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 / 散文:记忆中的百草园

散文:记忆中的百草园

作者:(山东)徐颖

朝花夕拾,旧事重提。翻开这本书之前,就猜测着鲁迅先生的哪一篇文章会勾起我内心最深处的回忆。于是,才翻看到第二十页,就读到了这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熟悉的段落,熟悉的句子,记得上学时读到描写百草园这一段时,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出它的样子,于是经常在心里勾画出自己的百草园,后来这个样子就慢慢变成了我经常去的一个院子的样子,那是学校后面的一处僻静之地,现在我们把那里叫做“府学文庙”,里面流淌着济南七十二名泉中的一处泉眼,名作“泮池”。

泮池里总是有很多的水草和浮萍,但最喜欢的却是跟爸爸去捞鱼虫,与钓鱼比起来,我更喜欢捞鱼虫这项工作,一网下去,就会捞起一大堆红红的密密麻麻的小虫子,放在水桶里看上去红红的一片,满足感顿时就溢满心头。有时顺带捞起些绿绿的水草,爸爸总是喜欢把它们挑出来丢回水中,可我每次都会央求爸爸留下几缕,只因为红红的鱼虫和绿绿的水草搭配起来很好看。即便是带回家,鱼虫成了鱼儿们的口粮,那绿绿的水草放在玻璃鱼缸里也是极其悦目的。

泮池的周边生长着很多植物,居然也有鲁迅先生百草园中提到的桑葚,我想这或许就是我最终把这里定为自己心中的百草园的一个重要原因。似乎记得有段时间每日上学前和放学后都要去池边溜达一圈,总是会采回些不知名的花草和植物,有时还会有小小的瓢虫和蚱蜢、螳螂之类的小昆虫,也会大着胆子把它们捉回去炫耀,现在年龄增长了,反而不太敢去触摸这些小精灵般的昆虫了,儿时的无惧和无忧,却也荡然无存。

有一种小小的带刺的植物叫“苍耳”,围着泮池边的小矮树丛和草丛走一圈,身上,头发上就会沾满了这些小东西,摘下的时候,会把头发扯得生疼。每次带着一身毛躁躁回家,父母不用开口问,就知道我这个小野丫头又去哪里疯玩了。但苍耳又是我的超级武器,把它们偷偷放到同学头发上,衣服上,被人发现后就是一通狂追乱打,自然我也难逃被扎了一头苍耳的悲惨命运。

下雨的时候,一叶荷叶便可以当做雨伞,落雪的时候,就在池边的雪地上踩下自己小小的足迹,再堆一个大大的雪人。但冬季最有趣的还是要算在雪地里捕鸟,而捕鸟的过程也跟鲁迅先生文中提到的一样:“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散文:记忆中的百草园

用这办法我还真的捉住过这么一只麻雀,它没有像鲁迅先生说过的那样在笼子里横冲直撞被撞死,而是自己不吃不喝,活活把自己饿死了。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捉过一只鸟了。

小时候的我是好动的,但也会有安静的时候,比如我很喜欢看蚂蚁,经常在一个或几个蚂蚁洞前会蹲好久,我会把诸如馒头的碎末、一小块糖之类的东西丢在距离蚂蚁洞不远的地方,看它们如何互相用触角通知彼此,如何集体搬运食物回家。也真的像鲁迅先生所说,看到过它们搬运死掉的苍蝇、小昆虫、蚯蚓一类,我就是那时才知道,看上去小小的蚂蚁,居然也是吃肉的。

那时的文庙和泮池都是对外开放的,我和小伙伴经常去泮池的桥上去玩,在桥上追逐打闹,过家家,记得桥上有很多花,好像是一位爱花老爷爷种的,那些花,承包了整个四季的美丽绽放,使得我经常驻足留恋。

站在桥上就可以看到路边的行人,看到家家户户的炊烟,听到糖葫芦、冰棍、爆米花……各种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大人们骑自行车回来时的铃铛声。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所见和所听到的是那样的真实而亲切,那样朴素的生活,总会勾起我深深的回忆和眷恋。

上学时背诵这篇文章中的段落,一是因为老师要求,二是因为自己喜欢,今日重读这本《朝花夕拾》,这段章节也依旧是我的最爱,鲁迅先生的文章有的言语犀利,例如: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有的慷慨激昂,例如: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有的隐含寓意,例如: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这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描写,却充满了童年的情趣,我不禁想,这样一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斗士,能够写出如此充满情调、洋溢着诗情画意的美文,他的内心,也一定是丰富多彩的。

多年后又想起了往事,想起了我的百草园,原来好的文章,是真的可以直击人心灵深处的,那些深挖出来的往事,会让人觉得无比幸福。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19905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