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灵魂正在准备走上那神秘的、遥远的死亡之途时,她是世界上最寂寞的人了。那些把她和友谊及大地联结起来的关系逐渐消失以后,她那个狂想越来越强烈了。————欧·亨利
我比较喜欢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读起来易懂不费时。谈起欧·亨利,他是20世纪初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他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最后一片叶子》简单的说穷画家琼西得了重病,而病房外那颗常春藤叶子不断被风吹落,只剩下一片叶子,她认为最后一片叶子的凋谢代表自己的死亡。在老画家贝尔曼知道后,在夜里冒着暴雨,用画笔画出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春藤叶,让琼西重拾对生命的希望,而自己却因此患上肺炎而去世了。
上次解读到的《麦琪的礼物》温馨小故事,这本《最后一片叶子》里面的小故事,更是演绎了生命与困境的意义,希望是种寄托。
那么,今天就以“希望”为角度,来解读《最后一片叶子》的背后:在生存困境里,为自己绽放夹缝中的希望。
01、【生活中,那些严重影响自我生存问题】:困境里的精神寄托以及背后的放弃与遗憾、追求,就算是困境也不能屈服于命运。
虽然是作为短篇小说的《最后一片叶子》,但每个读者都有着不一样的感悟。在我读到琼西病重时,这个绝对的生存困境(病重),无法改写与逃避时,就把自己的生死寄托在树上的唯一一片叶子时,很是无法理解。
后来想想也就释怀了,当我们去面对生存时所带来的困境,如贫穷、疾病等严重影响自我生存问题时,就只能把放弃的念头把寄托在外物上,自身的行为与思想已经无法决断了。
拿现实生活之中的神佛来说,人们朝拜它们,更像是一种最好的精神寄托。其实,我们本身都明白是不存在的,但在这个负重前行的社会,人与人并无太多的信任,那就只能把无法安放的内心慌张就寄托于神佛上了,这就是它们存在的真正意义:精神的寄托,然后慢慢的去带动行为。就好像《最后一片叶子》里的琼西知道自己非常病重,内心觉得是无力改变,只能无奈的选择寄托最后那片叶子上了。
单单是一片被寄托的叶子,就能看出,在面对生存困境(严重的肺炎),琼西是无能为力的。同样的,人在生存困境两种样子:【自以为是的放弃与遗憾】、【追求】
在我看来,琼西并不是非死不可,只是病重而已。这一切的行为,或许是琼西自己的思想所造成。
从心理学上分析,这是一种基于自以为是的思维,慢慢也就有了从思想放弃的行为演变:“放弃”在生命总是会出现很多次,每个人都会经历过放弃。但是有一种放弃,极为特殊,那就是自定义的放弃。这是非常有趣的自我放弃过程:人在面临困境,有些人就会预见并认定是个失败的结局,连行动都没有,就心安理得去放弃。这就是【自以为是的放弃】。这就是《最后一片叶子》里的琼西,精神寄托最后一片叶子,有着“一心求死”的想法。
同样的,放弃的同时就会留下遗憾。留在过去的遗憾,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的。它犹如一根刺在心里,想起就会忍不住的叹气。
只不过这样子的放弃,除了遗憾,还会产生惯性思维:在累计放弃时产生的不良情绪,就会对我们的人生追求产生习惯性,久而久之就会轻而易举的去放弃。但是,我们活着就需要【追求】,就算是面对生存困境也是一样。
我深信有黑暗的一面,就有光明,阳光总会冲破黑暗的。就算有人会自以为是,然后去放弃。但有人在面对绝对的生存困境,还是会去追求,去追求生存困境背后的生命意义。最为体现是在残疾人身上,他们有着不屈服命运的追求之心。
我们时常看到有些残疾人,在这个绝对的生存困境里,注定是比别人过得辛苦,但这又如何呢?他们并没有太多的颓废自己,而是不断调试自己的追求,最终活着比我们正常人来的精彩。这是我们让惭愧的,有些正常人活着不如残疾人。
