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人民的名义》中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人民的名义》中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这一年,西班牙军队西征大英帝国,而远在东方的明朝,经过明神宗朱翊钧大刀阔斧的改革,原本一改明朝的颓势,出现了盛世曙光,当时无数人以为明朝会永远的繁荣强大,没曾想却在皇权与文官的斗争下,迎来了更加不可逆转的衰亡。

《人民的名义》中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说到《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1976年58岁的华裔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用英文完成的《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中文书名为《万历十五年》。

《人民的名义》中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众所周知,发生于1619年即万历四十七年的辽东战役,是关系明朝生死存亡的转折点,而明军的失利,其根子仍在其官僚制度。过去关于明史的叙述,几乎都有“税重民穷”的说法,但是黄仁宇认为,“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

《人民的名义》中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情况,到明代到达了极点,而他写作《万历十五年》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

“司法制度极为简单,缺乏判决争端的根据。即使是技术上的问题送交御前请求决定,也要翻译成为道德问题,以至善或极恶的名义作出断语。”(《万历十五年》)

《人民的名义》中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管判断什么,都可以以“道德”为武器,看不惯谁,罪名找不到好办,从道德上出文章。

还有很多都是琐碎的事,张居正父亲死了,可张居正是身居要职辅佐皇帝的重要任务,他应该不应该去辞官守孝?于是,儒家的一堆大道理就又来了,你应该这么做你应该那么做……

《人民的名义》中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形式高于一切、道德高于一切,道貌岸然的儒教建立起了一套完美的表面世界,同时大家在潜规则下继续尔虞我诈贪污受贿结党私营,一套儒教理论,一套潜规则,两者互不干涉的组成了这个封建王朝。

《人民的名义》中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万历十五年》的开篇这样写道:

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人民的名义》中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结尾却如此: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纪录。

《人民的名义》中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万历十五年看似无关紧要的一年,但黄仁宇老先生却暗喻一个“黑洞”,依旧祥和的太平盛世的背后,可能整个体系早已病入膏肓,无力回天。

从万历十五年开始,明神宗开始怠政,逐渐沉湎于酒色中,后来爆发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朝廷里党派林立,党争不断,即“东林党争”,明神宗疲倦其中,索性不上朝,即演变成后来的:

《人民的名义》中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由此可见,万历十五年是张居正改革后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看似影响不大,却意味深远。这一年丰臣秀吉即将统一日本,为后面的侵朝拉开序幕,虽然后来明朝与朝鲜联合抗击,日本侵朝失败,但明朝也损失大量国力。

《人民的名义》中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外患暂无,内忧频起,万历十五年,努尔哈赤在东北已经崛起,为后来统一女真打下基石,也为明朝的灭亡埋下祸根。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17267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