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画竹必先成竹于胸”——苏东坡的画竹理论为何能引领后世?

“画竹必先成竹于胸”——苏东坡的画竹理论为何能引领后世?

“画竹必先成竹于胸”——苏东坡的画竹理论为何能引领后世?

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苏东坡对于诗词、书画堪称无一不精。著名的“胸有成竹”就是他的理念,表达的是中国传统书画手法和意识的观念论,即“意在笔先”的概念,这种绘画理念甚至引领了后世数千年的画竹潮流。

当然,以竹为喻不是偶然,苏东坡对竹的热爱可谓渊源颇深,包括文同在内的数位画竹大师都与他是莫逆之交,而在东坡先生心中,竹也是他追求人生理想的寄托。在喜爱与专业性的多重作用下,东坡先生的画竹理论也成了绘画艺术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为传统书画稳固了基调。

一、”胸有成竹”理念的形成

宋朝时期的画竹分为两派,一派以形似为要,追求精雕细琢,希望和真实的竹子越相似越好,然而天性洒脱豪放的东坡先生自然不可能将自己禁锢在外形上,在他看来,“作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可见他不仅认为形似不可取,甚至还觉得一味追求形似缺少了一种成年人该有的审美和成熟。

而作为典型的写意派画家,他的画竹手法是拜师于大画家文与可的,自然思想受他的影响也非常大,这点从他写《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便可见一斑。

(一)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看苏轼对画竹手法的观念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在这篇悼文中,苏东坡借写画竹传达了文与可留下来的画竹思想 ,写出了对竹的爱,也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

他从对竹子的实物描写开始,表达文与可在画竹时的想法,即竹子从幼时就是有竹节的,竹的长大是一节节竹同时抽长,而非一节一节开始长的,故而画竹也不应该一节节堆砌的画,否则便只看得出手法,看不出意境了。

“画竹必先成竹于胸”——苏东坡的画竹理论为何能引领后世?

(二) 画竹需爱竹的观念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这是苏东坡在得知文同夫妇出游洋州时所写的,诗中说渭川的千亩竹林都被你这位馋太守吞进胸中去了,当时文同夫妇正游筼筜谷,收到信时恰逢晚上吃晚饭正好在煮笋,拆信一读之下,不觉”失笑,喷饭满案”。

这个看似好友间调侃的故事背后是二人对竹的热爱,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痴狂,在苏东坡看来,没有这份真爱在,仅凭手法画什么都是一样的,实在谈不上匠心,因此胸有成竹的形成,需要对竹子的长久观察,细细品味,而这两点则非热爱不能成,故而只凭借手法的高超和熟练,自然只能将竹画的形似,而难以达到神似的高度。

二、 东坡居士的文人画观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在苏东坡的眼中,诗词与画画并无地位高低之分,是平等的,正是这样一视同仁的开放态度,才让他的画观受到了众人的追捧,他在绘画中的态度也随之受到更多画家的认同。

“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这是他在《凤翔八观》中对吴道子的评价,认为吴道子的画风已经达到了笔锋未到,气势已达的高度,也许这是观画之人的感受,又或者是因为心中已有积韵,一气呵成之下作画者自己的惊叹。

而苏东坡更欣赏的也许是吴道子从画中体现出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奇妙理于豪放之外”和”妙算毫厘得天契,始知真放本精微”的个人特质,这种豪放洒脱的绘画风格和苏东坡自己的品性相合,自然画也就非常合他的胃口了。

“画竹必先成竹于胸”——苏东坡的画竹理论为何能引领后世?

苏东坡认为,“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故而时时醉酒后作画,黄庭坚为他的《竹石图》题诗时就有”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的句子。当然,苏东坡本人对醉酒作画也从不遮遮掩掩,”枯肠得酒芒角出,肺肝槎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留,写向君家雪色壁。”

他对自己酒后成画是有着骄傲和炫耀在的,因为在他眼中,画是抒发自己感受,寄托自己心意的,无需条条框框墨守成规,焚香净手后作画故而严肃尊重,但醉后的泼墨挥毫才更能适意而行,心与画皆不受拘束,眼界也就不受限制,绘画视角自然广阔,画也才能称得上真实,又能各不相同百花齐放,何乐而不为呢?

