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始终放不下那片故土。
现藏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的《墨兰图》
藏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的《墨兰图》,笔数寥寥,意境冷孤,画面自题:“一国之香,一国之殇,怀彼怀王,于楚有光。所南。”国土沦丧的悲愤心情,就这样借由一丛无土之兰抒发了出来。
元末画家倪瓒曾作《题郑所南兰》:“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把郑思肖的墨兰和屈原的离骚相提并论,足见在同时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
无根飘零的人生
实际上,郑思肖的一生,也如他笔下的兰,是无根飘零的一生。
1241年,郑思肖出生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做过南宋平江(今江苏苏州)书院山长。郑思肖年少时秉承父学,明忠孝廉义。二十岁左右,他作为太学优等生,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如果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郑思肖定会有一个光明的前程。
但是,天不遂人愿。当时的南宋王朝,已是日渐衰弱,苟延残喘。蒙元大军南下时,他曾叩宫门上疏皇帝,献抵御之策,怒斥尸位素餐者恃权误国,要求革除弊政,重振国威。但因言辞激烈,上书被扣压,未予上报。
在蒙元大军的威胁下,江南百姓饱受动荡之苦。据郑思肖的《三膜堂记》记载,他14岁时随父亲徙居苏州,此后又搬了七次家。每居一处,长则数年,短则数月。“飘零书剑十年吴,又见西风脱尽梧。万顷秋生杯后兴,数茎雪上镜中须。晴天空阔浮云尽,破屋荒凉俗梦无。唯有固穷心不改,左清右史足清娱。”这首《飘零》,正是郑思肖在苏州数十年动荡生活的真实写照。
而在这期间,郑思肖真正经历了所谓的“国破家亡”——22岁丧父,36岁丧母,38岁丧国,还有一个妹妹,出家为尼,下落不明。
国破家亡后,他给自己改了名。后世知道的名字就是他自己改的。“肖”是宋朝国姓赵(趙)的组成部分,改名“思肖”不言而喻。此外,他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都要朝南;他还把斋名改为“本穴世家”,其实暗含隐喻——将“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间,便是“大宋世家”。
一部藏在井里的《心史》
郑思肖有生之年还做了一件特别酷的事——
南宋灭亡后,郑思肖开始集中心力编撰诗文。他将自己所著的诗文编为《咸淳集》、《大义集》、《中兴集》、《久久书》、《杂文》、《大义略叙》等,总题为《心史》,然后用腊封、锡匣、铁函数重密封,外书“大宋铁函经”五字,内书“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十字,最后将铁盒悄悄沉入了苏州承天寺的一口古井中。
直到350多年后,崇祯十一年(1638),苏州承天寺重新疏浚寺中水井,有人打捞出了这部著作。书中深寄亡国之痛,遍录汉家覆灭之悲,行文慷慨激昂,句读长歌当哭。作者坚信此书“水不能湿,火不能燃,金不能割,土不能塞”,并称:“我知我书必开大明之天”。
一时间,苏州城“咸相传讯,叹为奇绝”,士人“竞相传录,如获琳琅”。江南巡抚张国维捐出官俸,亲自作序,将《心史》刊刻出版,世称《铁函心史》。后世梁启超读完《心史》后,忍不住感慨道:“此书一日在天壤,则先生之精神与中国永无尽也”。
更有意思的是,据考证,郑思肖还是“中国梦”这个词的最早提出者。在苏州被攻陷后,他写下了《德祐二年岁旦》二首,其一:“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这首诗正是收录在《心史》之中。
题画诗爱好者
既懂绘画,又会写诗,像郑思肖这种复合型才子,自然是“题画诗”爱好者。
题画诗,顾名思义,就是为画题诗。题画诗分两种,一种是直接在画面上配的诗,比如前面提到的《墨兰图》上的诗。还有一种是题在画面外的,因画而写,就画而论,郑思肖的《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便收录了大量这类诗歌,内容包罗万象,不乏经典词句。比如:
《李太白砚靴图》:“斗酒未干诗百篇,篇篇奇气走云烟。自从捧砚脱靴后,笑看唐家万里天。”
《杜子美骑驴图》:“饭颗山前花正妍,饮愁为醉弄吟颠。突然骑过草堂去,梦拜杜鹃声外天。”
《钟子期听琴图》:“一契高山流水心,形神空静两忘情。似非父母所生耳,听见伯牙声外声。”
《吕洞宾卖墨图》:“炼就玄玄一块金,朝磨暮写愈精神。先生此墨初无价,不识谁为买墨人。”
《叶公画龙图》:“神物难传变化时,叶公眼外泄天机。一从亲见真头角,满手风云雷电飞。”……
郑思肖在创作这部《一百二十图诗集》时,元朝已经建立二十多年了,他的创作风格褪去了《心史》中哭天喊地、血泪斑斑的激愤之情,似乎变得淡然了许多。
但是,他的内心却从未妥协。一直到生命的结尾,他都对新朝代保持着一份疏离——只落地,不生根。恰如他笔下的那从遗世独立的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