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视 / 《庆余年》火了,华夏千古风流竟如此绝美

《庆余年》火了,华夏千古风流竟如此绝美

最近,电视剧《庆余年》火了,男主角在剧中靠着背诵杜甫的《登高》名满京都。《登高》经范闲之口一出,就在剧中被冠以“古今第一七言律诗”的盛名,为什么诗圣杜甫的诗会让范闲博得满堂彩呢?

《庆余年》火了,华夏千古风流竟如此绝美
《庆余年》火了,华夏千古风流竟如此绝美

*《庆余年》剧照

01

按美感来说,诗分两种,一种是不需要解释的,读一遍,诗意扑面而来,李白、王维,尤其白居易,都属于这种。

另一种是不知道它好在哪里,需要花点时间细细琢磨,当你一点点进入它的意境,就会拍大腿拜服。

比如,杜甫这首《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猛地一看,这首七律似乎没什么,既没有李白的飘逸,也没有白居易的通俗,只有老杜苦哈哈的形象。

我们最熟悉的七律,是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多通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多有共鸣。所以《黄鹤楼》的地位,是“唐人七言律诗第一”。

只是很少人知道,《登高》的评价更逆天,是“古今七言律诗第一”。

300年大唐还不够,杜甫是冠绝古今的。

《庆余年》火了,华夏千古风流竟如此绝美

02

这就得说,《登高》到底好在哪里?

让我们回到它诞生的现场。这一年是767年,杜甫56岁,距离去世只有三年。

一年前他离开成都,在夔州(奉节白帝城)生活。朋友帮忙,给了他40亩贫瘠的土地,杜甫做起了果农。

听起来岁月静好,但真实的情况既不安静,也不美好。要知道,杜甫是不甘做咸鱼的,年轻时就发过宏愿: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然而,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安史之乱过后,大唐气象不再,朝廷自己都焦头烂额,哪顾得上一个小诗人。

时不我待,心如死灰。就是这样一个老者,在秋天登上了山顶高台:

秋风萧瑟,天地寂寥,猿声凄哀。

江心沙洲上,几只水鸟盘旋。

树叶飘零,长江滚滚。

想想我这一生,颠沛流离,病老无托。

在这登高的日子里,也这么孤独。

须发斑白,苦恨日增,喝一杯的心情都没了。

读出杜甫的痛点了吗?

没错,是生命。

独自,并无暗自哀伤;登高,却未无病呻吟,杜甫深沉的人生思考和壮烈的感情,都能凝结在这首诗中。

走进这首诗,仿佛能听到杜甫对毕生追求不遇的慨叹,也能感受到诗圣那阔达的胸怀。镜头从景切换到内心,在这些气势雄浑的名句中,我们仿佛跟着杜甫回顾了他的一生。

《庆余年》火了,华夏千古风流竟如此绝美

一位年过半百、生活困顿、身经磨难、漂泊无依、功名未成的人,他没有放弃依然心怀抱负。他登高远望,诗句跃然纸上,他痛苦着,他忧愁着,他也在呐喊着。而所有对这首诗的褒奖,也是给这位对社会充满热情、对民生充满关怀的伟大诗人的无限回音。

中国诗歌里,表达时间用得最多的有两个载体,一个是花,用来伤春悲秋,偏女性气息。另一个man一些,是流水,是江河。

孔子来到江边,摸着花白胡子感叹人生苦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李白那个叫谢脁的偶像,站在江边,同样落寞寂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苏轼也来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辛弃疾也不能缺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这些都是千古名句,但在有唐一朝,要评出最好的“江边时间”,非杜甫莫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有这样悲壮凄凉的基调打头儿,后四句,才不致于沦落成一个病苦老头的末路,而是升华成一个诗圣的穷途。

03

要是还不明白,我们再看年轻时的杜甫。

那一年正是开元盛世,杜甫28岁,壮游齐鲁。在泰山脚下,写下了更著名的千古名篇,也是一篇登高主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横跨齐鲁,分割昼夜,这么雄壮的泰山,令我胸中激荡,我终有一天要登上顶峰。

