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故事总能给我们一些生活启迪。在权力的游戏中第八季的最后一集中,兰尼斯特家族的小恶魔提利昂说,人类为什么会团结起来,文明社会为什么能一代又一代延续和维持?
这些都是因为故事。人人都喜欢故事,歌颂故事,我们的一生都是由故事组成的。这些老故事就像老朋友,你得时不时回头看看它们。其实,无论是西方文明还是东方文化,人们对故事的态度都是一样的,藉由故事来歌颂和传递文明教化。
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贯穿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通过这些故事我们明白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树立了很多学习的榜样。例如,”香九龄,能温席”教会我们孝顺父母,”孔融让梨”教会我们先人后己,”曹冲称象”教会我们转换思维。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司马光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的时候,一个小朋友翻到假山上不小心失足落入了盛满水一人高的水缸中,小朋友们都吓坏了,有几个孩子吓的呆若木鸡,还有几个小孩跑去叫大人,眼看水缸中扑腾声和呼救声变小,司马光急中生智搬起一块砖头往水缸上砸,水缸破了一个大洞,水流出来,落水的小孩终于得救了。
小学课本里面多少年来不管什么出版社的教材都有这篇课文,老师每次讲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总是会一遍又一遍的夸赞司马光的机智勇敢,让我们向他学习这种临危不惧、遇事沉着冷静思考、思维敏捷的精神和行为。
但令人疑惑的是,语文老师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并未对被救者做过多描述,我们对这个掉进水缸的孩子只有“倒霉的熊孩子”这样的主观印象,连他姓甚名谁都不曾了解,甚至都不确定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
如果这是一部电影,那司马光就是唯一男主,而这个被救者只是为了推动剧情和塑造主角形象的张三李四王五。明明是两个人的电影,他却连名字都不配拥有。
喜欢看英雄电影的人会说这些配角什么的都不重要,主角carry全场就完事儿了。可是,历史最大的魅力在于对社会或人带来了什么影响,司马光砸缸故事中被救的人并非不值一提、无足轻重,不被记住的他默默无闻地用自己心怀感恩的一生诠释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分量。在当今救人后反被诬陷和碰瓷的社会,他的故事应该被传颂。
他就是上官尚光。其实,他本来的名字是上官尚,但是他和他的父母为了铭记司马光对他的救命之恩,就在他名字的后边加上了一个”光”字。这样的举动多么令人浮想翩翩啊,“因为你救了我的命,因此我的生命里多了一道光,把你的名字放入我的名字里面,这样我今生今世再也忘不了你和你的恩情。”
事实上,除了改名之外,财大气粗的上官尚光家还特地修了一座“感恩亭”来表达对司马光救命之恩的感激,这样路过的人乘凉的时候就都知道了司马光急中生智砸缸救上官尚光的故事,因此后来司马光的仕途也是一帆风顺,在民间也树立起良好的口碑。
其实,上官尚光所做的一切,都是对救命恩人的感谢和铭记,一般人的报恩都是一次性,但是上官尚光一家却把感恩之心发挥到了极致,用世世代代偿还恩情。
他把这件事记录在家谱上,要求子孙后代都铭记这件事,并且鼓励家族每一代老老小小都积极向善,乐于助人。甚至到现在,上官家族的后人还沿袭着行善助人的家风,设立基金会照顾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子上大学。
大家一定会好奇,既然被救者也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为什么在故事中连姓名都不被提起?语文老师为什么不说?其实,这不能怪老师没有说,而是因为历史书籍中并没有关于相关记载,而历史之所以没有记载竟然和司马光本人有关。
司马光与好友王安石在朝堂上因政见不同发生了矛盾,一怒之下退出了朝堂,专心开始编纂史书记录历史。在离开官场的十五年主持编纂了294卷近4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在编辑这本史书的时候,司马光结识了很多文人墨客,这些文人墨客在宋朝灭亡之后被元朝启用编写《宋史》。
这些大儒有些本来就对司马光印象深刻,再加上经常通过翻阅《资治通鉴》来了解宋朝的一些历史,因此对编书主持人司马光印象更好,更加喜欢司马光这个人了,在编写《宋史》的时候,不但单独给司马光编写了一章内容来介绍他,还把司马光所有值得一写的高光时刻都写进去了。
这些鸿儒们在遣词造句方面可真是彩虹屁高手,为了突出司马光的光环和人格魅力,有意淡化了故事中其他配角,所以他们并没有写上官尚光如何回报司马光的救命之恩,甚至对上官尚光只字不提。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史书记载中只有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本身的介绍,却没有关于砸缸所救之人的任何信息。
当然根据历史故事编的小学语文课本就更不会加上这位 “无足轻重”的上官尚光了,这就是语文老师为什么没有给我们被救的孩子的原因。
历史终究是历史,它通过文字传递出关于过往故事的记载,故事人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节都不尽相同。可是这些故事又都有一个共同点,直到这一刻它们都属于过去。它是区别于现在的过去式存在,不管是史书记载还是坊间传闻,没有谁能够准确还原完整的真相。
小林泰三也在《看海的人》中写道,人类无法正确、完整地理解历史。在试图理解的时候,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在上演新的事件。因此,我们其实不必纠结于语文老师为什么不说司马光砸缸救的人姓甚名谁,我们只需要知道司马光本人急中生智,转换思维方式,临危不乱,冷静思考,而被救之人心怀感恩,积极向善。
历史最大的魅力就是通过传播带来的文化价值,我们今天从另一个角度又一次了解了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体察感悟到关于道德的新收获,那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一文化传统,在感恩之心淡薄的当代社会,这样的精神仍应该被传播。现在的你我,当以史为鉴,立足当下,心怀感恩,积极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