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艺术才学与人生智慧无疑在常人之上,也是一名合格的封建官僚,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无疑是一尊大神。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苏轼的某些行为,在我们今天看来是相当落后甚至可笑的。
咽鼻涕吃尿的苏轼你怕不怕?被神棍忽悠的苏轼你怕不怕?开错药医死自己的苏轼你怕不怕?
(一)炼丹术士
《东坡志林》里有两篇很有意思的文章:《阳丹诀》、《阴丹诀》,记载了东坡炼丹养生的诀窍:
阴丹的炼法:取首生男子之乳,父母皆无疾羕者,并养其子,善饮食之,日取其乳一升,少只半升已来亦可。以朱砂作鼎与匙,如无朱砂银,山泽银亦得。慢火熬炼,不住手搅如淡金色,可丸即丸如桐子大,空心酒吞下,亦不限丸数……
可见所谓阴丹,主要是第一胎男婴的母乳,小火慢炖做成的药丸(估计口感和现在的奶片差不多)。
阳丹分两种,一种比较简易,另一种工序则比较复杂。
简易的炼法:冬至后斋居,常吸鼻液,漱炼令甘,乃咽下丹田。用白话文说,就是冬天吸鼻涕,在嘴里循环往复多次后,咽进肚子(丹田)。
复杂的炼法:以三十瓷器,皆有盖,溺其中,已,随手盖之,书识其上,自一至三十。置净室,选谨朴者守之。满三十日开视,其上当结细砂如浮蚁状,或黄或赤,密绢帕滤取。新汲水净,淘澄无度,以秽气尽为度,净瓷瓶合贮之。夏至后取细研,枣肉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吞下,不限丸数,三五日后服尽。夏至后仍依前法采取,却候冬至后服。此名阳丹阴炼,须清净绝欲,若不绝欲,其砂不结。
这个阳丹的制造方法,就是用储存三十天陈尿结成的尿素沉淀物,经过净化研磨成的粉末,再加枣泥做成的药丸。当然,吃这个药需要“清净绝欲”,所以苏轼认为这个药没有起效果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到清心寡欲,很失落。
(二)长寿道士
苏轼有一组诗叫《送乔仝寄贺君六首》,这六首诗是赠送给一个叫乔仝的老道的。按照苏轼的记载,整个故事是这样的:
八十多岁的老道乔仝主动来访问苏轼,告诉苏轼说,自己小时候得了一场大病,差点死了,幸亏遇到一个叫贺亢的人,教他学道。而这位贺亢,据说曾在五代后晋朝廷担任水部员外郎,保守估计至少有150岁高龄了。
乔仝吐露说:贺亢曾经在密州见过苏轼,对苏轼很欣赏(吾师尝游密州,识君于常山道上,意若喜君者)。
苏轼听了这话,乐坏了,掏出二十匹布给了老道士,出于对长生不老老神仙贺亢的景仰,苏轼写了上述六首诗,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传达给贺老神仙。
苏轼还写过一首《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这首诗是写给一个叫姚丹元的人的,这个人自称有法术,能让李太白附体,苏轼信以为真,连写了几十首诗相赠。其实这姚丹元是京师某富商的儿子,因为品行恶劣被逐出家门,混迹于道观,学会了一套吹牛的江湖话术。
(三)神医苏轼
苏东坡不但文章写得好,诗歌一绝,书画无双,精研菜肴,还爱好医学。他曾经搜罗大量中医方子,后人将苏轼收集的药方与另一位药方收藏家、苏轼政敌沈括收集的药方,合编为《苏沈良方》。
可能是药方看得多了,苏轼对自己的医学造诣有了一种不正确的自信。
话说65岁的苏轼遇大赦归来,在常州太湖边与老友米芾相逢,时值盛夏,两人一边泛舟太湖,一边畅饮冰水。当晚,苏轼腹泻不止,于是他给自己开了一剂药方,服食黄芪等温补药熬的粥,据说一开始效果还不错,于是三天后他又和米芾痛饮一番,结果病情加重,胸膈作胀、厌食失眠,甚至高热不退、齿间留血,苏轼于是给自己开了人参、茯苓和麦门冬等补药,终于撒手人寰。
清代名医陆以湉在《冷庐医话》中评价说:病暑饮冷暴下,不宜服黄芪,殆误服之。胸胀热雍,牙血泛滥,又不宜服人参、麦门冬。噫,此非为补药所误耶。