多么豪情,多么热血,多么年轻。何况他只是列入个人计划,还没开始登呢。

而前面的《登高》,倒是真的登了,但心境已完全不同。

从28岁到56岁,如同命运的轮回。青丝成白发,小杜变老杜,大江依旧流日夜,少年子弟江湖老。

一切景语皆情语,山河从未改变,变的是人。

唯一的欣慰,是悲愤出诗人。老年杜甫的诗已臻化境,炉火纯青,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晚节渐于诗律细”。

拿这首《登高》来说,“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单是格律技巧,几乎碾压所有唐诗。

它就是律诗的模版,除了杜甫,谁都写不出来,诗仙也不行。

《庆余年》火了,华夏千古风流竟如此绝美

《庆余年》中范闲殿前背诗的场景

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不是为范闲,而是为华夏千古风流

它们不因历史的改变而褪色

永远能引发所有人的共鸣和震撼

《庆余年》火了,华夏千古风流竟如此绝美

作为一个现代人,范闲“重生”在异世界。这个世界没有汉唐,没有李白杜甫,没有唐诗宋词。

前生记忆,只能化作仙境一游。

“一个有着千载风流、文采耀目的世界”,只活在他一个人的记忆里。

这种孤独,无人能懂。

《庆余年》火了,华夏千古风流竟如此绝美

《庆余年》编剧王倦说:

这段保留,是希望能理解,他孤独了这么久,此时骄傲而思念。最难忘的世界,回不去的世界,这一刻和他梦魂相连,这些诗词,是给这个时代的,也是给他自己的……

哪怕只剩一个人,依然会有传承……

《庆余年》火了,华夏千古风流竟如此绝美

酒入豪肠,绣口半吐。从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始,到李白“我醉欲眠卿且去”终。

时空错乱,庄周梦蝶。一场寂寞无人懂。

都说,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故乡。

当一整个文明的文学之光砸下来,何人不起故园情,谁又不是一腔热血呢?

《庆余年》火了,华夏千古风流竟如此绝美

滕梓荆被杀,人人都说只是死了一个护卫而已;

文宗庄墨韩,德高望重,却能诬陷一个后生;

满殿的人,各有各的心思

……

范闲这一番一吐为快地宣泄,是对这个时代的愤怒、轻蔑,对个人遭遇的感怀,也是对华夏文明汹涌的自豪和怀念。

@豆豆广播

因为滕梓荆的死,范闲变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他决定去做一些事情,即使他心里明白自己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必须要有人发出声音。

“千金散尽还复来”,原本他就是个将死之人,这一次重来的人生大不了就是回到原先的结局呗。

@惠风和畅

“凌寒独自开”,虽然有人相助,但他所处的环境仍然艰险。梅花因冬而开,但也身处寒冷。范闲现在的助力将来会变成阻力。他现在觉得自己的理念在这个世界是孤独,要靠一已之力去推行。

@忧桑的我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切出皇宫俯瞰图,念天地之悠悠,切回去主角头上,独怆然而涕下。那种孤独感油然而生,这是我刷了无数遍之后才发现的。

@留白

我看这里的时候,真的很想哭,古诗词应该大声朗诵出来啊,太美了,悲戚的壮阔的婉约的。

《庆余年》火了,华夏千古风流竟如此绝美

我走过的山路是徐霞客曾经留宿过的

我走过的关隘是六国曾经逡巡而不敢前的

我驻足远眺的城楼是于谦曾经坚定守卫过的

我现在能驰骋由缰的西北草原是霍去病曾经为之而奋战过的

我还能吃到苏轼当年手不停箸的红烧肉

我还能饮到太白当年举杯邀月的花间美酒

我还能在众多浩劫后读到前人的筋骨血肉

我还能在大喜大悲后脱口而背出一句他们曾经用来形容自己的爱恨离愁

这片土地留给我们后人最大的礼物应该就是这么两件了吧

一件是历史,一件是文化,

前者可鉴世,后者可润心。

——@三十九画生

《庆余年》火了,华夏千古风流竟如此绝美

这段戏为啥好?

就是看完真的会为

我们的文明、文化而自豪而振奋

没人谁能抵御这份美好

它们不因历史的改变而褪色

永远能引发所有人的共鸣和震撼

古往今来

无论谁是七言律诗第一

这些伟大的作品历经历史和时间的考验

都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与启迪

《庆余年》火了,华夏千古风流竟如此绝美

白日放歌须纵酒,

点亮在看好还乡!

(素材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光明日报 编辑/陈茜 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15331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