《最后一片叶子》里的琼西,在那样的生存困境(严重的肺炎),预见了结局(觉得自己会死),就是这种自以为是的思想,就想要放弃自己,放弃自己的生命。但那只是困境而已,只要人还活着,不断去追求与突破自己,就会有希望的。
作者欧·亨利在书中表达的故事,其实现实生活也是不少见的。单单是这点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共鸣:在看到病重的琼西,那种自我放弃生命行为是同情,也是觉得可悲的。曾经也有过这样子的放弃,不用被任何东西打败,自己放弃了自己。
或许,外界所带来的严重影响自我生存问题时,我们是无能为力去改变太多,但并不能阻碍我们去追求,至少不去放弃自己,那么希望很快就会来临的。
02、【压力让我们的生活如夹缝的活着】:我们都活在“夹缝”里,内外希望,人总会去被动依赖。
就在《最后一片叶子》里的琼西,内心绝望,把生的意识寄托在了窗外最后一篇叶子时,好友苏告诉了老画家贝尔曼。善良的老画家选择了拯救琼西,冒着暴雨,用灵魂的画笔画出了最真实的一片“叶子”。于是,每日眼睁睁等待叶子掉落的琼西,最终重拾了生命的信心,拯救了自己。
尽管有了质疑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换取他人性命的行为,但是善良的他是琼西的“希望”。
尽管我们没有琼西那绝对的生存困境,但会越来越发现我们活着越来越像“夹缝”里求生:工作压力大,车房贷、经济、孩子教育等等。这些都是随着年龄递增,是不得不去面对的。有句话最为现实与辛酸:“回到家看到的不是爱,而是满满的期待与压力”,道尽了现代社会满满的夹缝感。
所以,我们时常看到深夜买醉的人,迟迟不肯回家;也可看到街头突然崩溃而痛哭的人,不敢被家人看到而担心。但就算是醉过、哭过,还是依然笑对生活。其实,面对如夹缝的生活,有时候我们的内心也会迷茫,有很长一段时间,会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谈起“希望”是个很解释的词语,它是从内心去战胜自身的恐惧感,但它又分为【内在脆弱的希望】与【外在坚定的希望】。
- 内在脆弱的希望:人在遇到无法战胜困难时,内心就会出现恐慌,从而是无法战胜自己。时间久了,就会处于烦躁的心理。在这个心理影响下,内心模糊的希望,也会随之破碎。所以,内在的希望是很薄弱的,基于自身的思想(不成熟)、行为(不坚定)也就很容易丧失希望,那么面对生活的“裂缝”往往很是被动,最终是庸庸碌碌一生。
- 外在坚定的希望:或许有人无法理解,一片叶子就能给予《最后一片叶子》里的琼西,活下去的希望。但是,往往是这种外来给的希望,就很容易让人树立信心。我想,这是种微妙的心理,当自我无法拯救时,那内心就会渴望得到来自别人给的希望。尤其是成就高的人、权威之人,哪怕是单单一个小人物,有时候也会给予希望的动力。
对比这两种类型的希望,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在面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时,会有着很大的人性弱点————“依赖”。是的,总有人想要去依赖别人,或是被动依赖。
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在《无能感》一书中提出”无能化”概念,是用来描述现代人失去勇气而一味选择被动依赖。
希望无疑就是种依赖的一种表达方式:去依赖自己,不去失去面对的勇气;或者是去依赖别人,选择被动依赖与承受别人给予的希望,不管大小或是好坏。
纵读《最后一片叶子》下来,我们就会发现琼西是种被动依赖的行为,荒缪的把生命交给了一片脆弱的叶子。想想也是不可思议的,但也体现了要去依赖别人的背后,也要承受一定的风险,比如那片随时飘落的叶子。
所以,在读者们读到《最后一片叶子》里的琼西,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时,在被善良的老画家贝尔曼用灵魂画笔,画出了以假乱真的叶子,最后是那片叶子拯救了他。侧面来看,是琼西依赖了叶子,而那片画出来的叶子给了他,在生活的夹缝里那生命希望。