东坡先生无论观画或是执笔,都追求一种妙理远韵的境界,画的是象外之象,看的是味外之味。

在他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记载的故事里,文与可写信打趣说要用当时珍贵的鹅溪名绢为苏轼画一幅墨竹图相赠。苏轼见信后幽默的回道: “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文与可奇怪的问,这世上哪有万尺长的竹啊?东坡又回:”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这里的影说的可不是真正的竹影,毕竟再长的竹影也难以达到万丈的长度,这里的影说的就是画的气势,竹虽仅数尺而已,确有万丈之势,这才是东坡观画时最欣赏的部分。之后,文与可真的送了一幅气势如虹的竹之图来,气势非凡直冲云霄,满足了苏轼挑剔的眼光。

对绘画意境的追求是东坡先生的毕生理念,正如他不肯一节一节画竹一般,他希望画出的是竹拔地而起,直冲天际的气势。

而一节一节画仅在气势上就依然落入俗套,气势自然出不来,故而那样虽然画的更加相似,甚至细节更加真实完善,但却将竹子的气节抛掷一边,在他看来这是买椟还珠的行为,这种喧宾夺主无法真正让执笔者感受到舒适,反而会因为过度追求相似而陷入执拗,不利于陶冶情操。

这样的理念也一直流传下来,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画竹必先成竹于胸”——苏东坡的画竹理论为何能引领后世?

三、 苏东坡”胸有成竹”理念为何能引领后世

(一) 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随物赋形”论

《画史》中记载,米芾曾问苏东坡:”子瞻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之。答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在这里我们看得出对于竹的生长,东坡先生是研究过了,而且在绘画时充分尊重了其自然生长的天性

他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放弃了对于外形的追求,却也得到了更加重要的东西,也就是真实。形似不等同于真实,执笔之人要真的了解自然,下笔时不能拘束于形貌,更要考虑审美意趣和表情达意,才能达到真正的传神

故而作画者也需要”务学而好问”,需要大量的观察自然,观察世界,尊重事实。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只能修身养性,但无法提升创作能力,正如鲁迅先生的说法一般,要“向外,摄取异域地营养,向内挖掘自己的魂灵”。

这是每个作家将自身与世界的故事在作品中自洽的过程,也是“随物赋形”的真谛“尽物之态”是一种对于自然本真状态的追求,也是对“灵感”二字最淳朴的体现。

(二) 熟悉全图布局的”凝神关照”论

就算掌握了”随物赋形”的本事,想要将心中之竹转化成手中之竹也是很困难的,还要有”凝神关照”的过程。

这里的”凝神关照”可不是简单的观察,而是通过自己的艺术积累和长久的底蕴积累将心中的景色赋予更高的审美全局观,这是将心中的意象物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里不能失却其气势,不能抹杀心中定下的意境,但要开始考虑画的真实性,突出其形象和特征,让整幅作品显得更加灵活、有趣。

“画竹必先成竹于胸”——苏东坡的画竹理论为何能引领后世?

在苏轼眼中,这才是真正应该追求的绘画精致,在意蕴已足后再考虑特征才能二者兼得,他认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鹳落,稍纵则逝矣。”

灵感是稍纵即逝的,因此抓住那一瞬间,心随意动的画作才是有灵魂、有价值的,才称得上匠心而非”匠气”,但在这里也需要成竹于胸的铺垫,这种对全图布局的把握和一气呵成,更是需要长久的练习才能完成,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一句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结语:

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在当时是一种突破性的创举,即使到今天,它也是督促和检查创作者们是否脱离现实或者拘泥于外形的不二之选。作为竹的爱好者和绘画者,苏东坡在画竹方面的理念不仅对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他的画竹理论更在千百年间成为了后世咋追寻艺术的道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提升了绘画艺术的格调,更加繁荣了整个艺术创作圈子的风气,让技巧不再是检验优秀的唯一品质。这种对作者内心的传达和作者品质的内在窥视,才是一件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的根本因由。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1371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