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诗”是一种特殊的诗歌题材,简单来说,就是顺读倒读皆可成诗。
它最早起源于南北朝一代才女苏若兰的《璇玑图》。
苏若兰是前秦刺史窦滔的妻子,才貌双全,原本深得夫君宠爱。
后来因为窦滔宠妾赵兰台的挑拨,窦滔渐渐疏远了若兰。
窦滔奉命出守襄阳,带着赵兰台赴任,反而将若兰留在家中。
独守空房的若兰,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诉诸笔端,又将这些文字织在锦缎上,寄给丈夫,就是后来所说的“璇玑图”。
窦滔被若兰的才华所折服,深感愧疚,便遣返赵兰台,接来若兰,两人恩爱到老。
那么这幅《璇玑图》到底有何精妙之处呢?
这幅图共有814字,但是却能解读出几千首诗,正读、反读、斜读、四角读,皆可成诗,有三言、五言、六言、七言,精妙之处令人叫绝。
后世很多文人都曾尝试回文诗的创作,例如苏轼,就曾写过很多回文诗词,《菩萨蛮·回文夏闺怨》、《记梦二首》等等。
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宋代李禺的《两相思》,男子需要顺着读,女子需要倒着读。
我最早是在一本小说上看到这首诗的,小说叫什么已经不记得了,但是这首诗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好奇能写出这样神奇诗作的到底是何许人也。
但遗憾的是,历史上关于作者李禺的介绍少之又少,只知他大概是宋朝人,连南宋还是北宋都不确定,但是他的这首回文诗却足以让他名垂千古。
而他留下来的也只有这首诗,算是一诗成名吧。
“两相思”顾名思义,写的便是两两相思,正着读是“思妻”,倒着读是“思夫”,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男人需要顺着读,女人则需要倒着读。
先来看看《思妻诗》吧。
诗歌首联以“枯眼”起笔,颇有一种望眼欲穿的感觉。
他隔着千山万水,遥望着家的方向,这样刻骨的相思又有谁知呢?
青山绿水,原本是很美好的景色,但是因为它阻隔了诗人和家人,所以就显得有些无情了,这在关于思念的诗词中也算常见。
例如李觏的“已恨碧山相阻隔”、晏殊的“山长水阔知何处”等等,都是以山水的阻隔来抒发难以排遣的离愁别恨。
颔联诗人又写到了“酒”。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已经将酒壶喝空,再也喝不下一杯酒,他拿起笔想给家人写信,却又开始踌躇,不知如何下笔。
“壶空”一句将举杯消愁愁更愁的状态写到了极致,而“笔下难成和韵诗”,让我想起了唐代的张籍。
他在洛阳城里秋风渐起的时候,想给家人写信,在书成封就之际,却是“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现在通讯便利的我们,也许永远无法理解古人那时的鸿雁在云鱼在水。
那种千言万语,却怎么也说不尽的思念,读来令人断肠。
颈联让我想到了一句话“那时车马很远,书信很慢”。
诗人和家人已经分别很久了,早已被浓浓的思念包裹,更令他难耐的是,因为“无雁”,他都要等很久才能收到一封家书。
为什么说“无雁”呢?因为传闻湖南衡阳有一座回雁峰,是南岳第一峰,传闻鸿雁飞不过回雁峰,黄庭坚在《寄黄几复》中曾言“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而诗人这里说“无雁”,那是不是说明他和家人天南地北,隔着千山万水呢?
尾联直抒胸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对家人妻子的思念之情。
长夜漫漫,他在昏暗的灯光下,独自一人静静地坐着,思念远方的妻子和儿女。
前一句极写自己的孤独落寞,后一句道尽思念,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将一在外游子对家人的思念刻画得入木三分。
原本游子思乡也是平常之事,这首诗最令人称道的是,它倒过来读便是《思夫》。
诗歌首联开门见山地写出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
寂静的夜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守着孤灯,想念着远方的亲人。
这两句让我想到了杜甫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想象着远方的小儿女,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会一直望着长安的方向。
而诗人这里的儿女显然已是懂事的年纪,他们和母亲一起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令人感动又忧伤。
颔联同样是写寄信。
就像我们前文所言,鸿雁飞不过衡阳,所以才会出现“寄雁无音讯”这种情况。
本就挂念远方的丈夫,又长久收不到音讯,她的心中该是何等焦急忧伤?
颈联通过“难下笔”和“怕空壶”这两个场景,极力刻画思妇的愁苦。
她的心中有千言万语,可是却同样不知从何写起。
她拿起酒杯,一饮而尽,一杯接着一杯,却怎么也无法排遣心中的愁苦。
她有很多话,却难以下笔,她怕“空壶”,却还是一杯接着一杯,这样矛盾的心理正突出了她对丈夫无穷无尽的思念之情。
尾联以她的望穿秋水收笔,和《思妻诗》中第一联丈夫的“望眼欲穿”遥相呼应,有一种循环往复的感觉。
这样看似一首,实际却能解读出两首的诗歌,将“相思”之情无限放大,读来令人断肠。
正因为这首诗的神奇,男子需要顺着读,女子需要倒着读,李禺才会一诗成名,流芳百世。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