那么,就在生存困境里,为自己绽放夹缝中的希望。
03、在生存困境里,为自己绽放夹缝中的希望
在读完《最后一片叶子》后,很多人都有着不一样的感受:有人看到的是苏和琼西的伟大友情;有人感叹老画家贝尔曼的善良与伟大;有人真心为老画家不值得,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别人的生命;而我看到的是在生活压力之下“夹缝”里的希望。
尽管琼西已经放弃,但苏和贝尔曼希望琼西可以有勇气活下去。所以,希望都是无处不在的,不管是内在脆弱的希望,或是外在希望。终究就是一种希望,激励着我们好好活下去。
活着的我们,就要在那生存困境里,在夹缝里为自己绽放希望。
①、在绝对的生存困境里,用安稳的心,去舍弃自己想来的痛苦。
欧·亨利很擅长写短篇小说,我很喜欢他用小小故事揭示了各种人性。上次解读的《麦琪的礼物》讲述的是“陪伴”,而这本《最后一片叶子》则点明了人性里的美,是希望。
那是在我们活着与生存所需要的,但首先要有舍弃自己想来的痛苦,去用安稳的心去拥有希望。
桐华的《曾许诺》曾经说过:“原来世间的很多痛苦来自自己的心,心若安稳,处处都是乐土。”
有痛苦才会有所希望,这是相对应的。其实,世界上的痛苦,很多就是来自我们的心。在面对困境时,人在无能无力之时,就会胡思乱想。往往一些简单的困境,就会想成绝境。
在我看来,《最后一片叶子》里琼西只是得了严重的肺炎,但并不是非死不可的那种。是他自己把自己想象成了绝症,不然单单靠一片叶子就能拯救一个人,想想也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当面对困境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先让自己冷静一下,不要让情绪盖过理智。按照情绪决策事时,往往都会有所缺失与冲动。大多数成年人,有着一定程度的成熟,这就能保持住安稳的心态。
只要心安稳,那么总会用理智去思考困境里的出路。困难是很可怕,但最为可怕的是失去了一颗安稳的心。那么,烦恼与不良情绪,就会通过自己所想出来。
其实,这些东西是可以避免的,只是我们一时慌了神才会造成的。这是很多人会有的心理:事后会后悔与不解为何当时有那种乱了分寸的行为。
一颗安稳的心,就可以很大程度避免这种乱了分寸的行为。要保持安稳,就要自我心态、经历、思维所决定的。生命的成长,在某个角度,就会决定我们在生存困境里的走向与结果。
《最后一片叶子》里的好友苏和老画家贝尔曼是善良的,给予了琼西希望,让他又继续拥有安稳的心去生活下去。
侧面来看,琼西之所以那么容易丧失希望之心,最基本原因是不热爱生活。
②、希望,存在于热爱去生活。
《最后一片叶子》的琼西一开始放弃了自己,是最让人不解的。当作者欧·亨利点明了他是个穷画家,我就明白了之所以那么容易丧失希望之心,最基本原因是,因为贫穷,就不去热爱生活。
列夫.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曾经说过:“最难做但必须做的事情,就是热爱生活,即使备受苦难。因为生活就是一切,生活就是你的上帝,热爱生活就是热爱上帝。”
热爱生活,是件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最难的事。我们都在活着,但活出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有人每天是积极向上生活;有人却是颓废活着,道尽了生活的心酸。
越来越大的压力,让我们很难保持安稳的心,到了最后,对生活已经无法有太多的热爱了。
当我们被压力所迫,失去热爱生活时,其实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是一团糟的,至少和想象之中的理想生活是不一样的。人在这样子差别巨大的生活环境,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如抱怨、妒忌心强,脆弱等等,久而久之就会腐蚀自己的优良品格。
