢也有点受宠若惊,以至于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所以见面的时候,崔颢先献上了自己新写的一首 《古意》。李邕读了第一句,“十五嫁王昌”,立马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客人也不见了,大骂道:“小儿无礼,给老夫乱棍打出!”其实怨不得李老如此失态,李老请你崔颢来家里喝茶,本来是要谈谈文学艺术和人生理想的,可是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却跟老前辈聊起你换老婆的经验来了,老夫子能不生气么?
换老婆事件的后果很严重,崔颢的仕途因此大受影响(其中会不会有他前妻的父兄报复的成分呢?)。混了不知道有多少年,他的心渐渐凉了,于是主动报名参加西北大开发———这事儿,当时叫“出塞”,也叫“从军”。崔颢出塞,其实最远也就到了现在的山西一带。他先是到了定襄做了几年法院院长,据说审理案子很有一套,为此还特意写了一首 《定襄郡狱》 来吹牛,说是这事儿太守都干不了,他却能干得漂漂亮亮。后来他又去了雁门,在杜希望手下,具体干啥事儿就不知道了。反正在山西几年吃了不少苦之后,崔颢的审美洁癖开始有了转机:老婆不换了,诗歌风格也大变了。他不再写作卿卿我我的小资文学招人白眼,而改写气象雄大的革命文学。
再后来,治愈了审美洁癖的崔颢又转到江南地区任官,诗写得是越发老到。他创作于江南的模拟南朝乐府的几首 《长干曲》 简直可以乱真。“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读来真让人柔肠寸断。在江南,游罢武昌黄鹤楼,满怀乡思的崔颢写下一首传诵千古的《黄鹤楼诗》,题在黄鹤楼的墙壁上。自视极高的李诗仙有一天也晃到武昌来了,跑到黄鹤楼吃酒。李诗仙一向是号称“斗酒诗百篇”的,这次喝得晕头转向了也想抒抒情。但是,拿起笔正准备写的时候,他发现了崔颢的题诗,读罢,一肚子美酒化作冷汗流出来了。踌躇很久,李白觉得不可能超越崔作,最后还是放下笔,长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能让诗仙为哲匠敛手,崔颢可真不赖。这一切都是他治好了自己审美洁癖带来的结果。各位写小资文学的同志们听好了,趁着现在年轻,赶紧研究一下崔颢,看看能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看花已是满眼泪》-发愤蛀书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1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