试问,自己的优良品格被腐蚀干净时,那还拿什么应对生活呢?我想是很难的,与其说过日子,还不如说是被动被生活左右,渐渐就走进了那如生活夹缝的牢笼里,心甘情愿也无法动弹。
所以,迟早要面对生活的夹缝,那就去热爱生活。生活是公平的,你如何对待它,它也会给予我们更美好的品格:积极向上、乐观、坚持与坚强等等。而不是像《最后一片叶子》里的琼西,竟然只是一个严重的肺炎,就放弃了自己。从这点来看,他对生活也是不冷不热的人生更别提热爱生活了。
同样的,热爱生活的人,美好的希望,就会存在于热爱生活的背后。拥有优良品格的人,那么就会勇于面对,从而有着很高的希望之心。
《最后一片叶子》里琼西的生活,不知道是如何。但放弃生命的人,显然生活已经无法有太多的热爱。或许是贫穷腐蚀了他的品格;或是事业郁郁不得志,才会失去热爱。但总有万千理由,琼西没有太多的能力,因为它才是生存困境里最好的方法,也最能给予希望。
③、能力是生存困境里最好的方法,也最能给予希望。
《最后一片叶子》里的琼西是名穷画家,也就点明了他自身的能力不足问题。在生存困境与生活夹缝里,能力就是种很大的影响力。
办公室的财务总监家境并不好,以前很贫穷,甚至刚出社会之时,三餐吃泡面。最后通过自身的努力,硬是用能力逆转了生存困境,不让自己生活在生活夹缝里。
能力确实是影响到了我们的环境,它很好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品质。人之所以会活得很累,有着很艰辛的生存困境,本质上就是能力不足。
纵观能力不足的人,他们本身就会有着难以忍受的缺点,是抱怨、脆弱这样子的负能量。或许想要通过努力,来改变目前困境,但最终还是失败与庸庸碌碌了。所以,侧面来看能力不单单代表着是拥有赚取物质的能力,还代表着自身内在的交际能力与思想高度。
除了家境优越外,我们就会发现都是处于差不多的起跑线上,后来才差距越来越大。除了本身能力外,最为重要的是交际能力与思想高度。
- 交际能力:“贵人相助”点明人际的重要性,我们在接触社会时,就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糟糕、堕落或是优秀之人。这时候,就应该用自己的头脑与观察去扩张自己的人际圈子。往往成功者,背后都有着一个强大的优秀圈子。换个角度来说,人际是能力的一大助力;
- 思想高度:我们想要成为什么人,都是取决于自己的思想。思想高度越高的人,出发点与自律执行力就越高。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能力出众者,他们的谈吐与思维都与常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所以,有着一定赚钱能力并不算很大决定人生格局,更多的是交际能力与思想高度这两个元素。
它们才是最好的能力,更是可以助力摆脱生存困境,也不会在生活夹缝里挣扎太久。
《最后一片叶子》理的琼西放弃生命,还是因为他的赚钱能力不足、人际圈不广与思想高度不高。这也是作者欧·亨利所赋予的“穷画家”身份,其背后所隐约含义。而这些能力是生存困境里最好的方法,也最能给予希望。在我看来,所谓的“希望”只能自给自足,外人给的终究还不够。
我很喜欢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单单这篇《最后一片叶子》,就点明人在生存困境里的人性,善良(老画家贝尔曼)、友情(苏)以及能力(琼西)。
但是三人的人性,围绕着是关于“希望”的思考:当面对疾病、贫穷这些生存困境时,压力山大的我们,如同生活在夹缝里,还能保持多少的希望值呢?
其实,很多人都不懂,路在脚下,希望在哪呢?
《最后一片叶子》里的琼西是幸运的,有着为他付出的好友苏,遇到了善良的老画家贝尔曼。或许,幸运也是希望的一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